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与中国未来 民生建设与中国未来

民生建设与中国未来

  • 期刊名字:青海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234kb
  • 论文作者:陈光金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更新时间:2020-07-0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民生建设与中国未来陈光金擁要:文章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保障和改善中国民生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命题和论逑进行了系统解读,从基本民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结构调整、组织结构演变以及民生建设公共投入等方面对30多年来中国民生建设的进展和成就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严峻问题和重大挑战,最后在国际民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民生的若干初步设想。关键词:民生建设工作重心调整国际经验中国未来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8(2011)02-0001-09作者简介:陈光金,男,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杜会分化与不平等、社会发展。民生建设与《十二五规划建议》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十二五”时期界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议》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可以说,这几句话为“十二五”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其中,发展民生成为重中之重。很明显,这个总目标要求对我们的工作重心进行战略性的调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的决定,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确立了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战略;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改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社会发展尤其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则被明确提升到党的工作重心的高度,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根本目标本质上也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只要我们切实贯彻落实《建议》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历史将会证明,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这是一次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同等重要的工作重心调整。(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硬道理《建议》郑重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以往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相比,这里有中国煤化工坦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发展意味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YHCNMHG邱有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这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这一新论述还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发展是硬道理不等于GDP增长是硬道理。虽然以往对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的论述从未明确地说过发展是硬道理等于GDP增长是硬道理,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每每要把保证GDP以某个速度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或者提出经济总量增长几倍、翻几番的要求,这个等号在工作实践中成了无上的指导原则。《建议》不再提出关于GDP发展速度的要求,无疑有助于打破这样一个等号。根据《建议》的精神实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才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道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否定以往的发展经验因为注重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时期的客观要求;更不意味着不再把经济发展作为我们的一个工作重心,而是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对这一提法做出了科学的阐述和完整的表述,这就是五个“坚持”。其中的第三个“坚持”是五大“坚持”的灵魂所在:“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他的每一个“坚持”都与民生的保障和改善紧密联系在一起,都包含着发展民生的内在要求或导向,都是为了确保经济发展指向民生改善而构建新的经济结构基础、科技进步支撑资源环境条件和体制机制保障(三)五大目标任务,贯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建议》为“十二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五个主要目标,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认真领会《建议》对五大任务的具体阐述,可以发现,其中无不贯穿和渗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实质。当然,关于第五大任务的阐述没有直接提到与民生相关的内容,但是其中仍然包含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例如对该项任务的具体闸述要求,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公信力提髙的根本途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赢得人民的信任。任何损害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的政府行为,任何偏离民生保障和改善目标的政府举措都将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这些行为和举措的效率越高,其负面社会后果越大,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越发严重。(四)其他推进民生发展的亮点《建议》在具体展开“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时候,还有许多旨在推进民生发展的亮点。其中有五个方面尤其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调整城市化战略,科学布局中国城市化。《建议》要求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都奉行限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是存在问题的,是违背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新城市化战略强调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而放弃了“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提法;尤其是新的城市化战略对不同规模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做出了科学界定,提出了各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的目标,既符合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目标。是重提农业现代化,赋予新农村建设实质性内容。《建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充实,力避形式主义的口号。特别重要的是,《建议》要求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这是对一个时期以来以侵害农民利益和损害农村发展为代价的土地城市化和抽汲农村金融资源等偏重城市和其他强势社会阶层利益的做法的否三是对理顺收入分配秩序有新的提法,这就是强调居民收人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V凵中国煤化工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具有战略意义CNMH四是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议小傻休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外,特别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和跨省可接续。新近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要求实现2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重要险种的省级统筹,这些要求的落实必将为中国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基础。五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一直以来,我们强调实践的检验但忽视了人民的检验,一些地方的干部甚至把党和政府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提出“为党的利益说话还是为百姓利益说话”这样荒唐的问题,在暴力征地拆迁时遵循被征地被拆迁者“不要跟政府讲道理跟政府讲道理就是与政府对抗,与政府对抗就是恶”这样的霸道逻辑。他们的这种作为可能把房地产开发起来了,把城市扩大了,把政府的土地财政增加了,但同时也把人民给伤害了,是经不起人民的检验的。一些地方的发展不顾环境的约束,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这些做法可能提高了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对环境和资源条件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遗祸子孙,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统一起来二、中国三十年民生发展的主要成就民生建设是一个内涵广泛的议题,但大体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基本民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资源投入。30多年来,中国民生事业在这六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和成就。总结30多年来中国民生建设的巨大进展,将能极大地鼓舞更好地推动民生建设的信心。(一)基本民生的发展基本民生的含义,在不同的学者看来,有不同的内涵,但就业、收入、消费和反贫困应当是其中四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此外,居民家庭财富不断增长,也是民生发展的重要表现1.劳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30多年来,促进就业一直是改革开放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最初的城镇改革,就是迫于就业的压力,允许城镇劳动力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有解决农村劳动力广泛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从事集市贸易和贩运活动,以及举办乡镇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公有经济大规模发展,拓宽了全社会劳动就业渠道。30多年来,中国城乡就业不断增加,年均增长221%。2.居民收入。民生的发展,就业的增长,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没有居民收人的增长,民生建设就是一句空话。30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也是有目共睹的。据统计1978-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3元增加到17174.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153.2元,按照不变价计算,都增长了近8倍,年均分别增长733%和7.18%3.居民消费。消费是民生发展的一个甚至比收入更重要的指标,因为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统计表明,197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从57.6%下降到36.5%整体进入宽裕阶段;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到41.0%,整体进入小康阶段。4.反贫困。一直以来,中国反贫困的主题是反农村贫困。改革开放初年,中国农村人口的贫困发生率高达30%多。通过30多年的努力,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按照旧的贫困线测量,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比重为1.6%;按照新的贫困标准,2009年贫困发生率为36%。5.居民财富增长。3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财富普遍增长。可以用住房条件的改善和银行居民存款规模来测量这种增长。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67平方米,到2006年增加到27.1平方米,增长3倍。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到2009年增至33.6平方米,增长3.1倍。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方面,1978年时仅为210.6亿元,2009年增至260771.7亿元,人均储蓄存款则从21.9元增至近2万元。(二)社会事业发展般而言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都属于社会事业范畴中国煤化工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是更为直接地关涉民生的社会事业。CNMHG从教育发展来说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九年义务制教骨基本普及,同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3%。文盲率显著下降粗文盲率从1990年的15.88%下降到2007年的7.17%;15-45岁人口文盲率从1990年的10.38%下降到2004年的222%从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来说,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到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370万多张,卫生机构人员数达到59万余人。到200年,全国90%左右的农村社区拥有医疗点。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89/10000下降到2007年的3.66/100004新生婴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33.1%下降到2007年的10.7%。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延长到2005年的72.6岁。(三)社会保障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改革传统的单位化保障体制、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力图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和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险体系主要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大险种组成;社会救助体系则由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救助、残疾人救助、困难救助、灾难救助、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济(助学)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救助和救济组成20多年来,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迅速。据统计,1989-200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5710万人增加到23549.9万人;1994-2009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374.6万人增加到16410.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7968.0万人增至12715.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182.1万人增至1489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915.9万人增至10875.7万人。与此同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重新实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覆盖,2009年农村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8.33亿,其中759亿人次获补偿。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2009年全国农村有2016.6万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总计达到7273万人。各种社会救助事业补助解决了绝大多数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体的难题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为生活困难人口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从统计上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数从1996年的84.9万人增至200年的2345.6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人数从2001年的304.6万人增至4760万人,城乡都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8年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和贫困大学生助学制度,则为广大贫困学子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四)社会结构调整社会结构调整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宏观社会发展问题但是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民福利的共同增长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两个最重要方面。合理的社会结构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结构基础,也为广大公民个人发展提供了结构条件。社会结构是否合理,突出地表现为结构的开放性和社会中间阶层的成长。结构的开放性为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社会中间阶层的成长为缩小各种社会差距奠定了结构基础。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现代社会结构逐渐成长。测量现代社会结构有很多维度,对于民生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城乡结构就业和职业结构以及社会阶层结构。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常住人口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1978年,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到2009年这一比率提高至46.59%,城乡结构得到改善。就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也鼓舞人心。从就业结构来说,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1978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70.5:17.3:12.2,到2009年调整为38.1:27.8:34.1。大体上可以说,中国的就业结构已经发展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从职业结构来说,体力半体力职业比重显著下降,非体力类职业比重明显上升。另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5年,全国体力半体力类职业比重下降了244个百分点,非体力类职业比重则上升18.8个百分点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出现多个新的社会阶层,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初步具备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成分。基于中国中国煤化工址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的社会阶层划分标准(陆学艺,2002),利CNMHG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我们测算出2005年十个社会阶坛的树取,如图1所示。果证明了我们关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变迁趋势的判断。另外如果以现代社会职业地位为标准来划分,利用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我们估计到2008年时,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比重已经超过26%。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经验研究发现,2001年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比重大约为15%;该课题组还预计此后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比重将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扩张(陆学艺,2002)。应当说这一判断是基本准确的。据此我们可以预测再过15到20年,中国社会将形成社会中间阶层占人口半数以上的规模。罔家与社会警理看0.46经理人员0.58私誉企业主1.00专业拔水人员5.59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1500农业芬动者图12005年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料来源: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數据以及200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統计敷据测算(五)组织结构调整中国社会的宏观组织架构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是国家组织的机构改革市场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城乡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调整以及民间社会组织的发育逐步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共同发展的组织化格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各种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发展,其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几千个增长到00年的43.1万个。这种变化对于民生发展的意义在于,广大民众获得了迫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广泛空间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我服务获得更加合理的组织化基础。(六)民生建设和社会发展投人民生建设是需要资源投入的,尤其是公共资源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资源随着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而不断增长,具备了大力投入民生建设的客观条件,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仅为11323亿元,2010年增加到83080亿元。国家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在走过一端弯路之后,也迅速增长,例如以社会文教支出为口径统计的国家社会发展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13.1%上升到了200年的268%,这为民生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保障。三、影响中国民生建设的若干问题和挑战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民生建设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和挑战。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七种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劳动就业压力持续存在就业结构不甚合理就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失业持续处于上升趋势登记失业率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下降以后,从1985年起总体处于上升的过程之中,而各方面的调查结果更是表明,实际的失业率明显比登记失业率高(见图2)。劳动力总体过剩与结构性短缺问题并存,多年来的全国劳动力市场监测结果表明拥有专业技能和技术职称的劳动力的市场V凵中国煤化工与求职人数之比在1-4之间波动;而非熟练劳动力的市场供给仍然过CNMHG之比往往低于05。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就业增长弹性却趋于下降。从统计上看,118-198y平,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年均就业增长达到142万人左右,1991-2000年期间降至74万人左右,2001-2009年期间降至68万人,尤其是在2005-2009年更是下降到52万人。劳动就业领域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农民工所遭遇的各种社会排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调查,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基本实现完全就业需要5年时间。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比不到0.8。200登记失业人数(月人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图2中国的失业问题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历年);2008年的调查失业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年进行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计算(二)收人和消费不平等程度不断提高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目前进人胶着状态。据统计,1978-1985年期间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的阶段,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之比从257下降到1.86;从1986年起,这一比值便不断攀升,到2007年达到3.33,此后在这一高位水平上小幅波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处于胶着状态二是区域收入不平等难以缩小。据统计,从城镇来看,1995年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4:0.99:1(以西部为1,下同),到2008年变化为149:1:1;从农村来看,三大地区的居民家庭人均纯收人之比,在1995年时为2.19:1.26:1,到2008年变化为1.92:1.29:1。三是初次分配不合理。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96年达到峰值,为53.4%,此后趋于下降,目前已经降至40%以下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相比差距明显。四是阶层收入差距严重,导致全社会总体不平等程度不断提高多项全国性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全国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可能接近甚至超过05;随着总体收入差距的拉大,居民收入流动也出现两极化趋势,例如,根据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卡罗来纳人口中心、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共同资助进行的6次追踪调查数据(CHNS)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8年进行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1988年到2007年,收入最低的10%的人口占有的收人份额,从1.39%下降到0.70%;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口占有的收入份额,则从2783%攀升至42.82%。前者与后者之比,则从1:20演变为1:61,出现两级分化的趋势(陈光金,2010a)。分析其中原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初次分配不平等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相关制度改革不彻底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陈光金,2010b)。在收入不平等程度较大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尤其是2001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始终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倍以上。总的说来,收入不平等不仅影响民生,也影响有效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导致其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过大(三)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蕴含着对社会公平的挑战尽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社会结构的雏形已经呈现,但结构性问题仍然显著存在,影响着中国杜会的发展和民生的建设。这种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乡结构仍不合理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一方V山中国煤化工重仍然远远高于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并且两个比重之间的差距还呈扩CNMHG重与农业产值比重之比仅为199:,200年上升到384:1,2004年降至.,平里又卿提高,2009年达到37:1,这种状况可以说是造成较大的城乡收人差距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是统计上表现出来的农6村人口城镇化很不完全,比较按照常住情况统计的城镇化水平与按照户籍计算的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逐年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这两种比重的差额,从1983年的27个百分点上升到2008年的15个多百分点,也就是说在目前有大量不拥有非农业户籍的农村进城人口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他们并不拥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经济社会权利。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而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大体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社会的水平,阶层结构存在中下层和底层规模过大的问题,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不足以起到调节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作用。有学者估计,目前中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调整大体落后于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调整约15年(陆学艺,2010)。三是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结构的开放性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强化进程之后,从90年代中期起又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社会流动机制的合理化进程受到阻碍,不同社会群体的发展机会获得也存在若干不平等问题。(四)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不公平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中,广泛地存在着不平等、不公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但仍不可忽视。例如根据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现阶段城乡中小学生预算内生均经费差异仍然比较显著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免费政策以后,城乡教育的主要差距将转向教育质量的差距。二是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水平需要提升。例如城市与县域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之比,在2000年以前是下降的,但此后有所上升,到2008年仍然达到25:1;城乡人均卫生事业经费差距也仍然较大,两者之比大约为2:1。三是社会保障覆盖面尚待提高,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压力较大。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大社会保险险种的综合覆盖面大概为40%左右。在社会保险制度的整合方面存在很多难题,例如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分设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还非常困难;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也与其他单位分设,等等。这种状况在学术界被称为“碎片化”现象(郑秉文,2009)。从国际经验看,过于碎片化的社会保障系统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四是城乡转移支付存在不平等的问题,成为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在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中,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也表现出城镇高于农村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中的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与农村居民收入中的这一比重之比在2003年达到峰值21.8:1,此后出现下降趋势,但直到2009年仍然高达13:1。考虑到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客观状况,可以想见,城乡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的绝对差距将会比这种相对差距更加突出。结果原本应当起到缩小收入差距作用的转移支付,目前仍在起着相反的亦即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除了制度设计上存在种种问题之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支出水平仍然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2008年中国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劳动以及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占CDP的比重仅为7.5%,200年提高到7.9%。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据经合组织统计,2005年经合组织26国公共财政社会净支出相当于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25.5%。(五)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民主参与亟待加强近年来,中央一直都在强调改革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进程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管理体制亟待进行重大改革,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问题亟需尽快解决;基层社区自治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民主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需要强化,农村社区尤其如此;社会组织发展面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社会组织密度明显低于许多国家的水平,例如有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每十万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连印度也超过100个,而中国目前仅为30个左右(陆学艺,2010)。另外,中国的社会捐助和志愿投入管理体制也相对僵化,不利于动员社会资源参中国煤化工(六)其他不利于改善民生或者影响社会公平的重大CNMHG还有几个重大问题,对于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说需安要普解认具厘刈。一是公共财政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较为重大的不合理问题包括资源配置自身的结构不合理、政府各层级之间的配置不合理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二是政府转变职能的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现行的政绩观与科学发展观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一致,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在现实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应当存在的冲突。三是一些利益集团过于强势,缺乏有效的制衡,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展进程不同程度地形成阻碍,突出表现在劳资关系调节、收入分配秩序调整、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和其他物价调整以及社会保险体系的发展等方面,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响日益凸显。当然,全球化进程对中国民生发展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七)社会矛盾冲突增加,社会和谐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现阶段,中国已经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2010年突破4000美元),整体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更是因为上述各种民生问题和民生相关问题的广泛存在。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矛盾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劳资冲突事件不断增长,目前始终在高位增长,并且走向集体行动的趋势更加明显;干群矛盾加剧,这不仅是民生矛盾的反映,也严重影响着政府的社会合法性和公信力的提升;各种腐败问题继续多发,进一步影响着政府的社会合法性和社会公信力,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社会安全形势严峻社会犯罪在高位变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断环境安全问题经过多年积累进入爆发式发生的阶段。因此,群体性事件也频繁发生,目前在每年数万起的水平上变动,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新的特征,难以应对。还有网络舆论也风起云涌四、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推进民生建设的进路(一)一些国际经验关于民生问题的国际经验,应当说是非常丰富的。当然,国际上并没有与中国的民生概念相当的概念,但它们在促进民生发展方面的许多政策举措,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主要介绍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概括起来,发达国家在促进民生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推进政治民主法治,促进公民权利发展。民主法治可以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实现途径,但核心问题是约束公共权力,确保公共权力为民众的利益服务,保障民众的权利得到实现。当然,在现代政党政治的影响下,不同的政党可能代表着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但民主和法治的体制机制,使得它们难以过分维护其所代表的社会阶级和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而损害其他社会阶级和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另外,社会的广泛参与也是政治民主的构成要件。发达国家的经验是,让社会广泛自我组织起来,民间非营利部门因此得到巨大发展,公民社会组织架构基本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三足鼎立。二是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政府的普遍模式,与此相关的,也基本实现了从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公共财政的核心,就是在不断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经济建设支出的前提下,扩大社会发展支出,公共财政投人的主要目标就是推进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三是推进集体协商促进劳资和谐。当然,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国家甚至并不赞成集体协商制度。但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推进集体协商、促进劳资和谐方面,还是几乎不遗余力的,最典型的是北欧模式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美国有所不同,对工会力量采取压制措施这是与美国的建国历程和意识形态取向密切相关的,但即使如此,美国工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例如劳联产联就是美国政府也不敢得罪的工会组织。另外,其民间组织力量发达,其中相当一部分服务于为各种社会群体维权,对于调节劳资关系也有一定的作用四是强化政府监管,促进社会安全。尤其是在社会安全方面发达国家政府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等,一直是发达国家政府的监管重心所在。五是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尽管发达国家基中国煤化工制度,对效率的追求是这些国家的最重要的考量之一,但它们并不忽视段时间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对公平都有明确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总的来CNMH进社会公平的三种机制,这就是经济增长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杋制,包括就业结构调整等;国家调控机制,主要是税收调节机制和转移支付调节机制;社会调节机制,主要是各种社会利益主体享有大致平等的参与收入分配决定的权利,并有相应的体制作为保证,例如前面提到的集体协商制度和机制。六是调整社会结构,扩大社会中间阶层规模。应该说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调整,并不是政府认为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政府在这个方面也不是毫无用武之地,最主要的是,发达国家政府在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举措,是有利于社会结构的开放和保持一定水平的社会流动的。例如,无论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还是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政府都很少设置制度性的障碍和身份化的社会区隔。尤其在教育领域很少提出教育产业化这样的主张,公立教育即使在美国也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体系,在私立教育中营利也不是主要目的。七是建设福利国家,完善社会保障。自从德国的俾斯麦在19世纪末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以来,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然而发展最快的时期也就是二战后的三十年。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了三种模式,即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美英)、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北欧)和莱茵模式(西欧大陆),不管是哪种模式,共同的特征都是建立广泛覆盖的社会保险体系,差别可能主要在于责任分担方式和筹资模式有所不同(艾斯平一安德森,200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经验都是比较成功的。违反这些经验,一般而言都难以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在世界银行或美国主导下形成的拉美陷阱以及最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英美经济社会改革,都是典型的力证(克朗普顿,2011)。美国在奥巴马上台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新改革措施,包含着解决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造成的社会问题的努力。(二)关于推进中国民生建设的框架构想迄今为止,我们关于民生建设的理解,基本还是集中在民生建设的基本方面。然而,总结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我们需要有一种科学合理的民生建设框架设计。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所谓深水区,继续无条件地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的机制,恐怕会面临很大的问题。我们设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生建设的框架进行尝试性的设计。一是确定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有三个民生建设领域应当成为今后中国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基本民生建设、社会安全建设和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二是民生建设的组织架构。如上所述,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政府、市场(经济组织)和社会(社会组织)三大部门格局。从国际经验看,中国民生建设的组织架构应当依托三大部门并存的格局来搭建。三是民生建设的资源保障。中国的民生建设要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需要在公共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四个方面建构起科学有效的资源保障体系。四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民生建设的工作重心的确立。第一,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型,将工作重心从单一经济建设转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并尽可能多地侧重社会建设,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第二,开展制度建设,这是落实工作重心调整的重要途径。第三,建立和完善社会建设的组织架构形成三大部门分工合作的组织格局,逐步推动社会建设和治理从第一部门“包打天下”的单一中心模式向三大部门共同参与的多中心模式转变。第四,建设民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系。第五,创新公共社会政策体系,作为联结制度与实践的逻辑环节。参考文献:[]陈光金(2010a).中国收入不平等:U型变化与不稳定的未来[J].江苏社会科学,2010,(5)[2]陈光金(2010b).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2010,(6)[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6]郑秉文.中国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JH中国煤化工[7]艾斯平一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郑秉文译CNMHG[8]克朗普顿.阶级与分层[M].陈光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l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