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知识 > 承压设备损伤 之 材质劣化(二)

承压设备损伤 之 材质劣化(二)

时间:2020-09-29 来源:卢梭说压力容器 浏览:

接续此前《承压设备损伤 之 材质劣化(一)》。

6. 脱碳

热态下介质与金属中的碳发生反应,使合金表面失去碳,导致材料碳含量降低,材料强度下降。高温临氢环境,及高温下使用、热处理、火焰加工或热加工成型的碳钢、低合金钢制设备和管道容易发生脱碳。

脱碳一般发生在金属表面,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穿透脱碳。

脱碳可能会使材料室温抗拉强度、蠕变强度下降,但浅层脱碳对部件整体性能没有影响。

如果材料出现脱碳,说明已经过热,还可能存在其他损伤,如临氢环境下的高温氢腐蚀。

注:标准没有具体给出多少温度下会发生脱碳。

7. 金属粉化

在含碳和氢的工艺流体、渗碳气氛中,铁、镍合金会由于渗碳导致其分解为石墨和金属颗粒,多表现为材料表面出现大量的腐蚀坑。

低合金钢、300系列不锈钢、镍基合金和耐热合金特定条件都会出现金属粉化。目前还没有任何已知合金可能耐受所有条件下的金属粉化损伤。

金属粉化主要发生在482℃~816℃温度下的还原气体介质中,如氢气、甲烷、丙烷或一氧化碳,另外也可发生在氧化-还原交替环境。

在工艺上可行的情况下,在介质中添加硫元素(通常为硫化氢),选择含碳量低的材料,或对金属基体进行渗铝处理,都可有效预防金属粉化。

8. σ相脆化

300系列不锈钢和其他铬含量超过17%的不锈钢长期538℃~816℃温度下使用,析出σ相(金属间化合物)而导致材料变脆,对晶间腐蚀的敏感性增加。

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见之前的文章《ASM手册热处理卷中关于不锈钢的热处理内容《经典文献摘要丨奥氏体不锈钢消除应力热处理》

 

σ相脆化早期一般不明显,直至发生开裂,多发生于焊接接头或拘束度高的区域。出现σ相脆化的不锈钢拉伸及屈服强度稍有增加,同时塑性降低,硬度略微增加。

奥氏体和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熔敷金属的铁素体中,σ相形成速度最快。所以应对347稳定化不锈钢、焊材当中的铁素体含量进行控制(5%~9%)。

奥氏体不锈钢基本金属(奥氏体)中,σ相形成速度相对较慢。

奥氏体不锈钢中如果出现σ相,1066℃下固溶处理4h,σ相可发生溶解,然后快速水冷可形成单一奥氏体相,彻底消除σ相。不过,大多数奥氏体不锈钢制设备无法进行固溶处理。

GB/T 30579还提到两点需要引起注意:经验表明,奥氏体不锈钢在690℃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几小时便可产生σ相;另外,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不锈钢制换热器和管子管板接头,受焊接的影响,是比较容易出现σ相的。

9.475℃脆化

含铁素体相的合金在316℃~540℃温度范围内使用,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析出并累积,导致材料脆化(硬度增高,韧性下降),在475℃附近尤甚。

2205、2304和2507等双相不锈钢,及400系列不锈钢,含铁素体的300系列不锈钢锻件,特别是焊缝和堆焊层部位,容易出现475℃脆化。

所以,应选择铁素体含量低的材料在脆化温度范围内服役。

10.回火脆化

铬钼钢及一些高强度钢长期在343℃~593℃范围内使用,操作温度下材料韧性没有明显降低,但材料组织微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停工检修期间等降温后容易发生脆性开裂

锰、硫、磷、锡、锑和砷元素会显著增加材料的回火脆性,需要控制其含量(控制J、X因子,可参见HG 2058X六合一)

设备回火脆化多发生在脆化温度范围服役数年后,在加工热处理阶段也有可能发生。而且焊缝位置通常比母材更敏感。

11.辐照脆化

主要出现于核反应堆容器,本文略。

12.钛氢化

氢扩散到钛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脆性氢化物相,导致材料延展性降低。

主要出现于钛、钛合金中,本文略。

13.再热裂纹

低合金钢、300系列不锈钢、镍基合金制,厚壁高强度的设备,在焊后热处理或高温服役期间,高应力区发生应力消除或应力松驰,粗晶区应力集中区域的晶界滑移量超过塑性变形能力而发生开裂(即高温下材料塑性不足,无法满足应变要求)。多出现于厚壁断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粗晶段。

应对措施包括:厚壁部件连接时,在焊接或焊后热处理阶段应充分预热,尽量减少约束,减缓过渡避免急剧变化;采用细晶材料,或细化焊接热影响区的粗大晶粒;减少焊接缺陷。

裂纹可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检出,如果超标应进行修补处理。

14.脱金属腐蚀

多相合金的一个相优先损失,主要出现于铜合金、合金400和铸铁,常出现在以下环境:

 

更详细地参见标准GB/T30579。

15.敏化-晶间腐蚀

晶间腐蚀,可参见之前的文章《应力腐蚀及晶间腐蚀》,《双相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一)》,《双相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二)》。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