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系统单位一把手讲安全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8.11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9-04
- 下载次数:次
2025/06/03铁路系统“安全生产月”一把手讲安全汇报人:XXXCONTENTS目录01会议背景与目标02深刻认清严峻形势03聚焦核心关键环节04压实责任强化担当05会议总结与展望会议背景与目标01会议核心任务贯彻重要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铁路安全生产工作指明方向。落实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铁集团党组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确保各项要求落地生根。紧扣主题推进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对全局铁路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保障运输安全坚决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坚强可靠的运输保障。铁路安全重要性国家战略地位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连接国家大局铁路安全一头连着国家发展大局,关乎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战略布局的实施。关乎旅客安全另一头连着千万旅客生命财产,容不得半点闪失,出不得丝毫差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障。深刻认清严峻形势02惨痛教训回顾01“X·X”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因持续强降雨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侵入线路限界,司机虽紧急制动,但仍致列车部分车厢脱轨颠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事故暴露出对极端天气下地质灾害风险研判不足、监测预警手段滞后、部分工务巡查责任未压实等问题。02“X·X”高铁列车撞上施工机具险性事故天窗点内,施工单位违规提前撤除防护、机具未及时下道,相关人员严重失职、监控不力,动车组险些车毁人亡。反映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天窗”管理混乱、结合部责任不清。03“X·X”危险货物运输泄漏事件装有易燃有毒危险品的集装箱在编组站停留期间发生泄漏,因应急处置初期信息传递不畅、方案不当等,导致事态扩大,造成人员中毒、环境污染和运输秩序长时间中断,暴露出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管理薄弱。04“X·X”客运站旅客踩踏挤压事件节假日大客流时,因进站安检通道设置不合理、客流疏导组织不力等,导致旅客拥挤、摔倒,引发踩踏,造成多名旅客受伤,反映出客运组织精细化水平不高,应急处置能力欠缺。外部环境风险路外环境隐患铁路沿线轻飘物、危树侵限、非法施工、违法堆放、非法道口、上跨桥坠物等路外环境隐患屡禁不止,对高速运行的列车构成巨大威胁。路地联防联控机制问题部分区段路地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隐患整治存在“反复治、治反复”现象,无法有效解决路外环境隐患对铁路安全的威胁。设备设施风险普速线路设备问题部分普速线路轨枕老化、道床板结、钢轨疲劳伤损、桥梁隧道病害等问题突出,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高铁轨道及相关设备风险高铁轨道几何尺寸精调压力大,接触网悬挂部件松脱、绝缘性能下降风险存在,信号系统软件硬件故障、通信传输中断、列控设备异常等可能直接导致行车事故。机车车辆关键部件隐患机车车辆走行部、制动系统、受电弓等关键部件故障隐患,特别是动车组高级修质量控制风险,威胁行车安全。老旧站房等结构安全隐患部分老旧站房、雨棚、天桥、地道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可能对旅客和工作人员造成危险。自然灾害风险极端天气威胁极端天气频发,强降雨、洪水、台风、地震、冰雪凝冻、大风等对铁路线路基础、供电设施、通信信号设备、行车组织构成严重威胁。防洪方面问题防洪重点地段基础资料掌握不全、监测预警精度不够、抢险预案针对性不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铁路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防寒及其他灾害应对不足在防寒过冬方面,接触网、道岔融雪装置等检查试验和物资储备可能不足;对于地震等灾害,应对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信息共享、设施加固和应急方案制定等。行车组织与现场作业风险调度指挥失误风险调度指挥存在错办进路、错发命令等失误风险,车机联控失效、错操设备(道岔、信号)也可能引发行车事故。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违纪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如简化作业程序、当班离岗、违章上道、防护不到位、施工维修超范围、点外违规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等。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不足部分人员安全意识疲劳、技能短板突出、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情况,保障行车安全。客货运输安全风险旅客安全风险旅客携带“三品”进站上车、站车消防安全、旅客乘降组织、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存在风险,如可能引发火灾、拥挤踩踏、食物中毒等事故。货物装载风险货物装载加固不良、超偏载、匿报品名运输危险品、货场消防及装卸机械伤害等风险,可能导致货物掉落、运输中断甚至引发危险物品泄漏等事故。新线与新技术风险新线开通风险新线提前介入深度不够、联调联试遗留问题整改不力、开通初期设备运行不稳定,给铁路运营带来安全隐患。新技术应用风险新型动车组、智能检测监测设备、自动驾驶技术等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安全、接口安全、人机交互安全等新型风险,且人员对新设备新规章不熟悉也增加了风险。聚焦核心关键环节03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01强化设备质量“零缺陷”管理坚持“检重于修、精检细修”,深化高铁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如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设备状态变化规律,科学制定检修计划。严格新造、维修配件验收,对核心设备实施高标准检测监测和养护维修,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02提升调度指挥“精准高效”水平加强调度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强化安全规章和应急处置能力。优化调度指挥系统功能,提升智能化辅助决策水平。严格调度命令管理,强化命令复核确认,完善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预案。03锻造高铁司机“过硬本领”严把高铁司机选拔、培训、考核、任用关。强化实作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特别是复杂场景下的能力。加强司机心理疏导和健康管理,落实班前充分休息制度,严防疲劳驾驶。04筑牢外部环境“安全屏障”持续深化铁路沿线安全环境综合治理“双段长”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对高铁沿线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监控。对隐患建立台账,挂牌督办,限期清零,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联动。狠抓普速铁路安全基础打好设备隐患“歼灭战”集中力量整治普速线路翻浆冒泥、道床脏污、轨枕失效等突出隐患。加大投入,对老旧站场设备等进行安全评估和加固改造,提升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质量和效率。强化施工安全“铁腕管控”严格落实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严把施工方案审查、计划审批等关键环节。强化施工监理和监护作用,严厉查处点外作业、超范围施工等严重违章行为。规范行车组织“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技规》《行规》等基本规章制度。强化车机联控,落实相关制度,加强调车作业安全控制,提升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深化路外安全“综合治理”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管理,完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加大路外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依法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等违法行为。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提升防洪防汛“科学防控”能力深入开展防洪隐患排查,建立“一处一案”台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执行汛期行车安全措施,落实“扣、停、拦”制度,加强防洪预抢工程建设和水害复旧力度。强化防寒过冬“全面保障”提前做好接触网、道岔融雪装置检查试验,备足防冻液、除雪机具等物资。制定完善恶劣天气下行车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机车车辆防寒整备,做好站房供暖设备维护。完善地震等灾害“应对机制”加强与地震部门信息共享,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关键设施进行抗震评估和加固,制定地震灾害紧急行车办法和旅客疏散方案。保障客货运输服务安全筑牢旅客安全“立体防线”严把进站安检关,提升安检设备效能和人员识别能力。加强候车室、站台客流组织,做好重点旅客服务和安全防护,加强站车消防安全检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维护。拧紧货物装载“安全阀门”严格执行货物装载加固方案和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加强过程控制。严查匿报品名运输危险货物行为,加强货场安全管理,规范装卸作业流程。强化危险货物“全链条管控”严格执行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许可和办理限制,加强各环节管理。配备专业人员和应急装备,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提升应急处置核心能力完善预案体系“实用管用”全面梳理完善各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预案要职责清晰、流程明确、措施具体、保障到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修订和评审。强化应急演练“真演实练”围绕“畅通生命通道”核心,聚焦重点科目,高频次、多场景开展贴近实战的综合性演练和桌面推演。演练后深入评估,查找问题,持续改进。建强救援体系“快速高效”优化应急救援基地布局和装备配置,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提升复杂条件下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完善与地方应急、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保障应急通信“畅通无阻”加强应急通信网络建设,配备卫星电话、便携式基站、对讲机中继台等装备,确保在公网中断等极端情况下,事故现场与各级指挥中心的信息畅通。提升本质安全智能水平深化智能监测“精准防控”推广应用车载、轨旁、空天一体化智能监测技术,实现对关键设备状态的全方位、实时化、精准化感知和预警。建设智慧平台“集成指挥”整合既有各专业安全监控系统,构建全局统一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平台,实现风险智能识别、自动报警、闭环处置和辅助决策。推广智能安防“主动防御”应用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智能视频监控等技术,强化对关键行车场所、重点作业区域、旅客密集区域的主动安全防控能力,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异常情况。探索智能运维“提质增效”研究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设备检修策略,实现预测性维护。探索利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作业,降低高危环境作业风险。压实责任强化担当04扛起政治责任压实领导责任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要成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亲自参与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领导需具体落实工作,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如某铁路局领导亲自带队检查高铁线路安全,及时解决了设备老化问题。安全履职情况将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核心内容。压实专业管理责任各业务部门要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承担本专业系统的安全管理责任。强化规章标准建设、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例如工务部门加强对线路设备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线路安全。压实站段主体责任站段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健全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压力和责任传导到车间、班组和每一个岗位、每一名职工。同时强化站段安全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如某站段通过完善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提升了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扛起政治责任压实岗位执行责任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认识“安全责任大于天”,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做到“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如某岗位职工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操作,避免了一起可能的事故。强化监管执法01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安全监察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综合运用“四不两直”、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添乘检查、视频监控抽查等多种方式,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四不两直”检查,发现了一些隐蔽的安全隐患。02突出监管重点聚焦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防洪安全、施工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外部环境、现场作业“两纪一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精准监管。如对高铁线路的外部环境进行重点监管,及时排除轻飘物等隐患。03严格执法问责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闭环销号。对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触碰安全“红线”的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依规从严从快处理。如对违规施工的单位进行严厉处罚,起到了震慑作用。狠抓基层基础建强基层组织加强车间、班组建设,选优配强班组长。赋予班组长必要的安全管理权限和责任。深化自控型班组建设,提升班组自主管理能力。例如某班组通过自主管理,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职工素质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方式,如VR模拟、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突出针对性、实效性。重点强化新职人员、转岗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资格性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如通过VR模拟培训,让职工更直观地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流程。规范基础管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确保科学、严谨、可操作。加强台账、记录等基础资料管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现场定置化。如某站段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了作业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化安全文化强化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刻剖析事故根源,揭示惨痛教训,让干部职工真正受到警醒、触动灵魂。如通过分析“X·X”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让职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丰富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宣传栏、内部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安全理念、规章制度、风险提示、应急知识。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技能比武、主题征文、家属助安等活动。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安全知识,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选树安全典型大力选树宣传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如安全标兵、标准化作业示范岗等。讲好安全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如某安全标兵的先进事迹激励了更多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畅通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鼓励职工和群众举报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人人监督安全”的浓厚氛围。如某职工举报安全隐患后获得奖励,激发了大家参与安全监督的积极性。严格应急值守严肃值班纪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在重要时期、敏感时段。确保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如在节假日期间,领导干部带头值班,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信息渠道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确保信息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强化信息核实和研判。如某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及时准确上报信息,为应急处置赢得了时间。做好应急准备加强应急物资、装备、队伍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处于良好状态。值班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如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会议总结与展望05铁路安全责任强调责任重于泰山铁路安全一头连着国家发展大局,一头连着千万旅客生命财产,责任重大。如“X·X”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凸显安全责任不容有失。神圣职责使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是全局上下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安全。落实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响应全局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积极响应“安全生产月”的各项部署。确保落实实效将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抓出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安全保障与发展目标高水平安全保障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铁路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提升应急能力等,为铁路发展筑牢基础。服务国家与人民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群众美好出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便捷出行的需求。互动交流环节开放提问交流预留时间供参会人员提出问题、交流意见,促进大家对会议内容的深入理解。促进理解落实通过互动交流,消除参会人员的疑惑,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答疑解惑解答问题疑惑针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确保大家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清晰的认识。消除模糊认知通过答疑,消除参会人员在工作中的模糊认知,为后续工作提供明确指导。后续工作安排明确工作方向简要说明“安全生产月”后续的工作安排和重点任务,让参会人员明确工作方向。聚焦关键任务后续工作将聚焦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设备隐患整治、应急演练等关键任务。持续改进与提升适应形势挑战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持续改进和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不断优化完善通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THE END谢谢
-
最新《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调整版)》pdf 2025-09-04
-
GB 55023-202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pdf 2025-09-04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2025-09-04
-
GB 50251-2015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5-09-04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五懂五会五能应知应会手册pdf 2025-09-04
-
GB 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清版)pdf 2025-09-04
-
安全吹哨人管理制度docx 2025-09-04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_T 33000-2016pdf 2025-09-04
-
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doc 2025-09-04
-
GB-T 6441-19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pdf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