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L形水平井提质增效纪实

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L形水平井提质增效纪实

时间:2021-03-18 来源:网络 浏览:

  “郑试79平-15-3L井今天日产气量破万了,这个井组3口井都过万啦!”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沁南煤层气田樊庄—郑庄区块L型水平井3月11日传来喜讯。近年来,华北油田L形水平井开发技术日渐成熟,“万方”井不断涌现,在矿权区内形成了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转观念 思想深处勇破冰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华北油田借鉴国外成熟的羽状水平井技术,在山西沁南煤层气田开展多轮次裸眼多分支水平井试验,但受高阶煤储层低渗、非均质性强影响,井均日产气不足3000立方米,开发效益差,严重制约着煤层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浅层优质资源几乎动用完毕,中等品位、深层资源缺乏高效动用技术。

  提质增效的难点在哪里?低产低效的主因是什么?为什么地质条件好但单井产量上不去?突破点又在哪里?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立足现状,深刻反思。

  技术人员以“提高资源动用率”为理念,通过完善煤储层及构造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技术、剩余资源评价技术等手段,综合评价建产有利区和井网内剩余资源。在充分考虑煤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实现开发方式由以往的“整体覆盖”向“高效先建”模式转变。同时,深化水平井增产机理研究,开展裸眼多分支水平井完井工艺适应性评价,明确了开发效果差的主因是开发方式与储层特征不匹配。

  求创新 危机起伏寻突破

  从零起步,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十三五”期间,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山西煤层气分公司在裸眼多分支水平井低产主因认识的基础上,秉承“低成本”理念,以建立水平井有效渗流通道为出发点,深入开展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攻关。

  围绕开发早期裸眼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复杂、投资大、技术适应性差等问题,技术人员创新提出了全新的L形水平井设计理念,研发了二开全通径可控单支L形水平井型。根据不同储层特征,设计两种水平井开发井型。针对浅层井网内优质资源,采用筛管水平井串接区域天然裂缝或压裂人工缝网,从而促进多缝网联动;针对深层裂隙不发育储层,钻套管压裂水平井,建立人工缝网多级联动,促进耦合降压。经过现场实施,樊庄—郑庄各井区均出现了“万方”气井。

  同时,为盘活先期裸眼多分支水平井无法有效动用的井控优质资源,技术人员对低产裸眼多分支水平井开启井眼重钻措施试验。完钻后,在煤层段主水平井眼下筛管支撑,解决了裸眼多分支水平井钻、采过程中主分支垮塌,后期无法改造导致的低产、低效问题,实现了樊庄—郑庄区块低产水平井的有效盘活,单井日增气达到3500立方米左右,实现了低产井的效益盘活。

  增效益 手握利器擒高产

  “大力研发L形水平井技术,把高成本挑战变成低成本优势,实现‘十四五’煤层气田效益开发。”山西煤层气分公司总地质师张建国这样说。

  以创新研发的二开全通径可控单支L形水平井井型为核心,以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分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完善技术系列,配套形成了涵盖井位设计、钻完井工艺、储层改造、排采工艺设备的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系列。“以樊庄3亿立方米、郑庄1.5亿立方米开发调整项目为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完善匹配地质条件的方案设计,优化钻井液体系、研发钻完井工具,同时引入地层精细判识技术、优化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研发无杆泵举升设备及智能化排采控制技术,提高了煤层钻遇率和钻井速率,保障了后期作业维护,形成专利13件、标准4项,发表论文19篇。”地质所所长张聪介绍说。

  不断优化完善的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系列,使樊庄—郑庄开发调整井产能到位率达90%以上,开发建产效益明显提升。在以往低产低效的郑庄中北部低渗区、郑庄西南部15#煤、樊庄北部低效区,实施的L形水平井均取得产量上万立方米的突破。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