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8729.2-1998 液压多路换向阀  试验方法 JB/T 8729.2-1998 液压多路换向阀  试验方法

JB/T 8729.2-1998 液压多路换向阀 试验方法

  • 期刊名字:
  • 文件大小:313.00KB
  • 论文作者:网友
  • 作者单位:
  • 更新时间:2020-04-2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ICs23,100.30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IB/T8729.2-1998液压多路换向阀试验方法Hydraulic fluid power-Multiple directional valve- Test methods1998-03-19发1998-07-01实施JB/T8729.2-1998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长江液压件厂、青州液压件厂、临海液压件厂长春航空机载设备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宗寿、袁庆慚、王淑文、方匡阳、俞继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液压多路换向阀试验方法JB/T8729.2-1998Hydraulic fluid power-Multiple directional valve- Test method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液压多路换向阀(简称多路阀)的定义、符号、单位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的液压多路换向阀的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T786.1-93液压气动图形符号GB/T14039-93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公称压力多路阀名义上规定的压力3.2过载压力指工作油口(A、B口)过载阀调定的压力3.3公称流量多路阀名义上规定的流量3.4试验流量测试多路阀性能时规定的流量。内泄漏、背压补油阀、过载阀试验的试验流量定为大于或等于20%q,其余项目均按公称流量试验4量、单位和符号量、单位和符号见表1。表1量、单位和符号位网的公称通径体积流量机械工业部19980319批98-07-01实施JB/T8729.2-1998表1(完)符号管道内径压力、压差MLT袖液质量密度运动粘度LT-I等烧体积弹性模量ML T体积注:M—质量一长度T—时间;e—温度5试验萎置与试验亲件5.1试验回路5.1.1试验回路原理图参见图A1,51.2试验装置油源的流量应能调节油源流量应大于被试阀的公称流量。油源压力应能短时间超载20%~30%5.2测压点的位置5.2.1进口测压点应设置在扰动源(如阀、弯头)的下游和被试阀上游之间。距扰动源的距离应大于10d(d为管路通径),距被试阀的距离为5d5.2.2出口测压点应设置在被试阀下游1d处5.2.3按C级精度濁试时,若测压点的位置与上述要求不符,应给出相应的修正值5.3测压孔5.3.1测压孔直径不得小于1mm,不得大于6mm5.3.2测压孔长度不得小于测压孔直径的2倍53.3测压孔轴线和管道中心线垂直,管道内表面与测压孔交角处应保持尖锐,不得有毛刺5.3.4测压点与测试仪表之间连接管道的内径不得小于3mm,53.5测压点与测试仪表连接时,应排除连接管道中的空气54温度测量点的位置温度测量点应设置在被试阀进口测压点上游15d处5.5试验用油液5.5.1粘度;40℃时的运动粘度为42~74mm2/s(特殊要求另行规定)5.5.2油温:除明确规定外,型式试验应在50℃±2C下进行,出厂试验应在50℃±4C下进行553清洁度:试验用油液的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不得高于GB/T14039规定等级代号19/165.6稳态工况5.6.1被控参量的变化范围不超过表2的规定值时为稳态工况,在稳态工况下记录试验参数的测量56.2试验时,试验参量测量读数数目的选择和所取读数的分布情况,应能反映被试阀在整个范围内56.3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应规定测量的时间同隔JB/T829.2-1998表2被控参量平均指示值允许变化范围测量参量量准确庋等圾±0.5±1.5±2.5±1.0±2,0注:型式检验不得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出厂检验不得低于C级测量准确度5.7瞬态工况5.7.1被试阀和试验回路相关部分所组成油腔的表观容积刚度,应保证被试阀进口压力变化率在600~800MPa/s范围内注:进口压力变化率系指进口压力从最终稳态压力值与起始压力值之差的10%上升到90%的压力变化量与相应时间之比5.72阶跃加载阀与被试阀之间的相对位置,可用控制其间的压力梯度限制油液可压缩性的影响来确定,其间的压力梯度可用公式一估算,算得的压力梯度至少应为被试阀实测的进口压力梯度的10倍,式中q取设定被试阀4的稳态流量;Ks是油液的等熵体积弹性模量;V是图A1中被试网4与阶跃加载网9之间的油路连通容积5.7.3图A1中阶跃加载阀9的动作时间不得超过被试阀4响应时间的10%,最大不得超过10ms5.8测量准确度测量准确度等级分A、B、C三级。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见表3规定表3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测量罹确度等级测量参压力(表压力p<0.2MPa)±2.0±6.0±10.0压力(表压力p≥0,2MPa)士0.5±1.5士2.5士0.5士1.5±25±05±10士2,0主:型式检验不得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出厂检验不得低于C级测量准确度6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6.1耐压试验6.1.1多路阀试验前,应进行耐压试验JB/T8729.21998试验压力以每秒2%耐压试验压力的速率递增,至耐压试验压力时,保压5min,不得有外渗漏及零件损坏等现象6.1.3耐压试验时各泄油口与油箱连通6.2出厂试验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按表4规定其中换向位置内泄漏、压力损失及补油闽和过载阀补油性能三项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按表5规定。表4出厂试验项目与方法试验项目:神路想式与滑阀机能观被试两4各准口通情况检查油路型式与滑两机能被试阀4的安全阀及各过载阀均关闭,调节溢流阀2-1和单向流阀7-1(7-2),使被试阀4的P油口的压力为公称压力,再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4的T油口无背压或为规定背压值,并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为公称流量能当被试阀4为手动多路阀时在上连试验条件下操作被试闯4各手柄,连续动作10次以上,检查复位定位情况当被试阀4为液动型多路阀时,调节溢流阀2-3,使控制压力为被试阀4所需的控制压力,然后将电磁换向阀8-2的电磁铁通电和断电,连续动作10次以上试验被试阀4各连滑阀换向和复位情况被试阀4的各滑阀处于中立位置,A、(B)油口进油,并由溢流阀中立位量内泄漏1加压至公称压力除T怕口外其余各油口堵住,由T油口测量泄滑量被试阀的安全阀过载阀全部关闭,A,B油口堵住,被试阀4的P换向位置内世漏油口进油。调节溢流阀21,使P油口压力为披试阀4的公称压力并使滑阀处于各换向位置,由T油口测量泄漏量注:在测量内泄漏景前,应先将被试阀4各滑阀动作3次以上,停留305后再测量内泄漏量被试阀的安全阀关闭,A、B油口连通阀4的滑阀置于各通油位置,并使通过被试阀分别由压力表332.3-3.3-4(如用多接A.B、T各油口压力p、PA、P、p,计算压①当油流方向为P→T时,压力损失为△p→=P-p②当油流方向为PA、B→T时,压力损失为压力撰失其中:△P…A=p-p③当油流方向为P→B、A→T时,压力很失为△pr-a+△pAT其中:△P→=p一p△Ps-T=PA-P④对于A(B)型滑阀,当油流方向为P→A(B)时,压力损失为JBT87292-1998表4(完)试验项日试验方法AB油口堵住,被试阀4置于换向位置,将溢流阀2-1的压力调至比安全阀的公称压力高15%以上并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为公称流,分别进行下列试验①调压范围与压力稳定性将安全阀的调节螺钉由全松至全紧再由全紧至全松,反复试验3次,通过压力表3-1观察压力上升与下②调节被试阀4的安全阀至公称压力,由压力表3-1测量压力振安全阀性能③测量开启压力和闭合压力下的溢流量:调节被试安全阀至公称压力,并使通过安全阀的流量为公称流量,分别测量开启压力和闭合压力下的溢流量a)调节溢流阀2-1,使系统逐渐降压,当压力降至规定的闭合压力值时,在T油口测量1mm内的溢流量b)调压溢流阀2-1,从被试安全國不溢流开始使系统渐升压,当压力升至规定的开启压力值时,在T油口测量1min内的溢流④调定安全阀压力;按用户所需压力调整安全阀压力,然后拧紧锁紧螺母被试滑阀处于中立位量被试过载阀关闭,从A(B)准口进怕,调泄漏量包括过载阀密封性能|节装流阕2,使系统压力升至公称压力,并便通过多路两的流为)中立位爱内借试验流量,滑阀动作3次停留30s后,由T油口测量内泄漏量量两部分被试阀的安全阀关闭,溢流阀2-1的压力调至比过载阀的工作压过载阀其他性能力高15%以上,并使被试过载阀通以试验流鳜,试霾方法同第5项试验中的①、②、④被试滑阀处于中立位量,从A(B油口进油调节溢流两21,使系泄漏量包括补油间的密封性能压力开至公称压力,并使通过路阀的流为试验量:滑两动中立位内作3次,停留30s后,由T油口测量内世漏量世霈量两部分补怕阀和过载阀试滑阀置于中立位置,T袖口进通以试验流量,由压力表补油性能3-4、3-2(或33)测量p,p(或p)的压力得出开始补油时的开启压力p=p-pA(或p)背压试验各滑置于中立位置,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4的回油口保持2.0MPa的背压值,滑阀反复换向5次后保压3minB/T8729.2-1998表5型式试验项目与方法序号试验项目备注」按出厂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中的规定试验全部项日:①在压力摸失试验时,将被试阀4的滑阀置于各通油位置,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从零逐渐增大到120%公称流量其间设定几个测量点(设定的测量点数应足以措绘出压力损失曲线),分别用压力表3-1、3-2、3-3、3-4(最好用多接点压力表)测量各设定点的压力,计算压力损失绘制如下特性曲②在内泄漏试验时,将被试阀4的滑阀置于规定的测量位置使被试闯4的相应神口进油;压力由零逐渐增大到公①压力失曲线称压力其间设定几个测量点(设的测量点数应足以描绘②内世漏量曲线出内泄漏曲线),分别测量设定点的内泄漏量安全阀等压力③在安全阙等压力特性试验时,应将被试阀4的安全阙调特性曲线至公称压力,并使通过安全阀的流量为公称流量然后改变系绕压力,逐点测量专全阀进口压力p和相应压力下通过安全阀的流量q设定的测量点数应足以槽绘出等压力特性曲关闭溢流阀2-1被试阀4的A、B油口堵住(如A、B油口带过载阀需将过载阀关闭),将滑阀置于换向位置,圆节被试阀4的安全阀至公称压力并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为公称流量.起动液压泵1-2,调节溢流阀2-3,使控制压力能使阶朕加载阀9快速动作,电磁换向阀81置于源始位置(截止阀2瞬态试验|10全开,使被试4进日压力下降到起始压力被试阙进口给制安全阀瞬右处的起始压力值不得大于最终态压力值的20%),然后迅响应曲线速将电磁换向阀换向到右边位置阶跃加截阀即迅速关闭从而使被试阀4的进口处产生一个满足瞬态条件的压力梯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仅记录被试阀4进口处的压力变化过被试阀4通以公称流量,连接AB油口,调节溢流阀2-1单向节流阀7-1(或7-2),使系统压力为被试阀公称压力的175%调压溢流阀22使被试阀4的T腔无背压或为规定背操纵力(矩)试验压值操纵滑阀换向自中立位置先后推拉换向至设计最大行程用测力计测量故试阀4换向时的最大操纵力(矩注:对于A(B)型滑阀,在A(B)油口接加载溢流阀,按问样方法测量操纵力(矩)JB/T8729.2-1998表5(完)序号试验项目将被试阀4的安全阀调至公称压力过载阀全部关闭,分别进行下列试验将测得的行程与压Pr压力①坡试阀4的AB口堵住尸口进,井通以公称流范量,全行程与公称压力的微动特性滑阀由中立位量缓慢移动到各换向位置《要有以微小增景移动滑阅的施以及测量微小增量的方法,测出随行程变化百分数,给制压力傲时,P油口相应的压力值动特性曲线②被试阀4的进油口P通以公称流燃滑阀由中立位置缓将测得的行程与流特P→A(B)流量馒移动到各换向位置(要有以微小增量移动滑阀的措施以及量分别表示成占滑阀性微动特性测量微小增量的方法),同叶保持A(口加载落网对全行程与公所流魔的口加载溢流阀24的相应流量值动特性曲线③技试两4的A(B)油口进油并通以公称流量调节溢将测得的行程与晚量分别表示成占滑阀A(B)→T流量两21,使系统压力为公称压力的75%滑网由中立位置全行程与公所流量百微动特性移动到各换向位置《要有以微小增量移动滑阀的施以及测量微小增量的方法),测出随行程变化时的相应流量值分数,绘制流量微动特性曲线被试阀4通以公称流量将被试阀4的安全阀词至公称压力,调节溢流阀2-1和单向节流阀7-1、(7-2),使被试阀4的5高皿试瞼|P油口压力为公称压力调节鲨流阀2,使被试阂4的T油口无背压或为规定背压值,在80℃士5℃油温下,使滑阀以20~40次/min的频率连续换向和安全阀连续动作0.5h调节被试阀4的安全阀至公称压力,并使通过被试阀4的流量为试验流量,将被试阀4以20~40次/min的粳率连续换向。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被试阀的换向次数与安全阀动作次数井在达到寿命指标所规定的换向次数后,检查被试阀4的主要零件注:耐久性试验流量规定为:公称流量小于100L/min的多路阀按公称流量试验;公称流量大于或等于100L/min的多路阀按100L/min试验JB/T8729.2-1998提示的附录)测试系统和特性曲线1液压多路换向阀的试验回路原理图见图A17-1卧1-1,1-2一液压泵;2-12-2,23、24一溢流阀;3-1、压力表(对瞬态试验,压力表3-1处应接入压力传感器);4-被试多路阀:5-1.5-2一流量计2一单向阀;7-1、7-2-单向节流阀;8-1、8-2-电磁换向阀:9-阶跃加载阀;度计:12-1122-过滤器;13注,试验液动多路阀时两端的控制油口分别与电磁换向阀82的A、B油口连通图A1试验回路原理图JB/T8729.2-1998A2液压多路换向阀的特性曲线见图A2~图A6PA流向图A2压力损失特性曲线A口换向A口中位B口中位图A3内泄漏量特性曲线声《开启压力4《定的最小溢流量试验流量1图中q为试验流量,q—为被试阀4的安全在开启、闭合过程中规定的最小溢流量设定值2图中K点为被试阀4的安全阀开启点,B点为被试阀的安全阀闭合点3图中p为被试阀4的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加为被试阀4的安全阀的闭合压力,4开启率pk和闭合率p分别为x100%中:P一被试阀4的安全阀进口调定压力,此处指被试阀4的公称压力JB/T8729.2-19981p为起始压力,p为调定压力(此处为被试阀4的安全阀的公称压力)2A、B点间的压力变化率即为压力梯度,应符合瞬态条件571的规定3图中C点处的后一个波形应落在图中给定的限制线内,否则C点应后移直至满足要求为止C点为被试阀4的安全阀瞬态恢复过程的最终时刻△为压力超调童。应计算出压力超调量△p相对于稳态调定压力p的百分比一即压力超调率△p图A5安全阀瞬态响应特性曲线%公称流量/min户T压力微动%公称压力(MP)A(B)→TPA(B)班量微孕流量微动%10080604020020406080图A6微动特性曲线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