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海水制氢连获重大突破,国内产业化在即,全新千亿级风口正在到来!

海水制氢连获重大突破,国内产业化在即,全新千亿级风口正在到来!

时间:2023-09-04 来源: 浏览:

海水制氢连获重大突破,国内产业化在即,全新千亿级风口正在到来!

氢能技术前沿
氢能技术前沿

asiachemhfc

氢能政策与规划,制氢、氢储运和加氢站技术与装备,绿氢下游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和船舶,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氢冶金,绿电、绿氢和化工耦合,氢储能。

收录于合集
  2023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   (点击链接)

●  2023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 将于 9月7日 在成都召开

● 来自 浦名能源 的专家将介绍 《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上海浦名生物质制氢技术和工程案例介绍》

● 来自 武汉兰多生物 的专家将介绍 《超级能源植物和负碳植物能源技术》

● 来自 杭州西月生物 的专家将介绍 《莱茵衣藻光生物制氢》

● 来自 四川大学 的专家将介绍 《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制氢》

● 来自 赢纳材料 的专家将介绍 《天然气催化裂解生产电池级碳纳米管和廉价绿氢》

● 来自 挪威船级社 的专家将介绍 《全球海上制氢现状与展望》

● 来自 谢和平院士团队 的专家将介绍 《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

● 来自 宁波材料所 的专家将介绍 《海水电解制氢及Pt基电极的作用》

● 来自 西门子 的专家将介绍 《欧洲海上风电制氢发展现状与绿氢案例分享》

● 此外,来自东方电气、宝武、Enapter /卧龙、巴斯夫、亚化咨询等单位的专家将作重要报告
绿氢作为最具可持续性且真正无碳的氢能生产路线,正成为全球氢能发展的焦点。然而,淡水资源紧缺将严重制约“绿氢”技术的发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结合海上风光发电技术,通过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直接制氢,将为绿氢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路径。
按照是否需要提前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海水制氢分为直接电解制氢和间接电解制氢两类路线。相比于间接制氢,海水直接制氢路线简化了工艺流程,因此更容易实现降本目标。
近年来,来自全球高校的科研团队先后在海水电解制氢方面实现突破,海水制氢技术快速发展。此外,国内外企业正在积极推进海水制氢产业化发展,多个海水制氢项目陆续启动。
西门子
2020年12月,西门子歌美飒在丹麦启动了全球首个以“孤岛模式”运行的风电制氢试点项目Brande Hydrogen,并于2021年1月开始运行。该项目将容量为3 MW的风力涡轮机连接到碱性电解槽上,制备出的氢气由油轮运输到岸上,供加氢站使用,单台3 MW的风力涡轮机可为50~70台出租车提供氢能燃料。
2023年8月, 西门子与Verano Energy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智利开发“Los Amigos del Verano”绿氢生产综合项目。据悉,该 绿氢项目总投资约29亿美元,项目产能达到25GW。
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
2022年11月30日,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相关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建立了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彻底隔绝海水离子,实现了无淡化过程、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重大突破。
随后,2022年12月16日,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共同签署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创技术中试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四方合作协议。
2023年6月消息,经中国工程院专家组现场考察后确认,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

天津大学凌涛教授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团队
2023年1月30日,天津大学凌涛教授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Energy期刊上发表了海水制氢研究成果。该成果通过在常见的催化剂表面引入硬路易斯酸材料,在催化剂表面构建了局部碱性的反应微环境,在不经过净化、脱盐处理和不添加强碱的条件下,在近中性的天然海水中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电解制氢。
大连洁净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023年1月28日,大连市普兰店区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建成投产,形成年发电量1.37亿千瓦时和年产2000吨的新能源绿氢产能,并在未来三年计划累计投资约30亿元,逐步形成500兆瓦新能源发电、10000吨绿氢的产业规模。
海水制氢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将充分利用普兰店区滩涂光伏资源优势及大连市技术研发、储能设备、制氢设备、加氢设备、氢燃料电池、整车、氢能消纳等可实现完整产业链本地化的优势,打造国内首例,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淡化、电解制氢为一体,尝试风光耦合及大规模不受上网指标限制的孤网运行模式的氢能源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
韩国现代重工
2021年3月,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宣布,该所的研究团队在韩国国内首次成功开发了可利用海水直接生产绿氢并划时代地降低氢气生产单价的“阴离子交换膜(AEMs)海水电解技术”。现代重工已与釜山大学、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发了海水电解催化剂及电极技术,与首尔大学共同开发了水电解系统工程解析模型等。
2023年2月,现代重工、韩国造船海洋、现代石油银行、韩国材料科学研究所、首尔大学、釜山大学、三星泰科、HEESUNG CATALYSTS CORPORATION等8家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共同签署了海水电解系统核心技术开发业务协议。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
2023年6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发布消息称,该研究所在海水电解制氢大尺寸、高稳定阴极技术方面取得进展,为解决海水电解制氢过程中面向工业规模化放大的高性能阴极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研究所对合成阴极的性能和成本的评估显示,该电极具备在工业规模下可持续制氢的潜力。

法国氢技术公司   Lhyfe
2022年9月,法国氢技术公司Lhyfe启动了其Sealhyfe 海上制氢平台项目,该平台同时结合了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通过电解海水以获得可再生绿氢。
2023年6月,法国Lhyfe公司宣布其首个海上氢生产试点项目Sealhyfe投产,成功在大西洋生产出第一公斤绿氢。Sealhyfe 项目采用Plug提供的EX-425D型号PEM电解槽,电力来自浮动风力涡轮机提供的海上风电。Lhyfe同时宣布了HOPE项目(欧洲海上制氢项目),该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在比利时奥斯坦德附近每天生产高达4吨氢气。
韩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
2023年7月20日,韩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所(KRISO)宣布,其研发的海上制氢平台已经获得美国船级社(ABS)的原则性批准(AiP)。该平台是一座可以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以生产绿色氢气的环保型平台。该平台由海水淡化系统、水电解系统、压缩系统以及加压储氢系统组成。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年需求量约近3亿吨,到2070年达到5.2亿吨。在氢能需求侧庞大规模的拉动下,加之技术和产业化层面的不断突破,海水制氢产业即将爆发。 2023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 将于9月7日在成都召开 来自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的专家将介绍 《铂基电极在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制氢的作用》、 来自 挪威船级社 的专家将介绍 《全球海上制氢现状与展望》 、来自 谢和平院士团队、四川大学 的专家将介绍 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 》、 来自 西门子 的专家将介绍 《欧洲海上风电制氢发展现状与绿氢案例分享》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 2023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 将于9月7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将探讨国家与地方氢能产业政策和规划,碱性、PEM、SOEC和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和设备,甲烷SMR结合CCS制蓝氢,甲烷裂解制蓝绿氢,生物质气化或生物质发酵制绿氢,绿氢标准、认证与全球贸易,绿氢在石化、煤化工、钢铁、储能、氢能重卡和热电联供领域应用展望,绿氢制绿色甲醇和绿氨成本分析等。

会议日程-2023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

全球海上制氢现状与展望

——挪威船级社(已定)

AEM制氢技术

——Enapter   /卧龙(已定)

氨分解制氢前沿技术

——BASF-hte( 定)

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

——谢和平院士团队(已定)

海水电解制氢及Pt基电极的作用

——宁波材料所(已定)

天然气催化裂解生产电池级碳纳米管和廉价绿氢

——赢纳材料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已定)

氢分布式发电与热电联供

—— 东方电气 定)

熔融介质催化热裂解制氢

——四川大学(已定)

欧洲海上风电制氢发展现状与绿氢案例分享

——西门子(已定)

莱茵衣藻光生物制氢

——杭州西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定)

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上海浦名生物质制氢技术和工程案例介绍

—— 上海浦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定)

氢能制备及在钢铁领域的应用

—— 中国宝武 定)

超级能源植物和负碳植物能源技术

—— 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定)

绿氢制绿色甲醇和绿氨成本分析与竞争力展望

—— 亚化咨询 定)

 

更多报告邀请中... ...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 2023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经济研讨会 将于9月5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将探讨全球和中国塑料回收政策和规划,废塑料气化、催化裂解、热裂解和化学解聚技术与装备,聚烯烃、PET、聚酰胺、聚碳酸酯、PMMA、聚氨酯、聚乳酸、聚苯乙烯化学回收策略,废塑料化学回收示范装置与运行经验,绿电、绿氢助力塑料化学回收实现碳中和,下游用户对化学回收PCR塑料的需求和愿景等

会议日程-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经济研讨会2023(9月5日)

PET 化学回收工艺及方法

—— 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已定)

Intertek 助力回收塑料企业获取美国FDA和欧盟EFSA认可

——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已定)

大幅拓宽可回收塑料种类的UpCycle技术

—— 霍尼韦尔UOP(已定)

更优化的循环体系-伊士曼的可持续发展

——伊士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定)

基于巴斯夫新型催化剂/吸附剂的废塑料热解油升级解决方案

——巴斯夫( 已定)

标题待定

—— 阿克森斯(已定)

海尔智家再循环产业的探索实践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已定)

石科院废塑料资源化利用及实践

——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已定)

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链和供需趋势

——浙江科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已定)

KBR 先进的化学回收技术助力塑料循环经济

—— KBR( 已定)

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和工业示范展望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已定)

PALL 先进过滤产品推动塑料回收行业发展

—— PALL公司( 已定)

塑料包装的闭环循环——政策趋势与行业展望

—— 陶朗集团(已定)

由亚化咨询主办的 2023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制高价值产品论坛 将于9月6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将探讨炼化、煤化工、电厂烟道气和油气田CO2捕集、浓缩和运输技术,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CCUS与CO2-EOR示范项目经验,CO2人工合成淀粉,CO2生物转化制高价值产品,CO2制甲醇、乙醇、烯烃、芳烃、汽油、甲酸、碳酸酯,CO2/甲烷重整或CO2/水电解制合成气,CO2制可降解塑料等。

会议日程-2023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制高价值产品论坛

碳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已定)

双碳背景下江苏地区CCUS驱油与实践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已定)

欧盟碳关税风险应对与解决方案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已定)

中国二氧化碳市场分析及未来展望

——中国气体协会(已定)

电力行业CO2捕集利用技术与示范项目思考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已定)

高压高浓度CO2环境固井水泥石腐蚀破坏机理与腐蚀控制技术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已定)

CO₂资源化利用-冰岛CRI公司绿色低碳甲醇合成技术工业应用介绍

——CRI-MFE(已定)

CO2电解制化学品技术与示范

——碳能科技(已定)

二氧化碳制甲醇、芳烃研究和示范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已定)

二氧化碳制高价值化学品技术研究

——厦门大学(已定)

以工业尾气制乙醇和高价值化学品

——朗泽(LanzaTech)(已定)

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

——浙江大学(待定)

更多报告正在邀请中

作为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的领先咨询机构,亚化咨询推出了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月报》(付费版) 。包含以下信息:

1.  中国 加氢站项目 数据库(月度更新)

2.  中国 新能源(风电 / 光伏)制氢项目 数据库(月度更新)
3.  中国 氢能与燃料电池地方规划 数据库(月度更新)
4.  中国 燃料电池汽车车型 数据库(月度更新)
5.  中国 燃料电池 车招投标项目 数据库(月度更新)
6.  中国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能 数据库(月度更新)
在月报之外,亚化咨询还推出了氢能燃料电池年度报告
《中国 氢能产业链 年度报告 2023
《中国 燃料电池产业链 年度报告2023》
中国 加氢站行业 研究报告2023
《中国 绿氢技术与项目 报告2023》
《中国 氢能综合应用技术与项目 报告2023》

《中国 绿氨 产业链年度 报告2023》

如果您有意向参会/报告/赞助,欢迎您尽快与我们联系: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文章,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但转载时必须保持内容的完整性,且务必注明来源。
二、本公众号注明其他来源的文章,是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而转载的公开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