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希望论题的形而上学误读——对于古希腊哲学希望传统的理论反思 期望:希望论题的形而上学误读——对于古希腊哲学希望传统的理论反思

期望:希望论题的形而上学误读——对于古希腊哲学希望传统的理论反思

  • 期刊名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董震,张仲秋
  •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哲学系,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2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人类对希望的言说史是一部希望的“误读”与“遮蔽”史,为了探求希望论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回到古希腊,在希望“史”的去蔽中澄明出希望的本真含义.在神话时代,古希腊人将“希望”误读为指向命运的神秘主义“期望”,以柏拉图为首的哲学家们继承了这种传统,将对本原的期望视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承认这种对“最初的推动者”的形而上学期望,一方面提出“实践智慧”来追求伦理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关注实践的希望观在后亚里士多德时代得到一定发扬.虽然随着希腊化罗马时代的战乱而稍纵即逝,却依然影响了后世哲学的走向和旨趣.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