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郑建云研究员、科廷大学蒋三平教授、UNSW戴黎明教授《Adv. Mater.》:高效锂介导光电化学合成氨
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郑建云研究员、科廷大学蒋三平教授、UNSW戴黎明教授《Adv. Mater.》:高效锂介导光电化学合成氨
Chem-MSE
聚集海内外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新科学前沿动态,与相关机构共同合作,发布实用科研成果,结合政策、资本、商业模式、市场和需求、价值评估等诸要素,构建其科技产业化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国家管理机构、科研工作者、企业决策层。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氨
(NH
3
)
是不可或缺的化肥原料。目前
NH
3
的工业生产主要是
Haber-Bosch
工艺,在
450℃
和
20 MPa
下通过多相催化剂使氮气
(N
2
)
与氢气
(H
2
)
生成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
2%
的世界能源和占据
1.5%
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基于此,研究人员大力发展氨的绿色合成路径,如锂(
Li
)介导电化学氮还原反应。但是,此反应需要高的外加电压(
>3.5 V vs RHE
)和存在不清楚的锂介导机制等问题。
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郑建云研究员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蒋三平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戴黎明教授在《
Advanced Materials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
Photoelectrochemical N
2
-to-NH
3
Fixa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Rates via Optimized Si-Based System at Positive Potential
vs. Li
0/+
”
的文章
(
DOI: 10.1002/adma.202211894
)
。该工作以层级
Si
基光电阴极(
PdCu/TiO
2
/Si
)进行了
Li
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反应,通过精准调控
Li
循环过程加速光电化学氮还原反应,在
0.07 V vs Li
0/+
下实现了
43.09μg·h
-1
·cm
-2
的氨产率和
46.15%
的法拉第效率。利用(准)原位表征技术和系统的光电化学测试,阐明了光电阴极主要决定了
Li
+
的提取和金属
Li
的生成,氮气压强则调控了氮化锂(
Li
3
N
)的合成速率和产量,而质子源的给质子能力强弱和活性气体(如
O
2
和
CO
2
)的引入则影响着
Li
3
N
的分解反应和
NH
3
的合成反应。由此,调查和构建了一个优化的
Li
循环过程,揭示了
Li
循环的每个环节对于光电化学氮还原合成氨的贡献作用,首次明晰了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的工作机制,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固氮合成氨的绿色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
1.
层级
Si
基光电阴极的化学和物理表征。
(a)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的横截面
FESEM
图像。
(b)
相应的
Pd
、
Cu
和
Ti
元素的
EDS
线扫描曲线
(c)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的漫反射率。插图为光电阴极的
XRD
图谱。
(d)
光照前后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的表面润湿性表征。
(e)
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反应的示意图。
图
2.
在
1
个太阳光强、
1
M LiClO
4
-PC
和
3% EtOH
电解液中
Si
基光电阴极实施了
4
个小时的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反应。
(a)
在常温常压下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和
TiO
2
/Si
光电阴极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曲线图。
(b)
在不同氮气压强下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曲线图。
(c)
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过程的反应步骤和不明机理的示意图。
图
3.
多种(准)原位表征分析层级
Si
基光电阴极的活性位点和
Li/Li
3
N
的形成机制。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的光照同步辐射
XPS
的
(a) Cu 2p
精细谱和
(b) Pd 3d
精细谱。
(c)
在
-0.18 V Li
0/+
下准原位
XRD-
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反应的分析。
(d)
在
4-MPa N
2
压力下
PdCu/TiO
2
/Si
光电阴极的反应后
Li
1s
精细谱。
图
4.
质子源和气体成分对
NH
3
合成的影响以及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反应的增强机制。
(a)
在
1
个太阳光强、
4-MPa
N
2
和
0.07 V vs Li
0/+
条件下,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随质子源的变化。
(b)
在
1
个太阳光强和
0.07
V vs Li
0/+
下,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性能与活性气体浓度的关系。
(c)
在特定反应条件和不同质子源作用下反应后电解液的准原位
EPR
光谱。(
d
)锂循环对于锂介导光电化学氮还原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Xiaoran Zhang, Yanhong Lyu, Huaijuan Zhou,
Jianyun Zheng
*
, Aibin Huang, Jingjing Ding, Chao Xie, Roland De
Marco, Nataliya Tsud, Viacheslav Kalinovych, San Ping Jiang
*
, Liming
Dai
*
, Shuangyin Wang
*
, Photoelectrochemical N
2
-to-NH
3
Fixa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Rates via Optimized Si-Based System at Positive
Potential versus Li
0/+
, 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211894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11894
相关进展
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课题组 Angew: CO₂还原路径调控电催化尿素合成
湖南大学韩磊/王双印、西安交大苏亚琼、中南大学孙焱焱 Small:海胆状结构氮掺杂碳包覆三相界面异质结用于增强析氢反应
湖南大学王双印课题组:基于层间配体工程提升β-Ni(OH)2的电催化析氧活性
科廷大学蒋三平教授、邵宗平教授与广西大学田植群教授《Small》:通过N配位环境控制提高氮掺杂碳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
北化胡传刚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戴黎明教授 Angew综述:碳基无金属酸性ORR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m@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m@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
2023年血糖新标准公布,不是3.9-6.1,快来看看你的血糖正常吗? 2023-02-07
-
2023年各省最新电价一览!8省中午执行谷段电价! 2023-01-03
-
GB 55009-2021《燃气工程项目规范》(含条文说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11-07
-
PPT导出高分辨率图片的四种方法 2022-09-22
-
2023年最新!国家电网27家省级电力公司负责人大盘点 2023-03-14
-
全国消防救援总队主官及简历(2023.2) 2023-02-10
-
盘点 l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现任领导班子 2023-02-28
-
我们的前辈!历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完整名单! 2022-11-18
-
关于某送变电公司“4·22”人身死亡事故的快报 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