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NAR | 首都师范大学王海龙等合作发现促进有丝分裂DNA合成和维持普通脆性位点完整性的新机制

NAR | 首都师范大学王海龙等合作发现促进有丝分裂DNA合成和维持普通脆性位点完整性的新机制

时间:2023-12-28 来源: 浏览:

NAR | 首都师范大学王海龙等合作发现促进有丝分裂DNA合成和维持普通脆性位点完整性的新机制

iNature
iNature

Plant_ihuman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iNature

普通脆性位点( common fragile sites,CFSs )是容易发生染色体重排的区域,从而有助于肿瘤发生。 在复制应激( Replication stress,RS )下,CFSs在有丝分裂开始时往往存在复制不足的DNA区域,从而触发被称为有丝分裂DNA合成( MiDAS )的同源定向修复来完成DNA复制。

2023年12月1日,首都师范大学王海龙及斯克利普斯研究所Xiaohua Wu共同通讯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上在线发表题为“ MutSβ protects common fragile sites by facilitating homology-directed repair at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with secondary structur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 鉴定了DNA错配修复蛋白MutSβ ( MSH2 / MSH3 )在促进Mi DAS和维持CFS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MutS β在CFS衍生的富含AT和结构倾向的序列( CFS-ATs )中,对于RS或FANCM缺失诱导的有丝分裂重组增加是必需的。此外,MSH3对FANCM表现出合成致死性。在机制上,MutS β对于同源重组( HR )是必需的,特别是当DNA双链断裂( DSB )末端含有二级结构时。

在RS作用下,MutSβ以PCNA依赖而MUS81非依赖的方式被募集到特异性的CFS-AT-Flex1上。此外,MutSβ与RAD52相互作用,并促进RAD52在MUS81依赖的叉裂解后募集到Flex1。反过来,RAD52招募XPF/ERCC1以去除DSB末端的DNA二级结构,从而在CFS - ATs上实现HR/断裂诱导的复制( BIR )。 总之,MutSβ在CFS-ATs上加工DNA二级结构的特异性要求是其在促进MiDAS和维持CFS完整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基础。

普通 脆性位点( CFSs )是在复制部分受损时,在中期染色体上表现出缺口或断裂的特定基因组位点。 这些位点是已知的染色体重排的热点,如缺失和易位,特别是在癌症中。CFSs表现出对DNA复制应激( Replication Stress,RS )的高度易感性,这种易感性通常由癌基因的异常表达诱导。因此,CFS的不稳定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CFSs是"难以复制"的,这可以归因于几个内在特征。例如,CFSs通常包含一簇富含AT的序列,这些序列倾向于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此外,它们通常含有大的基因,可以导致R - loop的形成以及复制和转录之间的碰撞。CFSs通常是晚期复制的,并且缺乏复制起始点。
当遇到复制障碍时,CFSs通常不能完成DNA复制,进入M期,DNA复制不足。 在有丝分裂开始时,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 SSE ) MUS81 / EME1切割复制不足的DNA区域,随后在有丝分裂前期诱导有丝分裂DNA合成( MiDAS ),在CFSs处完成DNA复制。Mi DAS具有保守的DNA复制模式,依赖于POLD3和PIF1的参与,与同源重组( HR )的一个亚型- -断裂诱导复制( BIR )具有共同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MiDAS独立于BRCA1和RAD51,但需要RAD52 。然而,MiDAS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在CFSs上的干扰复制导致复制叉上富含AT序列的DNA二级结构的形成,引起复制停滞和双链断裂( DSB )的形成,这些DSBs有助于CFSs的脆弱性。 FANCM对于拆解这些DNA二级结构,从而防止在CFS - ATs处形成DSB非常重要。在CFS - ATs中,HR以短程基因转换[ STGC,常指一般HR]和BIR的形式被用于修复DSBs。HR由末端切除开始,随后DSB末端的3′单链DNA ( ssDNA )侵入其同源模板。当第二端同源序列接近时,进行短的DNA合成和链置换,然后将新合成的DNA链退火至第二端同源序列,完成STGC [或一般HR]。然而,如果DSBs是单端的或者第二端距离较远,BIR被激活,BIR DNA合成需要POLD3和PIF1,这对于STGC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在DSB末端切除后,CFS - ATs在3′ssDNA悬突上形成DNA二级结构,这需要XPF / ERCC1在新的DNA合成开始之前被去除。 此外,该研究证明了RAD52对于末端具有DNA二级结构的DSBs的修复是特异性必需的,但对于"干净末端"的HR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模式图(图源自 Nucleic Acids Research 
DNA错配修复( MMR )在纠正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DNA错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MutSα ( MSH2 / MSH6 )和MutSβ ( MSH2 / MSH3 )异二聚体复合物高度保守,参与识别具有不同底物特异性的错配核苷酸。MutSα识别单核苷酸错配和1 - 2个核苷酸插入,而Mut Sβ识别小的DNA环。错配识别触发ATP依赖的MutLα核酸内切酶的激活,在错配的DNA附近产生缺口以启动MMR。与MutS α不同,MutSβ可以结合各种分支的DNA结构。 先前的研究表明,MutS β与三核苷酸重复( TNRs )中形成的发夹结构结合,并促进致病性TNR扩增。 MutS β还与RPA - ssDNA中的发夹环相互作用,并促进ATR激活。MMR蛋白也与HR有关。在酵母中,当DSB末端含有非同源尾巴时,Msh2和Msh3对基因转换很重要,并且也是单链DNA退火( SSA )所必需的。 酵母MutSβ刺激MutLα的核酸内切酶活性,以切割减数分裂中的重组中间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MutSβ也被证明参与检查点激活和HR。
该研究证明了MutSβ与FANCM (一种ATP依赖的DNA重塑转位酶)之间存在综合致死性的相互作用,这对于防止在CFS - ATs处形成DSB是必需的。 研究表明,MutSβ在含有结构形成CFS - ATs的DSBs的HR和BIR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R中的MutSβ功能对于MiDAS在CFS中的作用以及维持CFS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机制上,MutSβ结合在CFS - ATs处形成的DNA二级结构,并与RAD52相互作用,这一过程被RS增强。RAD52反过来招募XPF / ERCC1到CFS - ATs,从而去除DSB末端的DNA二级结构,并促进CFSs的BIR。 这些发现为复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修复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这些机制是维持CFS完整性的基础,并强调了MutSβ在促进MiDAS保持CFS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
参考信息:
https://doi.org/10.1093/nar/gkad1112

END

内容为 【iNature】 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 【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 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 注明是 PI/教授 ,否则就直接 默认为在读博士 ,谢谢 )。 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 iNature5 ),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 13701829856  或邮箱: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