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确保加氢反应器使用安全的措施探讨
  • 根据加氢反应器的应用实例, 介绍了加氢反应器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即安全隐患, 如回火脆化、氢脆、 氢腐蚀、 氢致裂纹扩展、不锈钢堆焊层表面裂纹及堆焊层剥离等,以及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应采取的措施;同时对制造、施工、检验等环节如何确保加氢反应器的使用安全进行了探讨。 <
  • 1970-01-01 燃料油中硫化物的选择性吸附研究进展
  • 综述了不同吸附剂脱硫和选择性吸附两方面的机理及研究进展。在燃料油选择性吸附脱硫研究的吸附剂中, 使用最多的是金属阳离子改性的Y型分子筛, 以Cu、Ni和Ce改性的Y型分子筛最为成熟。其吸附脱硫机理主要包括1r一络合吸附和金属S—M键作用。燃料油(以汽油和柴油为主)组成复杂,含大
  • 1970-01-01 适用于痕量钴离子迁移的吐温8O微乳的制备及迁移条件
  • 研究了以聚氧乙烯失水LU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O)为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烃类的油性溶剂及不同醇类的助表面活性剂一起制备的微乳状液对钴离子从水相或料相迁移到微乳相中的影响,同时还观察了油水比和温度对钴离子迁移率的影响,最终得出了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正辛烷为油性溶剂,正庚醇为助表
  • 1970-01-01 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效应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单一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酸性载体以及炭材料等其他载体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单一氧化物载体容易与活性组分作用生成没有催化活性的相,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复合氧化物载体可以克服单一氧化物载体的
  • 1970-01-01 热致性液晶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 首先制备液晶基元, 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1.4一丁二醇为原料,钛酸四正丁酯为催化剂,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合成了液晶基元双( 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对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15.5g,1.4一丁二醇为4.4mL,钛酸四正丁酯为2.5mL,反应温度为160℃时,反应进行的
  • 1970-01-01 深度脱硫吸附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从不同的脱硫思路介绍了深度脱硫吸附剂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离子交换 法、单层分散法、溶胶一凝胶法、水热合成法、 液一固相同晶取代法、气凝胶法、反相聚合法、酸改性法。 比较了各技术制备的吸附剂的脱硫效果,为开发新的制备技术提供参考。 <BR>
  • 1970-01-01 壬基酚硫代物低聚体的研制
  • 以壬基酚为主要原料,合成壬基酚硫代物低聚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比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壬基酚硫代物低聚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常压下,壬基酚与一氯化硫的物料比为2/1(摩尔比),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30℃。 <BR>
  • 1970-01-01 水热处理磷改性HZSM 一5催化剂的研究
  • 以催化裂化轻汽油馏分为原料,以水热处理磷改性HZSM一5为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水热处理改性方法制备催化剂的催化裂解性能。通过对HZSM一5分子筛催化剂水热处理,调变其酸性,达到多产丙烯的目的。确定催化剂改性最佳条件为水热处理温度650℃,处理时间2h,处理空速2h~HzSM一
  • 1970-01-01 生产己二胺用雷尼镍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己二腈催化加氢生产己二胺雷尼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冶炼法、高能球磨法和激冷法制备铝镍合金。探讨了碱熔脱铝的活化条件,分析了活化后形成的催化剂微结构对其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对比了与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不同。 <BR>
  • 1970-01-01 溶剂对顺丁烯二酸酐含量测定的影响
  • 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对其含量的测定有很大意义。目前,文献上提到的顺丁烯二酸酐含量测定方法的误差较大。因此,研究了各种条件下测定顺丁烯二酸酐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 用纯水40%DM F水溶液或4o%丙酮水溶液做溶剂时,都能够较准确测定顺丁烯二酸酐的含量,在有机体系中用4o%
  • 1970-01-01 生产硫质量分数小于5Og·g-1催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开发
  • 研究了MIP汽油与常规FCC汽油的性质特点, 比较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删)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MIP汽油与FCC汽油硫质量分数降低到≯50tg/s情况下其辛烷值损失情况。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OCT—M技术可为我国炼厂生产w(硫)≯5Og的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 1970-01-01 乳液法合成原油破乳剂的研究
  • 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三乙醇胺与无水亚硫酸钠各为链转移剂与终止剂,水为分散介质,利用乳液法合成了一种水溶性四元共聚物破乳剂。考察了水用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加料速度、聚合温度、单体配比、链
  • 1970-01-01 四合一重整反应器应力分析和结构优化
  • 连续重整装置四合一反应器承受高温、内压及压力降、自重、风、地震等载荷作用,其裙座部位的应力数值很大、分布复杂,因此裙座结构是该设备的设计关键。通过调整四合一反应器裙座部位不同的结构型式,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部位在高温等6种载荷工况作用下的26个结构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 1970-01-01 生产清洁柴油的影响因素分析
  • 实验考察了原料种类、催化剂类型及工艺条件对柴油深度脱硫、 脱芳烃的影响,针对不同原料应采取不同的工艺条件, 多金属W—Mo—Ni—Co催化剂在生产清洁柴油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如何实现温度、压力、H2S 等影响因素的有效匹配,是解决柴油深度脱硫、脱芳烃问题的关键。气液逆流加氢操作可
  • 1970-01-01 乳状液膜法提取Cr3+内相界面反应的研究
  • 文章对乳状液膜法提取cr内相界面的反萃取反应进行了研究。选择NaOH为反萃剂,H0为氧化剂,研究了内水相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原料配比对反萃反应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反萃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实验表明,反萃反应达平衡时的分配比随内相水溶液pH值及搅拌速度的升高
  • 1970-01-01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膜底物去除动力学
  • 采用多种微生物共存下多基质去除的生物膜多基质模型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 出水水质对大部分的动力学参数灵敏度较低,但对最大比增率、饱和常数、生物膜表面积、附着生物量、生物膜厚灵敏度较高, 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能够较好地模拟反应器的运行。 <BR>
  • 1970-01-01 三氟碘甲烷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
  • 介绍了新型灭火剂和环保型制冷剂三氟碘甲烷的特性,叙述了合成路线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其中以活性炭负载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为催化剂气相催化制备三氟碘甲烷法,具有工序简单、高效经济、环境污染小和易连续生产等优点,具有ilk4 前景。 <BR>
  • 1970-01-01 松香甘油酯包膜肥料的制备及缓释性研究
  • 首次以松香甘油酯为包膜材料、以石蜡为密封剂,制得了松香甘油酯包膜型缓释肥料, 得到了最佳的包膜工艺。分别用淋溶法和水浸泡法研究了包膜肥料的缓释性,结果表明用石蜡密封后的包膜肥料缓释性显著提高。 <BR>
  • 1970-01-01 湿法造粒生产炭黑新技术的开发
  • 通过对湿法造粒生产炭黑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用焦炉煤气代替油作为燃料,实现了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降低了炭黑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炭黑产品质量,增加了炭黑品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BR>
  • 1970-01-01 酸处理改善1,3 一 丙二醇发酵液过滤效果的研究
  •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TUAC01产1,3-丙二醇生发酵液不能通过絮凝或过滤的方法得到澄清。研究采取酸处理的方法进行澄清,结果表明,酸处理后发酵液可经过滤进行澄清 同时发酵液还能自然沉降澄清。酸处理最适操作条件为温度80—10 o℃、pH值为3.0时间30—60min。发酵液酸处理后滤纸过滤清液DD6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