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Angewandte Chemie: 长循环稳定性的非碱性锌空气二次电池

Angewandte Chemie: 长循环稳定性的非碱性锌空气二次电池

时间:2022-07-08 来源: 浏览:

Angewandte Chemie: 长循环稳定性的非碱性锌空气二次电池

Energist 能源学人
能源学人

energist

能源学人,打造最具影响力的能源科技服务平台!

收录于合集

锌空气二次电池(以下简称锌空电池) 因其 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 (1353 Wh/kg) 、高安全性且原材料资源丰富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目前 锌空电池主要使用 高浓碱性电解液,还存在金属锌负极枝晶生长和表面钝化、碱性电解液易与空气中CO 2 发生副反应、空气正极ORR/OER动力学差等问题,造成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差,严重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近日, 电子科技大学孙威教授 德国明斯特大学MEET电池研究所Martin Winter教授 合作,通过采用弱酸性的醋酸锌(Zn(CH 3 CO 2 ) 2 )水溶液作为锌空电池电解液,探索了其基于碱式醋酸锌水合物(Zn 5 (OH) 8 (CH 3 CO 2 ) 2 ·2H 2 O, ZHA)可逆生成与分解的新型反应机制,所构建的非碱性锌空电池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充放电运行近600小时。

图1. 传统碱性锌空电池与采用Zn(OAC) 2 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a示意了碱性电解液主要面临的两方面问题:1. 金属锌负极在碱性电解液中存在枝晶生长、表面钝化等;2.碱性电解液易与空气中的CO 2 反应,在正极表面生成不可溶的碳酸盐,阻塞空气电极的反应通道。图1b示意了采用Zn(OAC) 2 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在负极侧具有更好的锌溶解/沉积可逆性,电解液并不与CO 2 反应,从反应原理上可以较好的缓解上述问题。

图2. 采用Zn(OAC) 2 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电化学反应分析

通过Zn-Zn对称电池的对比实验(图2a)表明,锌金属在Zn(OAC) 2 电解液比6m KOH碱性电解液表现出更好的锌溶解/沉积可逆性。通过锌空电池三电极(图2b)和两电极CV(图2c)分析可知,锌金属负极侧为典型的锌溶解/沉积反应,空气正极侧ORR和OER反应起始电位分别为约1.0V和1.5V ( vs . Zn|Zn 2+ )。非碱性锌空电池在氧气和空气氛围中的充放电曲线(图2d)亦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图3. 采用Zn(OAC) 2 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机理解析

通过结合XRD、SEM、EDS等材料表征方法(图3 a-g),确定了放电产物为碱式醋酸锌水合物(Zn5(OH)8(CH3CO2)2·2H2O, ZHA)。其主要反应过程为:

即空气正极发生H 2 O和O 2 参与的ORR反应,生成的OH - 与电解液中的Zn(OAC) 2 反应形成ZHA。并通过监测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EIS变化 (图3 h、i),辅助证明了ZHA在放电生成和充电逐步溶解的可逆过程。

图4. 基于Zn(OAC) 2 电解液的非碱性锌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充放电循环测试,该非碱性锌空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不同循环周期均可以较为稳定的充放电运行。进一步对正极碳材料进行亲水性表面处理,可以加速水分子参与ORR反应,提高了首次循环的能量效率。

该工作首次报道了醋酸锌(Zn(CH 3 CO 2 ) 2 )电解液在非碱性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探索了其基于碱式醋酸锌水合物(Zn 5 (OH) 8 (CH 3 CO 2 ) 2 ·2H 2 O, ZHA)可逆生成与分解的新型反应机制。与传统的碱性锌空气电池相比,该非碱性锌空气电池具有两方面明显优势:充放电反应可逆性高,具有长循环寿命;电池可以在在空气中稳定的运行,简化了电池结构并降低电池组件的耐腐蚀性要求。

该工作以题为“ A Non-Alkaline Electrolyte for Electrically 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ies with Long-Term Operation Stability in Ambient Air ”于2022年7月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7353 ),是孙威教授与合作者既2021年在《Science》( A rechargeable zinc-air battery based on zinc peroxide chemistry , Science, 371,46-51 (2021).)发文后,在锌空电池研究领域的又一进展。主要从锌空电池的电解液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新型的电池反应机理,为研发高可逆的二次金属空气电池提供了新的理解和研究思路。

孙威教授团队介绍

孙威教授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主要在电化学储能材料领域开展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新型二次电池在“机理解析、性能优化、器件构筑”环节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锌金属电池材料及器件、水系电解液及相关电极界面、金属燃料电池体系。应课题组发展需要,拟招聘特聘研究员1名、博士后1-2名、科研助理2名,欢迎具有材料、物理、化学和化工等相关学科教育背景和研究经历的青年才俊加盟。联系方式: Email: weisun@uestc.edu.cn ;课题组详情请见: https://www.x-mol.com/groups/sun_wei

全电池容量低温“跳水”背后元凶是谁?王春生/许康/杨晓青/Brett Lucht等Angew阐述新策略

2022-07-07

Arumugam Manthiram教授AFM:石墨/LiNi0.5Mn1.5O4全电池预锂化新观点

2022-07-07

揣明艳博士,杨金龙助理教授,陈维教授最新AM:左右开工,阳离子加速器同时加速MnO2-Zn电池正、负极电解反应动力学

2022-07-07

缺陷硒化铜对稳健锂-硫电池的相工程

2022-07-07

从颗粒内部分析富镍正极材料的降解机理

2022-07-06

NCM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形貌如何影响电化学性能

2022-07-06

改性蒙脱土保护层助力高性能稳定的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2022-07-06

山东大学冯金奎教授团队Materials Today:MXenes在电池隔膜中的应用

2022-07-06

V, Mn氧化物普适性多功能氢键网络构筑策略,“一箭三雕”促进质子转移,抑制材料溶解,稳定结构助力实现高性能锌-质子混合电池

2022-07-06

超燃!中国留学生一作+通讯,PEO基固态电池登顶今日Nature Materials

2022-07-05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