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对上帝存有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及其体系意义 康德对上帝存有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及其体系意义

康德对上帝存有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及其体系意义

  • 期刊名字: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杨云飞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 更新时间:2022-04-1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上帝存有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批判,他的主要论据是:“是(存在)”(Sein)和“存有”(Dasein)分别是逻辑的谓词和实在的谓词,而本体论证明错误地混淆了这两类谓词.康德的批判表明科学无法解决超验的上帝问题,知识的有效性应限制在可能经验的范围内,而这为道德与信仰保留了空间,开启了道德神学的可能性.道德神学基于道德的必然要求,在主观确信的意义上证明了上帝的实存.从思辨神学到道德神学的转换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旨趣:哲学的目标在于为人类的福利和尊严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限制科学的适用范围,在知识和信仰之间保持适宜的张力.康德哲学对当代哲学探讨的启示是:我们有必要对一切自然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主张保持警惕.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