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丨48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3.75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8-31
- 下载次数:次
0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有害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不良环境即我们常说的危险、有害因素。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危险有害程度越大,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Safety Assessment)也称为安全性评价、危险评价或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概念: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损失与伤害程度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并以既定的指数、等级或概率值作出表示,再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便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基本概念0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危险源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对于指导和规范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对危险有害因素预测、预防,对伤亡事故原因的辨识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便于风险评价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识别。风险评价中常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人的因素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有毒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⑨粉尘与气溶胶;⑩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②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②防护缺陷 ③电伤害 ④噪声 ⑤振动危害 ⑥电离辐射 ⑦非电离辐射 ⑧运动物伤害 ⑨明火。 ⑩高温物体 ………物的 因素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隧道和矿井顶面、正面、侧面、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如通风差、缺氧或有害气体等;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易引起作业人员疲劳或事故的一种作业姿势;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室内作业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凌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楼架缺陷如楼梯、阶梯等缺陷或护栏缺陷;室内安全通道缺陷如无安全通道、通道无照明等;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照明不良等。室外作业环境不良 恶劣的气候和环境如风、雨、雷电、雪等;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所凌乱;地面不平;楼架缺陷如楼梯、阶梯等缺陷或护栏缺陷;安全通道缺陷如无安全通道、通道无照明等;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照明不良等。其他管理因素缺陷。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如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等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管理 因素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分类按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分类按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分类按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分类0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原则预测性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总平面布置、建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安全管理系统、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转、操作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识别非正常状态的危险、有害后果。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地剖析,研究系统和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和约束关系。分清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相关的危险、有害性。对于危险有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亦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必须要有科学的安全理论作指导,使之能真正揭示系统安全状况,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并予以确描述,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的显示出来,用严密的合乎逻辑的理论予以揭示清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直观经验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作业危害分析步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确定待分析的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将作业划分为若干步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将作业划分为若干步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 为了更好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可以通过思考以下问题辅助我们辨识: 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等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确定预防对策预防对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123 消除危害。消除危害是最有效的措施,有关这方面的技术包括:改变工艺路线、修改现行工艺、以危害较小的物质替代、改善环境(通风)、完善或改换设备及工具,等等。控制危害。当危害不能消除时,采取隔离、机器防护、工作鞋等措施控制危害。修改作业程序。完善危险操作步骤的操作规程、改变操作步骤的顺序以及增加一些操作程序(如锁定能源措施)。4 减少暴露。这是没有其他解决办法时的一种选择。减少暴露的一种办法是减少在危害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如完善设备以减少维修时间、配戴合适的个体防护器材等。为了减少事故的后果,应设置一些应急设备,如洗眼器等。注意事项:对策的描述应具体,说明应采取何种做法以及怎样做,避免过于原则的描述,如“小心”、“仔细操作”等。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应考虑到三种状态:故障前的预防、故障中的控制、故障后的措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过程信息传递危险、有害因素辨过程实例危险、有害因素辨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注意事项1)识别危险时要考虑典型危害类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注意事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注意事项过去时: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现在时: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将来时:作业活动发生变化 ,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 险因素。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的作业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 紧急状态:事故等状态或隐患严重、不处理则将发生事故的状态,如有毒或可燃气体大量泄露的状态。2)识别危险时要考虑3种时态、3种状态04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方法PSE法风险评价方法可能性表(P)风险评价方法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表(S)风险评价方法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表(S)风险评价方法 暴露率表(E)风险评价方法 暴露率表(E)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采用直接是非判断法对以下危险源确定为不可接受风险: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划分标准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形成风险控制策划表。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08-31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08-31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08-31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08-31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08-31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08-31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08-31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08-31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08-31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