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郑泉水院士领衔学科交叉创新团队(CDH)博士后招聘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郑泉水院士领衔学科交叉创新团队(CDH)博士后招聘

时间:2023-06-10 来源: 浏览: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郑泉水院士领衔学科交叉创新团队(CDH)博士后招聘

学研汇 催化计
催化计

icat2019

我为催化狂!

收录于合集
双螺旋中心( Center of Double Helix, CDH )是 SIGS “6+1” 优势学科基础上,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位优势,依托郑泉水院士在微纳、材料等方向的创新成果,共同构建跨力学、信息、生物、材料等不同研究领域的 多学科交叉创新中心 。旨在探索科研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 双螺旋 模式,利用多科学为工具,在探索源头科学创新( 0-1 Innovation )的过程中,培养具有世界一流科研眼界和能力的博士后研究员( 0-1 Innovators )。
CDH 集合 SIGS 、零一学院、深圳清华研究院及粤港澳大湾区多方资源,探索构建数智时代博士后创新研究新范式,有力支持跨年龄段研究人员的交叉学科研究需求,开展从 0 1 的原创研究,以期成为 全国示范性国际交流创新合作中心 。以郑泉水院士为首的大导师组成 CDH 学术委员会,将为博士后科研项目的选择和开展提供宏观战略指导; CDH PI 团队具有年轻化、国际化的特点及多学科研究背景,为前沿跨学科研究提供支持; CDH 配有专业的行政团队,为科研人员提供充分行政支持。 CDH 具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开放的科研氛围以及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最大程度激化科研活力,为突破从 0 1 源头科学创新培养世界一流博士后研究员。 CDH 背靠深圳市产业链及深圳清华研究院丰富的产学研基础,为合适的源头创新提供产业孵化支持。
CDH 将以世界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深圳特色的创新科研氛围,荟聚国内外拔尖青年学者,吸引认同 CDH 创新教育理念的博士后学者加入,为拔尖博士后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探索科学边界的土壤。
中心主任简介
郑泉水,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超滑技术研究所所所长、深圳零一学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力学学会旗舰杂志《力学学报》和 Acta Mechanica Sinica 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学会副理事长。郑泉水院士团队长期专注于固体力学和微纳米力学的研究,并在结构超滑(固 - 固界面近零摩擦、零磨损)和极端疏水(固 - 液界面极低粘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这些领域,他曾两次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 2017 ),相关研究均为国际领先水平。所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三人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CDH 核心 PI 简介:
董恺琛, 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 清华 - 伯克利深圳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 2012 年和 2017 年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学士与博士学位(导师:尤政院士)。 2019 2022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及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任职博士后(导师: Junqiao Wu 教授, Jie Yao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光子器件、辐射散热、相变材料、 MEMS 器件等。曾获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深圳鹏城孔雀计划( B 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在 Scien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s Nano Letters 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担任 Joule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王潇雄,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任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3 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18 年获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导师:胡洪营教授)。 2018 年至 2022 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 Menachem Elimelech 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导向型内过滤电极 / 电化学膜法水处理与新能源生产。已发表 SCI 论文 36 篇,其中以第一 / 通讯作者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PNA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15 篇(均为 JCR 一区期刊,篇均 IF 12.9 ),论文总引用数超过 1000 次, H 因子 17 。获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深圳鹏城孔雀计划( B 类)等荣誉,曾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雷钰 , 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特别研究员。 2011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学位。 2013 年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康飞宇教授团队), 2019 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导师: Prof. Mauricio Terrones )。 2019 -2021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任职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低维材料缺陷原子调控; 2 )低维材料 - 分子界面设计。迄今为止,已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其中第一 / 通讯作者 14 篇),其中包括 Science Advances 4 )、 Advanced Materials 3 )、 Materials Today 2 )、 ACS Nano 4 )等期刊,总引用 1890 余次, H 因子 21 ;已申请 2 项美国专利。还担任 ACS Nano 2D Materials Carbon 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学术审稿人,并荣获 2022 深圳鹏城孔雀计划( B 类)、 2022 国际先进材料学会 Young Scientist Award 2013 年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等荣誉称号,主持 1 项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1 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和 1 项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交叉科研创新基金,参与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拟招聘 CDH Fellow 科研方向 CDH 为博士后研究员提供以下多个科研方向,并鼓励博士后研究员根据 CDH 已有科研基础,结合自身科研背景,探索并开拓具有挑战性的崭新科研方向,实现从 0 1 突破。
CDH 科研方向简介:
1. 结构超滑技术
研究方向为: 1 )结构超滑应用研究,包括并不限于基于结构超滑的全新 MEMS/NEMS 器件、微纳米发电机系统、面向下一代的存储技术、精密轴承 / 滑环等; 2 )结构超滑的基础科学研究(结构超滑界面的力、电、热、光等物性); 3 )结构超滑材料及表界面(含单晶二维材料、超光滑表面等)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术。欢迎力学、机械、物理、化学、微加工、电子、电机、通信等学科背景者加入,欢迎有志于投身超滑事业的青年博士自己提出超滑相关研究设想,其提案得到郑泉水院士团队肯定亦可录取。
2. 电化学法水处理与新能源生产技术
研究方向:聚焦 双碳 战略,研发基于电化学法的颠覆性污染物专性转化技术与新能源生产技术。具有纳米电催化材料制备或电解水制氢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3. 智能柔性光子蒙皮技术
研究背景:智能柔性光子蒙皮基于相变材料,具有无源感知环境信息并自动做出反应的优异性能,在碳中和、辐射制冷、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课题组已在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文章,相关研究获得科技部、人民网等国内外多家组织与媒体报导。
研究内容:基于光子学和有限元仿真,结合柔性加工技术,研发新一代智能柔性光子蒙皮技术,探索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4. 液体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开发智能响应液体机器人并据此实现液相输运、液相抓取、复杂物理参数(应力分布、磁场分布、气流分布)的无源感知与可视化。具有液态金属、磁流体、磁控机器人或机械制造技术相关领域研究经验者优先。
5. 智能纳米生物界面探究
研究背景:纳米生物界面是链接无机材料和生命体系的桥梁,通过探究生物分子在纳米材料表界面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为纳米材料设计并应用于生物健康领域提供底层理论基础和支撑。智能纳米生物界面的探究将基于低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表界面特性,使得低维材料具有显著的缺陷效应,可通过在原子 / 亚原子尺度调控其物性并构筑功能器件,进一步探索低维材料界面在生物健康领域的应用(如神经递质传感器、肿瘤治疗、抗菌涂层等)。
研究方向:发展低维材料缺陷调控技术及精准合成方法,构建低维材料 / 生物分子界面,探索低维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申请要求
1. 热爱科研工作,学术道德高。具有团队协作和探索精神,工作勤奋踏实,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
2. 符合清华 SIGS 博士后基本申请条件。取得力学、材料、物理、器件、电子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或者近期能够顺利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 35 岁。
3.  具有独立科研能力以及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已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有基金撰写经验者优先。
待遇介绍
1. 合同聘期两年,以 SIGS 和团队在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深圳零一学院等科研平台为入选者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稳定的经费支持,支持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基金,可合理地自主支配该经费。
2. 合同期内,提供课题方面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访问交流机会。
3. 清华 SIGS 将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据资历和个人学术情况,薪酬为 33 万元以上,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a) 深圳市财政生活补贴 18 万元 / 年(免税, 2 年)
b) 清华大学博士后基本工资 12 万元 / 年,并额外提供 2800 / 月的租房补贴
c)CDH 提供额外生活津贴,具体面议
d) 学校提供两年共计 2 万元的科研补助支持博士后开展各类科助和学术活
e) 出站后留深工作的,符合条件者可申请 30 万元的留深科研资助
f) 在站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国家、省、市类科研项目等,协助申请国家博新计划等。
生活保障
1. 清华 SIGS 协助博士后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落户深圳,落户后即可申请深圳市落户补贴
2. 根据学校政策,子女入幼儿园、上中小学,享受学校教职工同等待遇。
申请方式
应聘方式有意应聘者请将详细简历和 3 篇代表作发至 yao.li@sz.tsinghua.edu.cn ,邮件名为 【博士后申请】姓名 + 毕业院校 + 科研方向 ,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人会尽快回复并安排面试,招聘长期有效。

热催化学术QQ群:741409795
光催化学术QQ群:248292372
电催化学术QQ群:1025856252
均相催化与酶催化QQ群:871976131
多孔材料学术QQ群:813094255
同步辐射丨球差电镜丨FIB-TEM
原位XPS、原位XRD、原位Raman、原位FTIR
加急测试
朱老师  
学研汇技术经理
158 7177 4683
www.xueyanhui.com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