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 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

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

  • 期刊名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王鑫,李秀芳
  •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5-05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道德冷漠症主要表现在社会成员个体遇到困难,需要救助时,其他社会成员不予施救,其重要原因在于其他成员担忧受到被施救者反诬.被施救者反诬施救者的现象在当前社会上较为普遍,其发生原因主要在于被施救者将反诬视为获得利益的捷径,这种利益获取的价值超过了其所承担的道德风险.被施救者寻求获利捷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个社会财富、机会等要素分配的体制性影响,特别是当前财富分配中不劳而获、“少劳多得”现象渐多,通过不良手段获取财富的现象普遍.这与我国政治体制中大量特权空间和体制漏洞的存在关系密切,并在根源上归咎于地方官员政治权力自下而上产生、对下负责和实际上官员权力由上级赋予、对上负责的矛盾.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