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知识 > 外压圆筒在轴向压缩、轴向弯矩、横向剪力作用下的强度校

外压圆筒在轴向压缩、轴向弯矩、横向剪力作用下的强度校

时间:2020-09-29 来源:卢梭说压力容器 浏览:

(学习笔记,如果有错误,还请指正)

 

先设定筒体参数:材质Q235B,设计压力FV,设计温度100℃,查GB150.2B.13弹性模量E=197000MPa,外径Do=1200,壁厚t=8,筒体长度L=2000L<Lcr=1.17*Do*sqrt(Do/t),该圆筒为短圆筒。

首先讨论圆筒仅受外压的情况。

此处的外压包括:

1)仅受径向均布外压(夹套容器);

2)径向、轴向受相同均布外压(真空容器)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轴向受均布外压”与后面要讨论的“轴向压缩”是两回事。

除高径比大的真空塔外,对于其他真空容器,规则设计(GB150,或ASME VIII-1卷)一般不考虑轴向失稳,仅考虑周向失稳,原因大致有三:

1)由回转薄壳的应力分析可知,FV作用下产生的轴向应力为周向应力的一半;

2)轴向失稳时的临界应力要远大于周向,按郑津洋《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式2-101,上述Q235B圆筒的轴向失稳临界应力=0.25Et/R656MPa,而其周向失稳临界应力值仅为42MPa(短圆筒,由式2-97Pcr*Do/(4t)求得),若是长圆筒,单从式2-93看,周向失稳临界应力仅为9.63MPa

3)无论是GB150还是ASME VIII-1卷,外压圆筒的稳定性安全系数都比较大,先前为4,如今为3

粗暴地说,如果周向不失稳,轴向更不会失稳。

对于真空塔,NB/T47041-2014在“7.9塔壳轴向应力校核”中考虑了由真空引起的轴向应力,即式(52),与由塔段自重、风载、地震载引起的轴向应力一并考虑。求各项应力的代数和,并将其限制在[σ]cr=min{KB,K[σ]t}以下,看起来略为粗暴。

接下来,梳理一下ASME VIII-2卷中,关于圆筒在外压、轴向压缩、轴向弯矩、横向剪力作用下的强度校核的思路。

ASME VIII-2 4.4.12.2(k) 各项载荷单独或组合作用时其应力值、许用值如下表。

 

应力值

许用值

外压P引起的周向应力

fh=PDo/(2t)

Fha

Fbha

轴向弯矩M引起的轴向应力

fb=M/S

Fba

外压P引起的轴向应力

fq=P*pi*Di^2/(4A)

 

Fxha

轴向压缩载荷F引起轴向应力

fa=F/A

Fxa

横向剪力V引起的切应力

fv=Vsinφ/A

Fva

现仅举长径比≤0.15时,载荷P, F, M, V共存时的应力限制:

上式需要迭代计算,其中,剪切系数Ks=1-(fv/Fva)^2

对于其他PMPFPV等共存的情况可参见ASME VIII-2 “4.4.12 Combined Loadings and Allowable CompressiveStresses”

各项载荷(P与其中之一组合,或全部)共存时应力的许用值,是各项载荷单独作用时应力许用值的组合,各项相互“嵌套”。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2.5.2 b 联合载荷作用下圆筒的失稳”是这样表述的:“受多种载荷作用的圆筒,一般先确定单一载荷作用下的失效应力,计算单一载荷的应力和相应的失效应力之比,再求出所有比值之和。若比值的和小于1,则圆筒不失稳;否则,圆筒将失稳。”

《过程设备设计(第三版)》和思路与ASME VIII-2是相符的,但没有查到具体的计算方法。

外压容器屈曲或失稳时,壁内压应力由失稳前单纯的压应力状态,突然跃变为失稳时的弯曲应力状态。通常采用小挠度理论进行分析,但壳体失稳实质上是几何非线性问题,工程上按非线性大挠度理论和实验结果进行修正,归纳出经验公式。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