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刊速览】王举:AISI 431不锈钢生产过程夹杂物转变机理

【新刊速览】王举:AISI 431不锈钢生产过程夹杂物转变机理

时间:2023-08-07 来源: 浏览:

【新刊速览】王举:AISI 431不锈钢生产过程夹杂物转变机理

中国冶金
中国冶金

chinamet

钢铁、铁合金、有色、电石、采矿、焦化、水泥、化工,环保行业的技术交流和行业信息平台

收录于合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AISI 431不锈钢生产过程夹杂物转变机理
王举,李阳,姜周华,孙萌,毛昀惬,马帅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辽宁 沈阳110819)

01

摘 要  

炼钢和模铸过程中形成的大尺寸夹杂物对钢材的冶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某钢铁企业生产的AISI 431不锈钢棒材存在严重的缺陷,经显微分析后发现缺陷处主要为大尺寸的氧化物夹杂,为了分析钢中大尺寸夹杂物的来源,基于全流程取样分析对其生产过程中夹杂物的转变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欧波同夹杂物全自动分析系统OTSInca和商业热力学软件FactSage 8.2对不同工序的钢中夹杂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AOD末期钢液中夹杂物主要为SiO 2 含量高的CaO-SiO 2 - Al 2 O 3 复合夹杂物,在LF初期完成铝脱氧之后转变为尖晶石和铝酸钙。在模铸工序结束后,经分析发现钢中的酸溶铝含量明显下降,钢中新出现了大尺寸的 Al 2 O 3 夹杂物和含Na、K的硅系复合夹杂物,其中 Al 2 O 3 夹杂物源自模铸过程中钢液注流与空气接触后新发生的铝氧反应,而含Na、K的硅系复合夹杂物来自于保护渣的卷入。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在轧制应力的作用下2类夹杂物的最大尺寸进一步增大, Al 2 O 3 沿着轧制方向呈长线状,而含Na、K的硅系复合夹杂物则有所变形、破碎。对经探伤定位得到的缺陷样品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2类大尺寸夹杂物会直接导致棒材探伤不合。最后,本研究提出从减少注流暴露时间、合理控制浇注过程供气强度、铸模流场设计优化和LF末期软吹氩时间与强度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考虑工艺改进。

02

关 键 词  

不锈钢; 热力学; 夹杂物; 二次氧化; 尖晶石

03

引 言 

洁净度控制是不锈钢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钢中的大尺寸夹杂物,会对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造成严重的影响。许多学者对炼钢及浇注过程中的夹杂物转变机理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包括铁合金杂质对夹杂物的冶金作用、尖晶石类夹杂物的形成与控制、引流砂卷入形成大尺寸夹杂物等问题,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采用连铸生产的低合金钢,对于采用模铸生产的高合金特种不锈钢夹杂物转变机理研究相对较少。
国内某钢厂AISI 431不锈钢生产流程为60 t电炉→60 t AOD炉→60 t LF→模铸→加工,在对完成生产的棒材进行水浸探伤时可发现多发性缺陷,经分析发现缺陷实际为超大尺寸(直径超过100 μm)的夹杂物。为了揭示导致棒材多发性缺陷的原因,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贯穿AISI 431不锈钢生产全流程的取样分析,讨论了钢中夹杂物的演变路径与大尺寸夹杂物的来源,并提出几点工艺改进方向。

04

精 选 图 表  

    

05

结  论

1)AOD末期的夹杂物主要是成分集中于SiO 2 初晶区的CaO-SiO 2 -Al 2 O 3 复合夹杂物,在进入LF后转变为了尖晶石和少量的铝酸钙夹杂物,这是因为加入钢液中的铝与夹杂物中的SiO 2 发生了置换反应。
2)AISI 431不锈钢探伤不合的大尺寸夹杂物主要有2类,分别为 Al 2 O 3 和硅系复合夹杂物。这2类夹杂物都是在模铸过程中形成的, Al 2 O 3 源自于钢液与空气接触后发生了新的铝氧反应,而含钠、钾的硅系复合夹杂物来自于保护渣卷入,这是因为碱金属元素是保护渣的常见组元,且在精炼过程中发现的大尺寸夹杂物并不含这2种元素。
3)本研究提出几点工艺改进方向,即模铸过程中尽量缩小出钢口与中注管的距离,避免裸露钢液长时间接触空气造成二次氧化,同时浇注过程中应全程合理进行氩气保护,既要保证氩气充分保护注流,也要避免影响注流失稳,加剧保护渣的卷入。通过优化铸模的流场设计,避免钢锭底部形成涡流导致非金属夹杂物富集,同时调整保护渣在铸模的位置,使保护渣平稳且充分地覆盖在钢液面上。除此之外,应保证精炼过程中软吹氩气时间,加强精炼过程中大尺寸夹杂物去除,但是应当合理控制软吹强度,不宜过大,以避免钢液裸露接触空气。

来源:《钢铁》2023年第7期

END

往期精彩回顾

1. 《钢铁》第8届编委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2. 《中国冶金》第3届编委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3. 《钢铁》《中国冶金》新一届编委名单
4. 《钢铁》历届编委会委员及编辑部主任名单
5. 《中国冶金》历届编委会委员名单
6. 【专刊征稿通知】《连铸》2024 年“连铸过程解析研究方法与应用”专刊
7. 【专刊征稿通知】《连铸》2024 年“高效连铸装备与技术”专刊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