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与分析——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视角 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与分析——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视角

大班幼儿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假设与分析——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的视角

  • 期刊名字:学前教育研究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杜玉珍,邱学青
  •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幼儿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6-24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追逐打闹游戏行为与攻击性行为是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本研究根据幼儿的心理能力和交往经验分析了幼儿追逐打闹行为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取向,并与攻击行为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了区分和比较.本研究假设在编码阶段追逐打闹幼儿不会扭曲追逐打闹游戏的邀请信息,而能够澄清不明晰的情境,并倾向于选择情境中较为积极友好的线索;在解释和表征阶段追逐打闹幼儿倾向于将追逐打闹游戏行为情景中的信息解释为友善的信息;在目标澄清和选择阶段追逐打闹幼儿在选定交往目标后会选择友好的游戏方式;在反应提取阶段追逐打闹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或决定某一不具伤害性的行为;在反应决定阶段追逐打闹幼儿能预测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最终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行为方式;在反应执行阶段追逐打闹幼儿会将自己所选择的游戏性反应表现出来.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