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饶毅质疑最差科学经费管理,蒲慕明院士疑似回应

饶毅质疑最差科学经费管理,蒲慕明院士疑似回应

时间:2022-02-21 来源: 浏览:

饶毅质疑最差科学经费管理,蒲慕明院士疑似回应

编辑之谭
编辑之谭

EditorTan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非官方新媒体矩阵,由谭编创办,以期刊编辑独特的视角,发布Origin绘图教程。你提问题,我出教程。科学绘图,图绘科学。

收录于话题 #科研话题 1个

本文来源:上海科技、饶议科学

1月23日, 饶毅 在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文《中国猴计划应该缓行》,饶毅在文中直言不讳称: “中国脑计划是我见过的最差科学经费管理”

脑计划专家组制定的规划,包含巨额定向研究经费。 大量经费的去向不公开于脑计划的研究项目指南,而是内部圈地。质疑专家组总召集 人蒲慕明涉嫌公权私用, 对猴脑研究的过度倾斜,担心蒲慕明“把中国脑计划变成为他实验室和研究所的放大版”。

  • 饶毅:中国脑计划是我见过的最差科学经费管理
1月23日,认证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方微信“上海科技”,发表了 对蒲慕明院士的专访 ,文中, 蒲慕明提出了对“2022年脑科学再出发”的“三个反思”,疑似回应饶毅质疑。
文中称,2021年末,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向上海科技表示:“如果要再加一个词的话,那就是——反思,再出发!”
蒲慕明接受采访全文及饶毅质疑全文如下:
 
左:饶毅 右:蒲慕明
采访标题:
对话蒲慕明院士丨百亿级国家战略启动后,2022“中国脑”如何再出发?
以下为蒲慕明院士对“2022年脑科学再出发”的三个反思——
反思一:
是传统小实验室还是团队攻关?
脑计划专项主要是针对社会需求、前沿需求,包括社会、经济、健康等需求。 而实现这些需求需要我们重整队伍,形成团队协作攻关,而不只是注重各个实验室的个人独立探索。
虽然自由探索是脑科学的传统,但是这种模式不能让我们面对现在的挑战。目前,我国脑科学的科研力量可能是美国的1/10,欧盟的1/4。
所以,我们要想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能按照传统模式,一定要做应用导向的自由探索、基础研究。
反思二:
从0到1还是从1到100?
从0到1、从1到100都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有人做0到1的工作,这是源头。但是,也需要有人将它推向实际应用,这是1到100的创新。
真正有胆量到深海钓大鱼的人不多,所以我们不能希望每个人都做0到1的工作。 绝大多数人应该重视如何将原创理论工作推向实际应用,要持续做而不是出了论文便终止。 要持续发展,一定要让创新与创造结合。
图源:网络
反思三:
如何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不再被卡脖子?
类脑计算被认为是打开通用人工智能的钥匙,也被认为是下一代的人工智能。脑科学的基础研究产生的新想法、新发现可以帮助更好的设计人工智能算法。
目前,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应用层面上世界领先。 但是最原始的算法创新,主要使用的都是在国外开源的算法做增量式的改进,一旦面临“卡脖子”的问题,我们便会面临大问题。
所以,我们要面向未来,对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算法,尤其是类脑器件等加大研究,而这些恰恰是脑科学可以提供的。

2 0 1 9     |     2 0 2 0   |   2 0 2 1 ( )       |     2 0 2 1 ( )

直播与回放课程:

《谭编Origin2021从入门到精通》

本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文核心期刊。 征稿: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等 编辑:谭编 微信:EditorTan01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