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观察】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及前景展望

【观察】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及前景展望

时间:2020-07-08 来源:天然气与法律 浏览:

用15年走过了美国40年走过的道路,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并将继续快速增长。合同能源管理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推行的一种以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能够使市场多方共赢,因此在政府的推动下,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

1、“用15年走过了美国40年走过的道路”

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合同能源管理在北美、欧洲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合同能源管理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1996年,世界银行第一次把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概念带到中国。到2010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已经达到40亿美元。

美国是合同能源管理的鼻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其能源管理合同的投资也就是40亿美元到50亿美元的规模。这就是说,“中国用15年走过了美国40年走过的道路”。10多年来,一批专业节能服务公司随之兴起。来自政府监管的压力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使合同能源交易呈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的扶持力度,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发展更为迅速。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促进节能服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由2000年的3家,发展到2013年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有3210家,其中含第一批和第二批取消的32家。 “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从2006年到2010年,EMCA会员从89家递增到560家,增长了5倍;

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从76家递增到782家,增长了9倍;

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1.6万人递增到17.5万人,增长了10倍;

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3亿元递增到836.29亿元,增长了16倍;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1亿元递增到287.51亿元,增长了22倍;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年节约标准煤能力从86.18万吨递增到1064.85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15.45万吨递增到2662.13万吨,增长了11倍;

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

预计到2015年,环保服务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50家,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电力行业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占全行业的比例大幅提高。

有分析认为,能源合同管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节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产品制造、节能工程设计、节能咨询评估等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大力发展,形成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成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节能环保产业中最重具市场化、最具成长性、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朝阳行业。

2、市场多方合作共赢

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行深刻影响了8个重点高耗能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冶金、焦炭、电石、煤炭、玻璃、电力行业。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并且把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企业由此感受到强大的外部监管压力,特别是钢铁、煤炭、电力、石化、发电等耗能大户,只有通过节能降耗方式进行精细化成本管理,提高生产科技含量,才能应对目前的挑战。因此高耗能企业对节能减排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积极主动参与。

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登陆中国。相关部门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开发和实施了“世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示范性能源管理公司。运行几年来,3个示范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都在30%以上。

在国家主导下,市场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批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上都已趋于成熟。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节能减排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自1998年我国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节能服务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许多用能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型节能减排改造机制也逐渐熟悉并接受。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被引进国内以后大大促进了国内节能企业的发展,很多节能企业由单纯的制造节能设备,转变为节能投资,这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节能企业本身的快速成长。更有很多企业将企业的重点发展放在了合同能源管理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引入中国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能源环境,在运营上一步步地走向完善和合理。

2012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已经从2011年的1250.26亿元增长到1653.37亿元,增长32.24%;全年实现节能达1828.36万吨标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4570.9万吨。

3、或将进入爆发期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八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从未来节能服务的市场来看,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2亿吨煤以内,这意味着将来很多年内企业节能降耗的责任将非常艰巨,同时也意味着节能市场有巨大潜力。节能环保工业将进入爆发期,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IT工业一样大发展,这一点毋庸置疑。“十二五”期间,一系列产业调整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将是相关节能环保行业扶持政策出台的密集期。

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全球第2位,未来的节能市场至少和美国相当,甚至可能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市场。据预测,到2015年,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大军中将出现年产值达5亿元的企业50家,年产值达2亿元的企业100家,整个节能服务产业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元,工业和公共领域的内需将成为中国节能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驱动力。

《2013~2017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EMC)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到2015年,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将力争发展到20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约20家,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累计实现节能能力6000万吨标准煤。

此外,国家还将建立全方位环保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具有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一条龙服务能力的总承包公司,大力推进环保设施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扶持环境咨询服务企业。

若无意外,中国的节能服务产业将会在下一个5年迎来快速发展。

4、“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

合同能源管理虽然能够让各方实现共赢,但在实际推广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合同能源管理,其实质就是由节能服务公司给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用能单位给节能服务公司以合理回报。这种能源管理模式,对企业来说,被称作“不花钱的节能”。

按理说,这种“无成本”的新型节能方式,企业没理由拒绝,但事实却非如此。“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推广遭到冷遇,诚信危机是最大障碍。”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具有监管评估企事业单位节能效益的“第三方”中间机构还很少。有节能量审核资格的单位数量少,这也是阻碍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一大障碍。曾发生多起企业拒绝向能源公司支付费用的事件,主要就是由于对节能量的认定存在分歧。

一家能源管理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在一栋写字楼建筑内部安装了价值100多万元的设备,节电近30%,年节约电费30多万元。正当他们满心欢喜等待收获节能成果时,业主却以当年夏季气温不高、气候变化是用电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拒绝支付相应费用。

据了解,合同能源管理遇冷,还因为不少企业单位的节能理念有所偏差,认为就省了那么一点电费,而且省下的钱还要与合同能源服务企业一定比例分成,不值得做。许多企业主只关心产品能否多卖出1元钱,却不在乎如何控制1元钱的能源成本。另外,由于节能改造初期投资大,成本回收所需时间较长,有些企业负责人不愿意在有限任期内搞节能。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