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格物”、“诚意”到“致知”——王阳明的《大学》诠释与“致良知”的提出 从“格物”、“诚意”到“致知”——王阳明的《大学》诠释与“致良知”的提出

从“格物”、“诚意”到“致知”——王阳明的《大学》诠释与“致良知”的提出

  • 期刊名字: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王磊
  •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对于《大学》的诠释重点,王阳明从“格物”出发,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转移过程,它蕴涵着“致良知”提出的内在逻辑.一心求道的王阳明,早年困惑于“格物”,因为朱子“格物”夹杂的知识诉求之方式达不到终极之道;龙场悟道后的阳明重视“诚意”,以“意”涉“物”、训“物”为“事”,将“物”明确为人的生存情境而非客观之物,对应之“理”则为德性形态的是非之理,“格物”被纯化为通过德性涵养达到心体的绝对自明而占有终极之道;宁藩之变后的阳明提出“致(良)知”,则德性涵养过程中的是非标准被明确澄清,对朱子“格物致知”理论的彻底改造也得以完成.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