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湾景观类型转移强度分析
- 期刊名字: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陈保瑜,宋悦,昝启杰,谭凤仪,李喻春,余世孝
-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系/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城市景观生态演变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深圳市海洋局
- 更新时间:2022-04-19
- 下载次数:次
论文简介
将深圳特区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城市化初期、发展期、加速期和后期4个阶段,采用100、200和300 m 3种不同尺度的网格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深圳湾地区基围、红树林和滩涂3种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发展期阶段的基围处在中强度转移的很多,并集中在城市化速度最快的福田区,说明基围在发展期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大量的基围在该区域转化成建成区。从1989年开始,基围发生转入的网格比例很小,且强度较低。②红树林转移的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附近,其转入基本处于低转移强度。1989年至1998年间,红树林发生了高强度的转出。③滩涂的转移情况较为复杂,一方面体现在空间上转移范围的非连贯性,一方面体现在时间上转入转出的反复性,作为海岸交错的连接带,滩涂的转出基本沿着海岸带分布。围海造田等人为干扰使得滩涂等自然景观不断地向城市建成区等人工景观转移,深圳湾的海岸线逐渐向浅海延伸,海岸线的长度正在不断地缩减。④3种尺度分析都是建立在Jenks自然分类法基础上的转移强度网格,尺度的大小对四类转移强度的空间分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同一阶段同一目标景观的转移强度,会因为网格尺度的不同造成差异。总体上来讲,200 m的网格大小是本研究最适宜的研究尺度,因为它比300 m的尺度保留了尽可能多的景观信息量,同时又剔除了100 m尺度上的信息噪音。
论文截图
上一条:数学学优生的认知特点及影响因素
下一条: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热门推荐
-
C4烯烃制丙烯催化剂 2022-04-19
-
煤基聚乙醇酸技术进展 2022-04-19
-
生物质能的应用工程 2022-04-19
-
我国甲醇工业现状 2022-04-19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2022-04-19
-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参考书十本免费下载,绝版珍藏 2022-04-19
-
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工业应用情况简介 2022-04-19
-
Lurgi和ICI低压甲醇合成工艺比较 2022-04-19
-
甲醇制芳烃研究进展 2022-04-19
-
精甲醇及MTO级甲醇精馏工艺技术进展 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