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培训材料丨64页pptx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培训材料丨64页pptx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培训材料丨64页pptx

  • HSE类别:
  • 文件大小:15.90MB
  • HSE编号:
  • HSE状态:
  • 更新时间:2025-09-10
  • 下载次数:
HSE资料简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认识风险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隐患排查治理3认识风险、危险源和安全隐患1Part认识风险、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第一章什么是风险定义:就是生产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大致有两层含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收益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成本或代价的不确定性。结果不确定性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受伤危险认识风险、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第一章安全风险1.每个人都有独立辨识安全风险的能力。2.安全风险可以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是假如发生事故后,所带来的结果,人不能接受。低风险如果发生事故,人可以接受。3.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讲,高风险要管控,低风险要管理。从“双预控”中,低风险要管控,中高风险要隐患排查,高风险要应急管理。第一章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意外释放能量,决定着严重性。比如能量源、能量载体、危险物质(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导致对能量及危险物质的约束和限制失效和破坏的各种因素,例如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等(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源安全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和环境的缺陷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区别: 主要在于第二类危险源和安全隐患之间。 可以看做:安全隐患=第二类危险源。但第二类危险源≠安全隐患。区别在于是否为人的主观行为。认识风险、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第一章认识风险、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怎么解决危险源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的两大功能: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 请记住:1.风险是随着变化而变化的。 2.风险是消除不了的,只有把危险度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固可判定为安全。但并不代表不去管风险。 3.“双预控”就是通过识别一个单元内,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将风险梳理并落实责任人去管理。针对高风险并可转为隐患的,进行隐患排查治理。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手段处理以后,该风险任然存在,固上应急管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Part关于“双预控”的文件要求: 一、安委办〔2016〕11 号: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对应红橙黄蓝。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安委办〔2016〕3 号: (1)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2)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3)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4)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步骤:准备工作、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二章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査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需经历以下阶段:1、准备工作 (1)企业应成立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工作进度、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 参考:《三车间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二章1.要有培训和积极引导。 2.让员工参与,引导员工去识别,去分析,去管理风险。 3.让员工做具体隐患排查工作,引导员工就风险、隐患之间的转化、治理、闭环等,主动工作(2)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包括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等内容,使全体员工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尤其是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査的能力,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2、辨识 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勘查,全面査找企业存在的危险源、安全隐患,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 (一)划分辨识单元 (二) 开展危险源、安全隐患辨识 (三)信息收集与准备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3、安全风险评估(一)安全风险评估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从而确定安全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 (二)企业普遍使用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开展安全风险等级评估。主要掌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应满足五个条件。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必须充分控制安全风险,尽可能消除对员工的不利影响。 (2)必须保护可能暴露在风险中的员工。 (3)不得在工作场所中形成新的风险。 (4)必须和员工商议,让员工参与。 (5)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可以执行。 安全风险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1)源头控制:就是限制能量 (2)员工的控制:劳保、培训教育、演练。 (3)源头和员工之间的控制: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位置、名称、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安全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主体等内容。 2.企业应在安全风险较高区域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信息报告方式等内容。隐患排查治理3Part隐患排查治理第三章1企业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度中各种管理机制,记录、报送等。 (2)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3)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査,并对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 (4)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工作,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进行评估。 (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具体怎么做? 1.成立工作组,建立实施方案。 2.开展教育培训,引导一线员工会主动识别风险,认定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培训作业条件评估法。 3.发放登记表,在班组长的引导下,写出员工所在的岗位,有哪些风险,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4.收集登记表,管理人员开会讨论,进行整理。 5.将整理好的表,下发班组,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 6.评估完成后,收集资料,进行管理人员再次评估。 7.确定风险清单、风险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清单、风险告知卡、四色图。 8.根据辨识出的一般级以上风险和能出现隐患的风险,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确定人员职责、检查频次、闭环管理等内容。 9.编制出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检查表。 10.根据管理制度和检查表要求,定期相关人员组织检查。检查下发隐患整改,落实整改,登记隐患,闭环管理。 11.定期开会,向本单位职工汇报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安全以人为本 重在落实执行 谢谢大家

HSE资料截图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