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JWPE专栏|西安理工大学:从过去到现在——追溯人工湿地的演变和未来前景

JWPE专栏|西安理工大学:从过去到现在——追溯人工湿地的演变和未来前景

时间:2024-04-04 来源: 浏览:

JWPE专栏|西安理工大学:从过去到现在——追溯人工湿地的演变和未来前景

赵亚乾团队 环境人Environmentor
环境人Environmentor

Environmentor2017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 ‍‍‍‍‍‍‍‍‍‍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小编按: 应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水工艺工程杂志》,JWPE)期刊编辑部提议,环境人Environmentor将与JWPE期刊合作,推出“JWPE专栏”,将期刊上的优质论文及时推送给各位读者,欢迎大家关注!
JWPE旨在为水和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工艺工程相关的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出版提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国际发布途径。该期刊以水处理工艺工程为特色,侧重于水和废水处理的各种适用工艺过程的设计、操作、控制、模拟、优化和强化,包括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工程、生物与生态处理工艺工程、膜处理工艺工程、工艺过程模拟与优化等多个技术领域。期刊于2014年创刊,影响因子从2018年的3.1增长到2022年的7.0,是Elsevier期刊中影响力上升最快的期刊之一,目前位列水资源类、工程化学类SCI期刊JCR Q1区,环境工程类SCI期刊JCR Q2区。

原文信息

英文题目: From past to present: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treatment wetlands and prospects ahead
第一作者: Olivia Addo-Bankas
通讯作者: 赵亚乾教授
合作者: Alexandros Stefanakis 教授 ,希腊克里特技术大学

通讯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wpe.2024.105151

亮点
1953 年以来,人工湿地已经成为多种污水处理的有效手段。
人工湿地在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 2000 年代初期,人工湿地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可去除新污染物,与 MFCs 耦合可产生生物电。
绿墙和绿色屋顶是一种特别的人工湿地系统。
图片摘要

引言

自然湿地长久以来被认为有废水处理的功能。 20 世纪 5060 年代期间,开始有研究聚焦于湿地如何促进水质改善,特别是在北美地区,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控制地向湿地排放废水,发现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然而,持续的废水排放给湿地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科学家和工程师寻求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在减少环境影响的同时提供相似的净化功能。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s, CWs )应运而生,这是一种人为设计和构建的湿地系统,旨在模拟自然湿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过程,但在更加受控的条件下。这种系统的概念最早在 1953 年由德国研究者卡特·塞德尔( Dr. Käthe Seidel )提出,她发现湿地中的大型植物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自那以后,该技术经历了多次改良和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CW 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处理各种废水的有效手段,其应用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绿色发展和城市废水管理。现代 CW 技术不仅仅聚焦于废水处理,而且还涉及水循环再利用、节能、景观美化及其他综合应用,成为了全球废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有效的且基于自然的方法。理解 CW 技术的起源、评估其历史发展及当前状况,并讨论其未来前景,对于推进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古老用途的深入了解,探讨这一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并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分析影响 CW 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还将深入探讨 CW 技术的当前应用情况,并展望其在未来废水处理和环境管理领域的潜力和前景

图文导读

湿地处理技术的诞生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 CWs 已进化为高度工程化的系统,旨在处理多种类型的废水。这种技术因其环境友好性、可持续性、成本效益及高效能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和认可。虽然利用自然湿地的过程进行废水处理的概念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但专为废水净化而设计建造的人工湿地的概念在 20 世纪才开始形成。最早的人工湿地项目记录出现在 1904 年,是针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霍恩斯比文学学院的一份报告中。这份设计来源于克里奥费斯·蒙哲奥( Cleophas Monjeau ),标志着 1901 年美国授予的首项人工湿地设计专利的实际应用。过回顾这一技术的演变,可以深入理解人工湿地作为废水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探讨人工湿地技术如何从最初的概念演化为现今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以及它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

CW 类型的功能发展

CWs 的分类方法多样,常见的分类依据包括所种植的植物宏观类型,如漂浮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此外,水流模式是进行 CW 分类的一个核心标准,主要分为自由水面流( Free Water Surface, FWS )系统和潜流( Subsurface Flow, SSF )系统。 SSF 系统根据水流方向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水平流(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HSSF )和垂直流( 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VSSF )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HSSF CWs )是最常见的配置,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然而,近年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VSSF CWs )也逐渐受到青睐。最新的发展趋势是设计专门针对水资源回收利用、废水循环再利用、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以及城市景观融合的 CW 系统。这些创新型 CW 系统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和运营管理,旨在提供多方面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除了基本的废水处理功能外,一些人工湿地系统在设计和污染物处理原理上展现了独特性,有时这些系统被归类为特殊类型的 CWs 。例如,法式人工湿地系统、漂浮人工湿地(浮床,浮岛)、零排放人工湿地、以及绿墙和绿色屋顶技术(图 5 ),这些系统不仅在结构上创新,也在环境效益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些特殊类型的 CWs 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扩大了传统人工湿地在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范围,显示了该技术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5. 特殊类型人工湿地示意图

人工湿地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

21 世纪初, CWs 技术经历了显著的科学研究推进,旨在通过工程设计的改善、性能参数的优化以及新组件的开发来提升系统的处理效率。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包括探索新型湿地基质材料,目的是实现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对污水处理达到更高级的效果。传统的人工湿地设计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改进,如引入曝气技术、潮汐流模式、分段式进水方式、出水循环以及采用多级多元化的集成理念,这些改进旨在增强和提高人工湿地的整体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对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已有超过 80 个国家开展了有关人工湿地的研究工作,并且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一研究领域,一些国家处于领先的地位,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西班牙是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研究覆盖了广泛的主题,如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提升、人工湿地强化系统的研究、湿地基质性能的开发、城市环境中的人工湿地整合以及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促进了对该领域深入理解的形成,特别是在提高水处理效率、环境可持续性及经济可行性方面的贡献。图 6 是人工湿地发展历程图

6 人工湿地发展历程图

‘’

小结

自从 CWs 技术被引入到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领域以来,它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与演进。这一技术因其低能耗特性而极具特色,运行及维护成本远低于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不仅具备污水净化功能,其设计还能提供多重益处,如生态系统服务包括碳捕获和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湿地的广泛应用对于水污染控制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有效减轻了传统市政废水处理设施的负担。尽管如此,人工湿地在发展中国家的实施还相对有限,迫切需要推广这一技术,以应对这些地区面临的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挑战。人工湿地被证明能有效处理多种类型的废水,无论是作为唯一的处理技术还是与其他技术结合应用于处理流程的不同阶段。其综合性应用在未来的绿色基础设施发展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近期采取的强化策略取得了积极成果,推动了人工湿地技术向着更高级的水处理应用进展。此外,随着人工湿地设计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在环境友好的处理选项中的可行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污染物去除效率的显著提高。本文从历史视角审视了人工湿地领域的整体发展,突出了该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评价了促进技术当前进步的主要改进和创新。同时,对人工湿地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在科学及工业层面上评估了人工湿地技术的现状

‘’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Olivia Addo-Bankas ,加纳藉。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团队博士研究生 , 国际水协会( IWA )青年水专业会员

通讯作者: 赵亚乾,教授,爱尔兰籍华人,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协会( IWA )会士,陕西省 百人计划 特聘教授,甘肃省 飞天学者 讲座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全职特聘教授。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博士,英国女王大学博士后。国际水协人工湿地专家委员会执委、中国区协调人, Waste and Biomass Valorization9 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编委。主要从事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河流生态恢复、污水脱氮除磷、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各类英文论文 400 余篇,指导博士后 4 名,毕业博士生 17 人。 2023 年入选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位列 76095 )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位列 27018 )。 2022 年被 research.com 网站评为爱尔兰顶尖科学家。 2021 -2023 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2021 年获爱尔兰中国环境、资源和能源协会 (ICAERE) 三叶草环境奖( Shamrock Environmental Award )。 2017313CCTV4 “华人世界”栏目报导了赵亚乾教授及其团队的人工湿地研发工作。 2013 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三秦友谊奖 ”。
合作者: Alexandros Stefanakis 教授,克里特技术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水协会( IWA )会士 , 研究成果谷歌学术累计 3982 次引用。被欧洲委员会任命为欧洲气候协议大使,担任国际生态工程学会主席,担任国际水协会“湿地水污染控制”专家组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区域协调员。此外,他还担任 Springer 期刊《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性》的主编,并担任其他期刊的副主编。同时作为一名环境工程师, Alexandros Stefanakis 教授拥有水和废水工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专攻生态工程和基于自然的水处理解决方案

投稿 西安理工大学赵亚乾教授团队 投稿、合作 、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 最大的学术公号 ,拥有 20 W+活跃读者 。由于微 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赏”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 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论文推介

ES&T主编/副主编:我的论文为啥未送审就被拒稿?

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团队Angew: 限域强化利用自由基主导的快速类芬顿反应
耶鲁大学Menachem Elimelech团队和哈工大马军团队Nat. Commun.:Janus电催化膜高选择性合成ROS
清华大学曲久辉院士团队ES&T:绿色芬顿——原子氢介导的双氧水电还原活化过程
同济大学赵红颖、赵国华团队ES&T: 电芬顿阴极氧化-还原协同深度处理含卤污染物
丹麦科大张翼峰 团队ES&T: 导电型的厌氧颗粒污泥应用于污水处理及产电的研究
香港科大劳敏慈团队ES&T: 如何实现水体中磷酸盐选择性吸附去除?
美国范德堡大学林士弘教授ES&T展望:脱盐过程能效的直观理解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文湘华团队WR: 污水可生物降解性决定了 污水厂微生物的构建机制
卡内基梅隆大学Lowry教授团队AM:硫含量和形态调控硫化纳米零价铁的疏水性、电子传递、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招聘博士
学术资讯
耶鲁大学Julie B. Zimmerman教授出任ES&T主编
贝勒大学Bryan W. Brooks教授出任ES&T Letters主编
韩国科学院院士Wonyong Choi将出任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主编
CEJ Advances创刊 | 潘丙才教授任主编,四位华人学者任副主编
ACS对话 | 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副主编马军院士
专访: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主编团队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下一条:返回列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