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 期刊名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彭启福
  •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 更新时间:2022-06-20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民俗制度的变化、白话文和汉字改革运动造成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民众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异常地艰难.借鉴古代经典文本诠释中的"经--传--注"等多层级结构模式,强化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社会化诠释学循环,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文本性"走向"精神性"、从"学术化"走向"社会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创新的基本途径.

论文截图
下一条:《井》卦辨义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