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知识 >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18) | 石油行业发展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18) | 石油行业发展

时间:2020-10-26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浏览: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18)》日前重磅推出,这是中电传媒连续第三年出版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报告以丰富详实的数据描绘了2017年我国能源行业宏观及细分行业发展情况,三年来其权威性、实用性越来越得到能源业界的认可和青睐。

报告共分为六大篇章,以近十年数据为基础对行业进行剖析。本期节选第三章石油行业发展在微信公号推出,供参考。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18)

第三章 石油行业发展

本章作者 郑徐光


石油供需


1.原油消费持续中速增长


2017年,受国内基础行业需求上升以及战略库存扩容等因素提振,中国原油消费持续中速增长,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6.1亿吨,首次超过6亿吨,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纵观过去十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稳步攀升。


图3-1 2008~2017年中国原油消费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快报,2016年、2017年数据为表观消费量及同比,与实际消费量有出入


2.原油产量1.9亿吨,同比下降4.0%


受国际油价长时间低位徘徊、国内油田后备资源接替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原油产量下降,创近8年新低。2017年,我国原油生产量1.92亿吨,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上年收窄2.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2 2008~2017中国原油生产总量情况


3.原油进口持续攀升,对外依存度达68.6%


2017年,由于国内原油产量下降、原油进口资质放开、炼油能力较快增长等原因,中国原油进口量持续攀升至4.2亿吨,同比增加10.1%,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其中,中国原油进口前五大来源国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进口份额占比分别为14.24%、12.43%、11.11%、8.78%和7.42%。俄罗斯连续两年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第一来源国。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升至68.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

图3-3 2008~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情况


成品油


1.成品油供需进一步宽松


2017年,中国成品油市场需求侧有所改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17年,我国原油加工量56246万吨,同比增长7.4%,增速较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34617万吨,同比增长6.9%;成品油消费量30661万吨,同比增长5.9%。全年成品油产销差3956万吨,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532万吨,产能过剩形势更加严峻。

从供应主体来看,成品油市场供应主体多元竞争格局业已形成。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的能力占比由2007年的83%下降到66%;其他国企占比约为9%;民营炼厂占比由2007年的11%提高到24%。

从成品油三大油品分别来看,汽油消费放缓,煤油消费旺盛,柴油消费回暖。

2017年,柴油生产和消费双双回升。其中,产量18318.0万吨,同比增加2.4%,由上一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消费量16794万吨,同比增长2.0%,增速较上年回升7个百分点,增速达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经济企稳回暖,工业、煤炭运输、快递物流等多个下游用户消费增加推动柴油消费回归正增长。近7年柴油供需差持续扩大,2017年柴油供大于需1524万吨,供需差较上年扩大76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图3-4 2008~2017年中国柴油供需情况


汽油产量13276.2万吨,同比增加3.0%;表观消费量12341万吨,同比增长3.0%,保持中低速增长。用车销量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和共享出行发展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拖累汽油需求增长。全年供需差较上年微降13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图3-5 2008~2017年中国汽油供需情况


煤油产量4230.9万吨,同比增加6.2%;表观消费量3345万吨,同比增长10.5%。2017年,中国民航主要运输指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支撑煤油消费增速保持高位。全年煤油供大于需885.9万吨,供需差较上年收窄约75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图3-6 2008~2017年中国煤油供需情况


2.成品油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2017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配额收紧,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而过去5年成品油净出口平均增速在50%左右。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进口成品油2964万吨,同比增加6.4%;成品油出口521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8.0%,增速较上年降低25.6个百分点。全年净出口成品油2252万吨,较上年微增205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图3-7 2008~2017年中国成品油进出口情况


分油品来看,2017年,汽柴油进口增速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汽煤柴油出口增速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汽油进口16448吨,同比下降92.1%;出口1051万吨,同比增加8.5%。煤油进口371万吨,同比增加6.3%;出口1313万吨,同比增加0.3%。柴油进口75万吨,同比下降18.4%;出口1719万吨,同比增加11.6%。


表3-1 2014~2017汽煤柴油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3.成品油价格上浮


2017年12月28日,成品油最后一次调价窗口开启,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70元。本轮调价后,年内成品油调价呈现十一涨六跌八“搁浅”格局。


表3-2 2017年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一览表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石油储运


1.石油管道建设稳步推进


2017年,建成原油、成品油管道分别为942千米、545千米。截至2017年底,全国分别已建成原油、成品油管道2.38万、2.6万千米,石油管道总里程达到4.98万千米。随着中缅原油管道投运以及中俄二期原油管道权限贯通并投运,陆上原油年进口总能力达到6000万吨/年。同时,成品油骨干管网逐步形成,对国内油品资源配送和降低运输成本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表3-3 2016年我国建成和在建的原油、成品油管道

(数据来源: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2.国家石油储备库容约增450万吨


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又向前一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至2017年年中,我国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上述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3773万吨。这较2016年年中的储备水平多出448万吨,距离2014年中国首次公开战略石油储备情况时的1243万吨,增长2倍多。

目前,国家石油储备二期的辽宁锦州、广东惠州、广东湛江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工程正在建设中。


图3-8 2014~2017年中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情况


按照2017年我国4.2亿吨原油净进口量计算,目前上述石油储备只相当于约32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远低于国际能源署设定的一国石油储备安全标准线(90天),更低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储备能力。


石油政策


01


有序放开油气勘察开采体制

2017年4月,国务院出台《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建立新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建设。在矿业权出让环节,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矿业权出让收益;在矿业权占有环节,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整合为矿业权占用费;在矿产开采环节,组织实施资源税改革;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环节,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调整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6月,中办国办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前一政策要求,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为主,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协议出让,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监管服务;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竞争出让更加全面,有偿使用更加完善,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监管服务更加到位”的矿业权出让制度。选取山西、福建、江西、湖北、贵州、新疆6个省(区)有序开展试点,2017年启动试点工作。


02


加强石油进口管理

在原油进口方面,政府重点建立以规范资质管理为主的原油进口动态管理制度,放宽限制与加强监管并重。一方面,进一步赋予符合条件的地方原油加工企业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扩大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2017年11月,商务部发布了2018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量、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2018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总量增长至14242万吨,相比于2017年的8760万吨,增幅超过60%。

另一方面,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减少不信守承诺的地方炼油企业进口原油指标。2017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停止接收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2017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未兑现申请进口使用权时承诺的地方炼油企业开出了第一张罚单,暂将宝塔石化进口原油使用量下调400万吨/年。该企业2亿立方米储气设施未按承诺如期建成。

在成品油进口方面,继续遵循严格控制原则。在成品油出口方面,从控制炼化产能无序增长出发,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出口总量控制,恢复汽油、煤油、柴油和石脑油出口总量控制,并暂停了地方炼油企业出口配额发放。


03


稳步推进成品油市场化价格改革

根据2016年1月发布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2017年度实现了成品油价格机制化调整,市场运行整体平稳。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较为完善透明,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决定价格的作用,又保留了政府在价格异常波动时的调控权。同时,国家仍在持续推动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发展。2017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成品油专项供应管理改革工作取得较快进展,削减了2017年成品油专项供应计划用户数量,取消了交通专项和海洋渔业专项中的地方渔业户头。

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原油、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也为油品价格完全市场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我国原油期货交易准备工作加速进行。2017年5月,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发布了章程、交易规则和多个相关业务细则,标志着原油期货上市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04


油气管网国家规划首次发布

2017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印发《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统筹布局规划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网络。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国家级油气管网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3.2万、3.3万、10.4万公里,储运能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达到3.7万、4.0万、16.3万公里。规划对今后十年我国油气管网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并对远期进行了展望,是推进油气管网建设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石油发展趋势


01


原油供需基本稳定,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2018年,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6.5%左右,经济将平稳增长;另一方面,能源供应总体宽松,国际石油价格回升。因此,拉动我国石油需求大幅增长的动力有限,预计我国石油需求增速将继续放缓。其中,随着国内炼油能力较快增长,中国原油表观需求量维持5%左右的增速,达到6.4亿吨。多年来国内原油产量相对稳定,2018年产量将与2017年基本持平,预计在1.9亿吨左右。我国原油进口约4.3亿吨,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1~2个百分点。


02


成品油供需进一步宽松,三大油品需求分化

2018年,由于经济、环保、替代能源发展等因素,成品油终端消费行业发展将放缓,从而使成品油需求增速回落;随着炼油能力较快增长,成品油产量将继续扩大。预计2018年我国成品油需求量3.3亿吨,成品油产量为3.7亿吨。

从成品油三大油品需求来看,由于传统乘用车市场受到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共享出行的冲击,拖累汽油需求增长,汽油维持中速偏低增长,预计2018年汽油需求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2.8%。民众航空出行的需求增加拉动煤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但高铁的加速布局和发展对煤油的替代作用明显,预计2018年煤油需求量为3660万吨,同比增长9.4%,增速较2017年有所回落。工业生产回升、大宗商品需求保持强劲及运输车辆超载治理等,支撑柴油需求,但受环保、LNG替代等因素抑制对柴油的刚需。预计2018年柴油需求量为1.68亿吨,增速较2017年微降。


03

炼油能力持续增长,防范炼油产能过剩风险提上议程

从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炼油项目来看,我国炼油能力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8年国内炼油能力将净增3600万吨,总能力达到8.08亿吨/年,首次突破8亿吨。原油加工量达5.98亿吨,同比增加3000万吨。

能力增长以民营企业为主。2018年,独立炼厂的新增炼油能力占全国增量的比例将高达69.4%,独立炼厂总能力占比将升至33%,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6%。

同时,大气污染治理对油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将研究制定深入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国六标准油品炼油装置改造方案和时间表。而且,炼油能力过剩问题更为严重。将加快淘汰炼油行业落后产能,提高炼厂能效,研究实施炼油行业能效领跑者计划。


04

石油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原油期货上市

根据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加快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深化油气勘查开采、进出口管理、管网运营、生产加工、产品定价体制改革和国有油气企业改革,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和骨干油气企业活力,提升资源接续保障能力、国际国内资源利用能力和市场风险防范能力、集约输送和公平服务能力、优质油气产品生产供应能力、油气战略安全保障供应能力、全产业链安全清洁运营能力。

2018年3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原油期货正式启动。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直接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有利于国有利于建立反映中国及亚洲市场供求关系的原油定价基准,增加中国对于国际原油的定价权。其原油价格发现功能将日益显现。


审核:齐正平

编辑:李丹丹


本信息由中电能源情报研究中心运营,致力于传播能源资讯、分享能源观点,欢迎关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