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期刊名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李晓苗,张芳芳,孙昕霙,高文斌
  •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学系
  • 更新时间:2022-06-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生活满意度以及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方式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全国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 899名初中、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地区、年级青少年在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类型上的分布存在差异(χ2=248.93,P<0.0l;X2=568.53,P<0.01).有58.9%的大城市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健康程度高,且生活满意度高;而生活在乡镇农村的青少年,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低,且生活满意度低的人占大多数(58.9%).初中生生活方式健康程度高且满意度高的学生占全体初中生的61.8%,高中和大学生中,该比例分别降为48.5%和21.3%.高中生生活方式健康程度高但不满意的学生占7.6%,高于初中生(4.1%)和大学生(3.6%).另外,有很高比例的大学生(71.6%)生活方式健康程度低,且生活满意度低.生活方式与自尊、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72,P<0.0l;r=0.636,P<0.01),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50,P<0.01),且自尊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结论:我国青少年生活方式和生活满意度整体情况良好,但存在地区和年级差异,生活方式通过自尊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我国青少年进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应考虑地区和年级差异,同时应积极关注心理因素的影响.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