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知识 > 卷首语 | ​​“温控减碳”与“能源低碳”如何琴瑟和鸣

卷首语 | ​​“温控减碳”与“能源低碳”如何琴瑟和鸣

时间:2020-10-26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浏览:



“温控减碳”与“能源低碳”如何琴瑟和鸣

陈学婧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2018年,碳排放增长2.0%,为近七年最高增速。中国2018年因能源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2.2%,相较于近五年平均增速(0.5%)呈现显著反弹。”7月30日,第68版《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文版在京发布,一系列碳排放数据提醒人们,“减碳”不再是一件远期的事情,是迫在眉睫的议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今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致贺信时强调。7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工作。

国际上,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各国能源政策的考量。今年年初,美国数十位经济学家联名呼吁开征碳税,声明说,碳税是成本效益最好的减排手段,可传递有力的价格信号,让企业放心地对清洁能源进行长期投资。此外,碳排放定价已是德国以及欧盟的一个重要话题,未来有望促进能源结构转型。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矢志不移,构建低碳能源系统,加速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变,成果有目共睹。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二氧化碳3.1亿吨。

应对气候变化就像跑马拉松,既要有只争朝夕的冲劲,更要有坚如磐石的毅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领域要坚决行动,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继续发展清洁能源,持续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突破清洁能源和低碳领域关键技术。

此外,碳市场为能源减排提供了低成本的实现工具和手段,能源系统要充分借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低碳生产资源的高效率市场化调配,力争做到“温控减碳”与“能源低碳”琴瑟和鸣。

面对严峻的减碳态势,全国碳市场建设任务艰巨,一些问题亟待探索:

一是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有关部门应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进展,结合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基本趋势,研究确定全国碳市场总量控制政策目标,及时修订碳减排指标体系,完善政策导向。

二是合理分配碳排放配额。配额分配应以总量适度从紧,兼顾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为原则,并依据不同阶段的数据基础和管理能力逐步优化配额分配方案。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总体偏紧,发电企业配额分配采用基准线法。考虑到我国电气化水平提升,宏观总量指标向电力领域传递、电力碳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以及火电行业普遍负荷率较低的现实,配额分配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增强,基准线设置的精准度更待提升,避免增大企业不合理的履约成本,保证市场活跃度。

三是电力企业如何提升碳市场适应度。低成本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是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核心目标。电力企业应从碳排放和碳资产两个维度做好准备,制定低碳发展战略,优化碳减排途径和策略,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与模拟期及早建立健全企业碳资产、碳排放数据管理制度,在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启动时取得先发优势。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9年8月2日第28、29期

END

审核:齐正平

编辑:李丹丹


本信息由中电能源情报研究中心运营,致力于传播能源资讯、分享能源观点,发布《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能源情报研究》精华内容,欢迎关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