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论工程界中的从1到N(假日专题)

论工程界中的从1到N(假日专题)

时间:2023-11-29 来源: 浏览:

论工程界中的从1到N(假日专题)

原创 成永刚 悠游2019
悠游2019

WXCYG20190220

博士,教高,注册岩土工程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基与工程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和滑坡与工程边坡分会理事,深部国重实验室顾问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常务委员和交通岩土工程委员,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公路建设项目评标专家。

收录于合集 #岩土工程 44个
工程界中有两种创新,一个是工程的“从无至有”即从0到1。另一个是工程“从微至众”,即从1到N。
完成一个工程的“从无至有”不但需要偶得的灵感,更需要扎实的技术支持。但“从微至众”,往往更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漫长艰辛的推广。正如智者的精妙绝伦智慧,需要得到伯乐的认可,方能得以有效实施。俗话说,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帝王不用, 卖与 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侠。也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充分说明了 从1到N ,从微至众的重要性。
正如青霉素的从发明,再到成功应用一样,走过道路是那么的曲折。如果弗莱明1928年~1940年持续12年的培养自己无法深入研究,也没有引起任何人关注的的青霉菌,就可能造成青霉素不会或推迟几十年问世。如果没有弗洛里高超的组织能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可能就不会引起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就不会有千千万万的参与者,群策群力共同推动青霉素从1至N的发展可能,也就不会可能彻底改变人类对疾病的恐惧。
在工程界中,如锚索工程1980s时在我国公路、铁路系统应用极少,当初的造价达到3500元/m,且奇货可居。当年的铁科院西北分院就是这样一位从1至N的践行者,利用自己严谨科学态度和高超的工艺施作,最终带动了一批批工程人参与,并有力的推动了锚索在全国工程界的推广。时至今日,即使锚索的 造价只有 350 /m ,施作者也是趋之若鹜、众者云集。 可殊不知这其中从 1至N 的过程中经过了多少艰辛, 外人可能是很难理解的,而只有参与者才能深刻感受其中的辛酸。
当然,有了锚索成功应用的平台和信誉,在随后锚索抗滑桩的从无至有,即从0至1的研发,再到从1至N的推广;从铁科院西北分院的试验室走向一线工程,从1990s的四川省江油市大山中涡轮厂滑坡验证场地走出后,快速的走向了全国,对我国的岩土工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再如钢锚管框架在2000s初那几个年头, 笔者与 广东省公路设计院岩土工程者的精诚团结、刻苦攻关,经过大量的工程试验和 改进,伯乐们不遗余力的推介与其在工程中的不断成功试验和应用,最终获得了 广东省交通主管部门 的认可 而在全省快速推广,直至占据广东省锚固市场的三分天下,再至渐渐走向全国,获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口碑。
可这就样一个成熟应用的工艺,在5.12地震以来,却在有的省份却举步为艰,一直没有实现从 1至N 的应用,甚至引来众多的非议。
再如搅拌桩、素砼桩、泡沫轻质土等国内成熟应用的工艺,通过十余年来经过持之以恒的推介和相关伯乐的认可,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才在有些地区有那么一点点起色。 实现从 1至N,从微至众是多么的艰辛,个中苦味可能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
工程领域的创新, 为了 更好的实现 从1至N的快速应用,需要有众多的具有组织和宣传能力的 “弗洛里”去推广。 否则有再多 “弗莱明 ”的创造发明,也可能只会让“青霉素”在“抽屉 ”时闲置
工程界、乃至整个学术界, 一旦往往获得某项成功的创新 应用,就可能 有太多的沽名钓誉者纷至踏来。这实是让人厌恶与痛心。人们 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个能从1至N的验证者,需要的是千万万个能从1至N的推广者和参与者,而不是欺世盗名,害人害己的钓誉者。
正如芯片界当年的“汉芯事件”,这位出于名校的留洋陈进博士,居然 通过 “打磨贴牌 ”, 骗取国家亿万的科研经费,造成我国芯片产业不可估量的损失,引起全球一片哗然。这种捷径不走为好,因为科学中没有捷径可走,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脚印。
再如工程界中的锚索抗滑桩,自铁科院西北分院成功研发并推广后,就有知名学者说成了是他 的伟大功绩,甚是让人惊掉了整个下巴 泡沫轻质土自 2013年 首次 在我国4000m的高海拔地区成功应用以来,有些人没有将心思放在怎么更好的应用和推广泡沫轻质土,而是站在笔者面前说泡沫轻质土他们多年前就已成功的成果。殊不知,那个 4000m的高海拔 的泡沫轻质土工程笔者是策划者和指导者,真是让人的节操碎了一地。
其实,正如青霉素的发明直至应用,从0至1,再从1至N,我们应该感谢弗莱明、弗洛里的坚韧科学态度和卓绝的组织能力,我们应该铭记千千万万的参与者,没有他们,青霉素就不会将整个人类的寿命大幅提高15年左右。但他们并没有为青霉素争名夺利,因为,他们将智慧和才能奉献给了人类,整个人类都感谢他们。我们工程界也同样需要这样千千万万个理论学者和工程师,需要甘于寂寞,干实事的践行者。需要千千万万个认识千里马的伯乐,没有他们的甘为人梯与扶持,我们的工程界要实现百花齐放的从0至1和从1至N,那是何其难啊。

微信公众号:悠游2019

微信号:18280117006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