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都说智慧水务是噱头,为什么华为、阿里还来干,他们都缺少“智慧”?

都说智慧水务是噱头,为什么华为、阿里还来干,他们都缺少“智慧”?

时间:2022-08-01 来源: 浏览:

都说智慧水务是噱头,为什么华为、阿里还来干,他们都缺少“智慧”?

环境工程 固废观察
固废观察

zhyi1961

固废观察,是上海环联董事长张益创办、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固废智库平台。

收录于合集

由于市场集中度低、缺乏标杆企业领导、技术落地管理滞后、数据安全保障未建立、资金投入不足等瓶颈与难题,制约了其发展升级和市场扩张,导致行业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多数水务企业仍处于2.0阶段。下一阶段,政府和企业的重心应该放在智慧水务3.0阶段的全面推广和扶持上。

「智慧水务」 ,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防洪等水务环节进行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

通过对水务行业数据价值与逻辑关系的挖掘与整合,实现水务行业的 生产控制智能化、工艺设备集成化、数据监测资源化精确化、决策管理智慧化 ,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实现水务管理协同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水务服务便捷化。

智慧水务发展阶段与驱动力

三个发展阶段、三大驱动因素

据“瞻研究”《 2021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全景图谱》显示 ,我国智慧水务正呈现出井喷式爆发增长,行业形势一片叫好。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经历,大体分为 自动化 —智能化—智慧化 三阶段

智慧水务 1.0 自动化阶段 初步发展

以自动化控制为重点 ,着眼于仪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工艺优化与升级,实现数据采集与机器操控的自动化进程,释放了劳动力,提升了生产效率。

智慧水务 2.0 智能化阶段 稳定发展

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 ,相继搭建企业水务系统和数据库,实现水务行业的数据采集、信息互通、数字化应用等,打破工业化与信息化壁垒,初步形成城市水务系统与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智慧水务 3.0 智慧化阶段 快速发展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的综合应用为重点 ,将智慧化与水务深入融合,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与处理,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加速水务综合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协同化、高效化进程,全面提升水务综合治理能力。

2022年我国水利建设迎来全面提速,仅上半年水利项目投资规模就达到4000多亿元, 其中,智慧水务市场投资预估在百亿元。 基于多方驱动力推动,智慧水务正处于一个迅猛增长态势。

驱动因素一 政策方针引导 地区响应落实

2014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等政策支持智慧水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经历了从“发展智能水务”到“发展智慧水务”再到“构建智慧水利体系”的变化。

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循序渐进地推进智慧水务建设进程。 其中,浙江重点在构建高效智慧水利网,北京加强排水设施的监测调控力度,河北推进县城智慧化水务进程。

驱动因素二 科技革新迅猛 强化市场竞争力

5G技术、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实现了数据信息的重塑和利用,激发传统水务行业新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大中小水务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驱动因素三 供排水需求增长 涉水设备市场广阔

随着人口比例的不断攀升,我国供排水需求持续增长。新管网扩张、老旧漏损管网修复、相关涉水设备维护等成为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数量多、分布散、覆盖广的管网、泵站等设施与工程,要求水厂、水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效率能跟上快速的发展。增加水务信息化智能终端设备数量、扩大数据检测范围以及增强软件系统的数据承载量和分析能力,对智慧水务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慧水务解决了什么

前端采集预警、中端分析调控、后端强化协作

前端 动态监控 数据采集 风险预警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做到 24小时动态监控、实时数据采集、无损信息传输 等,使水务部门在线监测水务系统运行状态 ,对异常情况做到 实时预警、快速响应,终端调控 。当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远程干预和处置,提高水务企业的应急响应能力,降低事故风险与隐患。

中端 故障诊断 全维 分析 智能调控、 智慧决策

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现水务全流程的智能调控,包括 集中监控、移动巡检、故障诊断、设备运维、供水调度 等,实现以自控系统代替人工,以更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整个生产、管理、服务流程,使之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

以此同时,构建水务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模型,重塑水务智慧管理体系,做到紧跟市场、随需速动,发挥数据的智慧决策能力,为企业经营提供快速、强大、有效的决策支撑,实现信息化和管理提升的充分结合。

后端 强化协同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对水务部门来说,企业数据可以进行全面集成、整合, 打破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交换、共享与高效利用 。打通各环节业务流程,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构建一体化协同运营管理模式,降低整体工作协调成本,提升水务企业的综合管理效率。

同时,通过智慧化在线监控与维护管理系统,进行终端管控,及时做到工艺优化和运维调整,有效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支出。

未来,智慧水务建设必将在深度和广度上持续深化,全面提升供水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智慧水务应用现状

新兴资本涌入赋能,传统企业蓄力突围

近年来,以华为、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大厂纷纷跨界水务行业,布局智慧水务建设,为传统水务赋能。

华为基于 NB-IOT技术智能水务解决方案 华为基于 NB-IOT技术 ,通过联合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科技技术 ,聚焦黑臭水体监管、河湖长制、中小水库管理等水利水务场景行业业务,快速补齐行业网络与信息技术短板,支撑水利水务行业强监管,从而带入水利水务行业 ICT转型概念。

百度为传统水务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科技赋能 百度 智能云基于 “云智一体”独 特优势,在水务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先后与泉州水务、白云区水务展开战略合作,提供人工智能平台、集团 GIS平台 、数字孪生平台等智能化平台支撑,推进水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腾讯联手粤海水务开展智慧水务应用 腾讯云与粤海水务成立国内首家水务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在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工程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联手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全面推进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升级。

阿里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水务大数据平台 阿里云先后提出 “中台”概念 “ET环境大脑” 方案,助力重庆水务、陕西水务、上海城投水务等多家企业打造水务环保大数据云平台。

此外,还有万科、平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也纷纷展开布局,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现智慧水务项目落地。 大厂入局,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务企业转型变革和布局市场的难度,实现了双方共赢。

在科技巨头积极布局、抢占智慧水务市场的同时,传统水务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智慧水务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化改革。

深圳水务集团

深圳水务集团下属深圳水务科技公司研发二次供水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该平台集监控、管理、运营于一体,对二次加压泵房的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多方位的实时监控,有效进行安防监控、风险预警、巡检维护等,实现二次供水的全面感知、高效管理、统一调度和智慧决策,能降低二次供水管理运营成本。

北控水务

北控水务发布 “污水厂数字双胞胎”概念 。以实际污水厂为蓝本,整合静态、动态、生产管理数据,分析和预测水厂未来状态,为运营者的高效卓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实现高度保障、管理高效、成本优化和产能挖潜的目的。

智慧水务 面临挑战 与前景展望

多重难题制约发展、千亿级别市场待释放

当前,智慧水务建设已成为我国传统水务领域转型的重要方向。

但由于 市场集中度低、缺乏标杆企业领导、技术落地管理滞后、数据安全保障未建立、资金投入不足 等瓶颈与难题,制约了其发展升级和市场扩张,导致行业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多数水务企业仍处于2.0阶段。

下一阶段,政府和企业的重心应该放在智慧水务 3 . 0 阶段的全面推广和扶持上。

技术方面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专业核心技术团队,实而有力的提供科研技术支撑。

管理方面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规划,建立制度机制。完善职能部门间信息交互制度,明确信息使用权限,建立查询、使用留痕的技术保障手段,防止信息被滥用、窃取。

资金方面 ,加大资金投入,加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构建集水厂监控、管网监控、二供监控、 漏损管控、营收管理、综合调度等于一体的 “供排污”智慧管控系统 ,形成规范化、精确化、即时化的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市场服务方面 ,客户服务是智慧水务平台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在智能技术赋能下,下游水务公司可以便捷获取水表、阀门等设备信息,提高工作管理效率,提升消费者在线互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据有关部门预计,未来智慧水务产业大约有3000亿级别的扩展市场,由此可见,它是个庞大的综合产业集合。 唯有政策、技术、系统、设备、管理等多方强强联合,才能完美完成这场智慧水务大升级。

来源 | 环保水圈
编辑 | 匡宋尧

往期热文回顾

分享 | 碳与氢:中国新国运

24亿+46亿+30亿+70亿!国家发改委下达一大波生态环保投资

关注 | 城发环境终止吸并启迪环境,“黄河环境”凉凉了?

上海垃圾分类三周年,生活垃圾理化特性有何变化 ?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