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

  • 期刊名字: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范方,柳武妹
  •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6-16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0.9%和24.6%,二者共病为18.5%;女生、15-17岁的学生是焦虑和抑郁的易感人群;地震中有亲人伤亡(Bata=0.079~0.083,t=3.58~3.84)、震后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Bata=0.439~0.507,t=21.26~26.40)以及消极应对(Bata=0.149~0.220,t=8.12~11.71)是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共有危险因子,主观支持(Bata=-0.119~-0.188,t=-5.60~-8.91)、对支持的利用度(Bata=-0.118~-0.201,t=-5.93~-10.21)以及积极应对(Bata=-0.138~-0.283,t=-6.66~-14.06)是二者的保护因子,而客观支持(Bata=-0.137,t=-6.87)对抑郁具有保护作用.减少青少年震后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引导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鼓励寻求并利用社会支持资源对个体的心理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