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滥觞与历史分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滥觞与历史分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滥觞与历史分期

  • 期刊名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石长平
  •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学报编辑部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应当从周扬开始,从历史和逻辑发展上看,其发生发展的线索和分期应当是:以上世纪30年代周扬《我们需要新美学》的发表为实践美学的萌蘖期,以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确立期,以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提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承续转进期,以80年代美学讨论为成熟命名期,90年代以后为衍化期。从命名过程来看,成熟期所谓的“实践美学”首先是指后期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然后是指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是指蒋孔阳、刘纲纪、马奇、杨恩寰等人的理论形态。因而,它不是指李泽厚一人的理论形态,而是多个人的美学学派。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