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追踪】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榆林加气站之后

【追踪】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榆林加气站之后

时间:2020-07-28 来源:天然气与法律 浏览:

9月18日晚上,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榆林市一些加气站没有合法手续,明目张胆营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昨日,榆林市住房和建设局采取行动,将7家没有《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加气站贴上封条,接下来,榆林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整顿加气站没有合法手续问题。

  9月18日晚,央视报道了榆林市区部分加气站违法建加气站后,榆林市相关部门就连夜召开会议。19日,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和代市长尉俊东指示,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一个会议,相关部门都参加了。

  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温建斌说:“我们初步按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就是先把央视报道的210国道和204省道沿线没有《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加气站全部先封停整改,尽快让他们完善手续。第二步,我们局先拿出一个详细的整改措施,在榆林市全范围进行加气站大清查活动,先将没有《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加气站封停,然后再一家一家过,缺什么手续就补办什么手续,补齐手续后再正常运行。今天(9月20日)早上,我们局联合榆阳区政府,先对没有《燃气经营许可证》的7个加气站进行了封停。”

  昨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了榆林市十八墩一个加气站,还没进入,加气站的工作人员就远远摆手,说:“去别的地方吧,这里不营业了。”在加气设备上,华商报记者看到了由榆林市住建局贴的封条。华商报记者询问他们是否有《燃气经营许可证》时,一个工作人员回答到:“这个我不清楚,老板知道。你们来之前,有人已经让我们停止营业了。”

  华商报记者调查了210国道沿线附近的6家加气站,其中有两家能拿出《燃气经营许可证》;两家称没气所以没有营业,但拿不出《燃气经营许可证》;一家拿不出《燃气经营许可证》,但仍在营业;另外一家没有《燃气经营许可证》,被贴上了封条停止营业。

【相关链接】9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

为了减轻机动车燃油排放尾气带来的污染,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大力推行“燃气车”,也就是烧液化气的汽车。这样的车多了,自然就要求有更多的加气站为它提供配套服务,越来越多的加气站出现在街边路旁本来是件好事。不过,记者最近在陕西榆林却见到了这样一些加气站,它们的出现却让人充满了担忧。

  不久前,记者来到陕西省榆林市210国道和204省道,看到每天都有大量的运输煤炭的大货车穿流不息,这些大货车很多都是加液化天然气的。记者沿路查访发现,这两条路上加气站有十几家,前来加气的大货车也络绎不绝,加气站生意很不错。这些加气站占地面积比较大,有固定的站棚,有标准的气罐,工作人员着工装上岗,看上去都很正规。但是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十几家加气站绝大多数都没有合法的手续,都是非法经营。

  燃气经营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为了保证安全和经营秩序,在我国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才能运营。没有《燃气经营许可证》却给过往车辆加气,这显然不符合法规规定,是违法经营。那么在榆林,这些貌似正规的加气站有没有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呢?

  记者调查了10家加气站,能拿出《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加气站只有一家。为什么这么多的加气站都没有燃气经营许可手续呢?这得从加气站的用地和规划说起。

  一座手续完备的液化天然气加气站要经过选址、立项、设计、报建、建设、验收等六个环节,建设前期建设单位需要先向国土资源局申请土地使用证。榆林市多家加气站在前期建设过程中,虽然有立项手续,但是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由于没有办理合法的用地手续,自然就没有规划部门的规划手续。

  记者调查的10家加气站中,有合法用地手续和规划手续的只有2家,其余8家都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和规划手续。正是因为没有土地手续和规划手续,住建部门也就无法组织专家进行燃气经营验收。但这一步对加气站来说至关重要,通常住建部门要组织安监、质监、消防等各方专家进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给加气站发放《燃气经营许可证》。缺少了这一步,也就意味着加气站的安全运营缺少查验,加气站设备设施很可能达不到设计规范的要求。如果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经营人员没有经相关部门培训,违规操作,极易发生泄漏,着火,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也存在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如此明目张胆的违法经营,这些非法加气站似乎并不在乎。

  一位加气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收入二、三万元。每天有两、三万元进账,一个月下来就有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远的收入,难怪这些加气站违法经营铤而走险了。在这两条路上这么多加气站都在公开违法经营,那么职能部门是否了解呢?

  据了解,这些违法的加气站只收到过国土部门的罚款处罚,但交过罚款后非法加气站照常建设、照常营业。对于这种现象榆林市的职能部门怎么看呢?榆林市住建局副调研员陈士军说:“我市加气站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营手续不全,包括有些前期土地手续。主要是多家企业在没有拿到燃气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违规经营,这个我们已经现场对企业进行了警告,责令他们尽快办理相关的手续。”

  这位负责人的这番表述听起来很耳熟,两年前,榆林市榆阳区上盐湾一个加气站就发生过氮气泄漏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的惨剧。事故直接原因是员工缺乏氮气防护常识,违规操作。间接原因是加气站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培训和隐患排查不到位。当时,这家加气站就没有办理燃气经营许可手续,自然也没有接受过职能部门对加气站的员工培训、安全管理的检查。事故发生后,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也做过上述的表述,要严格管理,要求所有违法经营的加气站要办理相关手续。然而说归说,违法加气站却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我行我素,照常公开营业。如今两年过去了,这种状况还是没有彻底改观。

“安全生产重如山,群众安危大过天”,相信大家对这样的话都有深刻的感触。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无照加气站,出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却几乎无人问津呢?经营危险品稍有疏失就等于埋下了不定时的炸弹,管理危险品,倘若渎职便无异于谋财害命。那些并不遥远的教训就摆在眼前,隐患不及早清除,迟早会引来灾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