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EMBO J | 福州大学林忠辉团队揭示III型CRISPR辅助核酸酶Csm6变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EMBO J | 福州大学林忠辉团队揭示III型CRISPR辅助核酸酶Csm6变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时间:2023-12-23 来源: 浏览:

EMBO J | 福州大学林忠辉团队揭示III型CRISPR辅助核酸酶Csm6变构调控的分子机制

椰子 iNature
iNature

Plant_ihuman

专注前沿科学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iNature

2023年12月19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林忠辉教授团队在国际生物学领域权威刊物 EMBO Journal (IF 11.4)在线发表了题为“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the CRISPR ribonuclease Csm6 by cyclic tetra-adenylate ”的研究成果,这是林忠辉教授团队于2023年2月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杂志(IF 14.9)上发表论文 ( 点击阅读 ) 揭示了环状核酸酶Sso2081的分子机制后,在细菌中III型CRISPR天然免疫系统研究领域中取得的又一个重要研究成果。

环寡腺苷酸(Cyclic oligoadenylate, cOA)信号通路是细菌III型CRISPR-Cas系统所特有的一种防御外源遗传物质入侵的免疫体系 [1,2] 。外源核酸的入侵会刺激该系统的特征蛋白Cas10(也称为Csm1或Cmr2)的palm结构域合成cOA分子,这些cOA分子(通常为3-6个3’-5’连接的AMP分子)作为第二信使,能变构激活下游的多种CRISPR辅助核酸酶,从而非特异性地降解外源和宿主DNA或RNA。 因此,虽然cOA对于宿主对外来遗传物质入侵的免疫至关重要,但其在细胞内的水平必须受到严格控制,否则可能引起细胞休眠甚至细胞死亡 [3] 。Csm6是一类特殊的辅助核酸酶,其N端的CARF结构域在结合cOA后,能够别构激活位于C端的HEPN结构域的RNase活性以行使RNA降解功能。此外,CARF结构域还兼具cOA降解活性,即Ring nuclease活性,使HEPN结构域失活以关闭cOA信号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CARF与HEPN两个结构域在空间上相距达70 Å,关于这种长距离的变构激活机制一直以来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科学问题。
该研究以X-射线晶体学为主要研究手段,解析了辅助核酸酶TtCsm6与其底物和切割最终产物等多个催化阶段的晶体结构,并结合HPLC-MS、微量热泳动分析(MS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等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揭示了 CARF结构域是如何通过结合cOA来变构激活HEPN结构域,而又是如何通过降解cOA来使其失活的分子机制(图1~2)。
图1. TtCsm6与cA 4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二者的相互作用细节图。
图2. cA4介导的TtCsm6核糖核酸酶变构激活机制的示意图。
此外,该研究还通过点突变技术筛选获得了一个TtCsm6突变体,其CARF结构域能够结合cA 4 且不对其进行切割,从而可以持续性激活其HEPN结构域的核糖核酸酶活性。 该突变体在基因编辑和病毒诊断中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福州大学林忠辉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杜丽阳同学为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百人计划和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专项经费资助。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038/s44318-023-00017-w
参考文献:
[1] KAZLAUSKIENE M, KOSTIUK G, VENCLOVAS Č, et al., A cyclic oligonucleotide signaling pathway in type III CRISPR-Cas systems[J]. Science, 2017, 357(6351): 605-609.
[2] NIEWOEHNER O, GARCIA-DOVAL C, ROSTØL J T, et al., Type III CRISPR-Cas systems produce cyclic oligoadenylate second messengers[J]. Nature, 2017, 548(7669): 543-548.
[3] ROSTØL J T, MARRAFFINI L A. Non-specific degradation of transcripts promotes plasmid clearance during type III-A CRISPR-Cas immunity[J]. Nature Microbiology, 2019, 4(4): 656-662. [12] ATHUKORALAGE J S, GRAHAM S, GRÜSCHOW S, et al., A type III CRISPR ancillary ribonuclease degrades its cyclic oligoadenylate activator[J].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19, 431(15): 2894-2899.

END

内容为 【iNature】 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 【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 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 注明是 PI/教授 ,否则就直接 默认为在读博士 ,谢谢 )。 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 iNature5 ),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 13701829856  或邮箱: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