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与中国译学 中国话语与中国译学

中国话语与中国译学

  • 期刊名字:上海翻译
  • 文件大小:661kb
  • 论文作者:杨晓波
  •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6-1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上海翻译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2011No.2中国话语与中阕学杨晓波(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摘要]回眸中国百年学术,在西风东渐下,整个20世纪中国人文学科研究深罹“失语症”。译学自不例外。本文追溯中国传统译论之发展,重审其价值,发掘其独特的中国话语特色,并提出以建构中国译学话语为基础来建构中国译学。本文所谓中国译学话语,乃一套借镜传统博取西论,既能解决本国特有问题,又可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话语体系。本文景后以当代中国译界一些尝试性的中国话语运用为例,以显示其强大阐释力。[关键词]中国话语;中国译学;中国传统译论[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1)02001105罗新璋先生钩沉史料,追本溯源,从我国历来对个多世纪前,在“救国图强”的呐喊声中,西翻译的论述中归纳出一条线索:“案本一求信一神学东渐,中国学人始放眼世界。无奈在此百年中,中似一化境”,并认为该四个概念是既独立又联系,且国传统文化却两度遭劫,弃如敝履。笼罩在西学下渐次发展的统一体,是我国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的中国学术,行至世纪之交,在百年回眸中幡然醒成部分与最初基石(1984:19)。我们认为,简言之悟:“整个20世纪中国的人文学科研究实际上都患中国传统译论滥觞于佛经翻译,道安提出“案本”,上了失语症’全盘套用西方的话语系统没有自乃要求忠实,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即以“忠实”一以贯己的理论话语,大部分中国人文学科研究都削足适之。佛经翻译的“案本”其实包含有两个倾向:文与履地成了西方话语系统的注脚。”(曹顺庆,2001:1)质,当然最高超的译文往往能调和文质,而成“新中国译学亦不例外,在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译”(如玄奘的译文)。然而这种二元标准最终还是后,旋即被抛入强势的西方话语之中,时而被“科学让位给了更稳定的三元标准,即“信、达、雅”;“求化”,时而又被“解构”。中国译学正罹患严重“失语信”与“求达”、“求雅”形成了辩证的互动,该标准症”。早在半个世纪前,董秋斯便提出要建立中国时间成了翻译的金科玉律。然而,按中国传统哲学翻译理论;二十多年前,至今影响巨大的《翻译论思维,多元并非最稳定的结构最稳定最永恒的乃集》以罗新璋先生一篇鸿文起首(1984:119),呼吁元。于是神似”说中一元论倾向初见端倪;而“化建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曾引发有关建设境”说最终将其推向极至,直通“道”的范畴,成为中中国译学”的大讨论。然而,该文自出版以来亦屡国传统思维对翻译本体论作的最高概括。其后的本遭质疑(谭载喜,195:16;张南峰,2004:4351;朱土译论,虽亦有吉光片羽(如许渊冲的“三美三化三纯深,2008:3-24),以至如今学界再言“中国译学”之”论),但难越“化境”说的高峰。此后中国译界西或“自成体系”,总是慎而又慎。风东渐,传统译论渐成式微。中国是具有悠久翻译历史的国家这是事实;而20世纪后半叶,中国翻译研究的话语实则交给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译论皆只言片语、不成体系,这了西方译论。中国传统译论在经历了一轮发掘与批也是事实。那么,中国现代译学该如何向传统借镜,判后,时至21世纪,仍未复苏。那么,中国传统译论向西方博取?又能否打上中国标记且自成体系呢?缘何不振?其症结究竟何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罗先生那篇文章谈起,反思。对中国传统译论的价值作一番再考量。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虽中国古代哲学与2中国传统译论价值之再考量文论甚为发达,而中国传统译论较少与之真正互动,2.1“案本一求信一神似—化境”——中国传统译虽常援引借势以申己意然多为点缀或修辞之资。论之发展与式微中国a儿+时语言的哲学思中国煤某收稿日期]2010-12-29CNMHG作者简介】枥晓波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季哲学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贱考,如“意一言”之辩,而启“译文一原文”之辩,从而悟”式思维与“立象尽意”的象征性语言,避免了西对翻译本体进行形而上的追问;或可借品藻之风发方理论因一味尚“科学”,尚“精确”,而将阐释对象展出一套译本品评模式,让“译话”发扬光大,与“诗切割得支离破碎。然而,优势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话”、“词话”等并驾齐驱。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知识化为劣势,因而相比于西方话语,中国传统话语亦存分子重仕途,以通四书五经为首务,象寄之才遂被视在两方面缺陷:一,在严密的分析论证及逻辑推理方为“小辨”(孔子语)(陈福康,2000:5),翻译学从未面中国传统话语缺乏自己独特的语汇。二,中国传成为显学。近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又两度遭弃,统话语的“点悟”式言说方式要求读者有极强的领至20世纪学界提出建立中国译学”,译学在中国悟能力。非但如此,即便这套话语的使用者也必须实已被拔离了传统的土壤,哪经得起“欧风美雨”的拥有真正的智慧不然则极易产生“任意的,不负责浇淋?中国译学从此丧失了与传统文化“金风玉任的印象批评。”(叶维廉,2006:10)露”的那“一相逢”。总而言之,中西理论拥有两套不同的话语系统诚然,语言文字是最带有民族特性的东西,各我们不能以一套压倒另一套,或简单地以一套阐释国的翻译理论都深深植根于本国的历史结构和特定另一套,而应相互对话,取长补短,从而建立起一套文化土壤之中。”(陈福康,200:1i)自20世纪上半既能解决各自特有的问题,又能给予国际译界共同叶起,西方译学蓬勃发展,虽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然关注的问题以独特解答视角的话语体系。那么,在每一理论无不以西方文化为本位,又以西方哲学传统译论趋于式微的今天,我们提倡中国话语,是否(包括语言学)为羽翼。因此,当我们向自己的传统意味着复古呢?进一步说,是否意味着抛弃西方理借镜应将触角伸得更长些,不仅将传统译论,更应论,甚至抛弃现代白话,突然“之乎者也”起来呢?将整个中国文化(尤其是哲学与美学)视为中国译句话,本文所谓的“中国话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学成长的土壤。中国传统译论虽萌发于中国文化土下文详言之。壤,但因上述原因,未能茁壮成长。尽管如此,学界3中国译学之话语建设普遍认为,中国传统译论之价值,乃为后世提供了一3.1借镜传统博取西论,以发今声系列研究“母题”。其实中国传统译论涉及之话题罗新璋先生所谓中国译学之“自成体系”,近年西方译论在同时或稍后皆纳入彀中。因此笔者认来屡遭质疑综其异议观点大致有二:一,“自成体为,中国传统译论卓然于西方译论之林乃是从“案系”说易导致守成型研究心态(朱纯深,2008:3),过本”到“化境”,以东方思维道出的那套独特的中国分强调之则更可能令中国译学陷入狭隘民族主义话语。而我们所谓的“中国译学”建设,必是以“中的泥坑(谭载喜,1995:16)。二,中国传统译论实则国译学话语”建设为基础的。不成体系,那些只言片语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22“得意忘言,出神入化”—独具特色的中国“偏论”、“散论”(谭载喜,1998:13)。笔者认为,这传统译论话语些批评不无道理,以此为戒,我们便得到两点启发:中国传统译论亦可用另八个字概括,即“得意一,中国译学应扎根本国文化土壤,发扬传统优势,忘言,出神人化”。此八字将译学蒙上了一层老庄正视当前不足,广泛借鉴西论。二,我们应继承传统哲学的思辨色彩庄子的“意一言”之辩遂转化成了译论,并对其进行现代阐释,发展其对现代学术问题译文一原文”之辩。相比于“案本一求信一神似一的阐释力;不仅如此,我们的目光还应超越传统译论化境”,这八个字更提醒我们去关注中国传统话语而俯瞰整个中国本土文化,以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独特魅力。思考翻译,用中国特有的言说方式阐释翻译,并在思中西文化在发轫之初即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考与阐释过程中建立起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话语体道路。当西方人执着于逻辑推理与精确定义之时,系作为中国译学的思想体中国人却发展出了另一套以“启智、点悟”与“以少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中国译学话语之建总多”为特色的理论话语。相比于西方话语,中国设即“借镜传统博取西论,以发今声”。“借镜传传统话语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一,中国传统话统”此皿羊料。中国传统理语善于宏观把握事物避免了西方哲学将主客割裂论漫长的历史长河而陷入的理论误区。二,如果说西方话语是理性的,中CNMH体系,为现代学术那么中国话语则是诗性的,其“以少总多”的“点、提供了大量可供开掘改造利用的宝贵资源。有人责怪中国传统理论的话语太模糊,不善精确定义殊西方译学引进国内三十多年来,中国一直充当不知西方文论许多关键术语也同样有其含糊处,如着西方译论的试验场,中国丰富的翻译实践及翻译对于“美”、“美感”的定义,再比如结构主义解构主历史皆削足适履方枘圆凿地作了西方译论的“脚义中大量艰涩的术语。其实从根本上说任何文论注”。难道西方语言学真可以解决中外语言互译的术语都只能做到大致明确,不可能像“1+1=2”那技术问题吗?难道“多元系统论”对中国各时期的么简单(曹顺庆,2001:22)。因而,中国传统理论那翻译活动都具有说服力吗?难道翻译的本质真的就套术语“丝毫不比欧洲语言中的大部分概念词汇更是“操控”与“改写”吗?不尽然也!我们就最后模糊……只要它们一露面,[中国读者]就知道是它个问题试用中国传统理论话语阐释之以期与西方们。(宇文所安,200导言3)然而,由于长期的抛译论进行初步的对话。弃,这套语汇对中国现代学者来说已变得陌生,因此当今译界最为头痛的问题也许是对翻译本质的在强势的西方话语压境下,只好弃置不用。如今我定义。翻译从最初的“模仿”、“对等”戏剧性地转变们要建构中国译学话语,必得从中国传统理论中爬为如今的“操控”、“改写”;翻译本质一变,对译者主梳岀有价值的思想,在使用中逐渐恢复中国传统话体性的理解也随即转变,译者从“媒人”、“仆人”语的言说能力跃而成为了“操控者”与“改写者”。至此,“忠实其次,我们也应横向地“博取西论”。近半个世二字就如同婴儿,随洗澡水一同泼掉了。西方翻译纪是西方译学“狂飘突进”的时期,尤以语言学派以研究从语文学,到语言学再到解构主义,大致经历后的理论最为丰富多彩。无视人家的成就,坐井观了三种范式,虽研究视野大大拓宽,然而对于翻译本天固步自封,对中国译学的建设显然是不利的。国质的阐释却如同翻烙饼—只是从“信”翻到了外好些优秀的理论特别是描写性理论,如“多元系“不信”。令我们遗憾的是,国内译界似乎随西风飘统论”,为中国传统译论所无,可批判地加以吸收。转若蓬,当今本土理论对翻译本质问题一直噤若寒不但是西方翻译理论,西方译界在多年研究过程中蝉。难道中国话语在此问题上不具有阐释力吗?我产生的理论话题,也值得我们吸收并展开讨论,如翻们也许忘却了前辈闪烁着东方智慧的诗意言说。译的本质翻译的心理翻译的伦理,翻译与权力、意钱锺书先生认为,翻译乃“化”,翻译的最高境识形态的关系,等等。界即“化境”。此说乃是对翻译本质的极佳概括,既最后,不论是“借镜传统”抑或“博取西论”,目道出了翻译的过程——“化”,又秉承了中国特有的的都是“以发今声”。所谓“今声”,包含两种声音:境界说指明了翻译的最高境界—“化境”。一个其一,对本国特有问题的解答。如中外语言互译的“化”字在读者脑海中点化出了两种文化动态交融规律译本的比较与批评翻译与社会文化及意识形的过程这是奈达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望尘态的关系,翻译史,等等。其二,对国际译界共同关莫及的。奈达对翻译本质的定义(先从语义,再从注的问题的解答。如翻译的本质,翻译的主体,翻译语体,用最近似、自然的对等在译语中再现原语信批评标准,等等息),用庄子“得意忘言”四字足以概括。本文认为,中国译学建设的基础,乃话语建设。受解构主义影响兴起的一系列翻译理论,实则中国译学是世界译学大家族的一员,因此不可能摆是对以奈达为代表的语言学派的反叛。如果说语言脱围绕世界共同问题的公转,而作独立的自转;然而学派最终使翻译的动态过程变成了僵死的科学教既是其中一份子,就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西方译条译者的主体性因此受到否定,那么解构主义便通论并不是太阳,它也由各式各样的行星组成大家一过“解放译者”割裂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使翻译的起围绕着翻译的共同问题旋转,但又彼此遥望,就像本质走向了另一极端。这种对翻译本质及译者主体在黑夜之中遥望星空,让我们若有所思。性的误解否定了“忠实”,将翻译研究抛出了本体论3.2从以西释中到中西对话的轨道。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讨论过理解的主体在上文,我们描绘了一片世界译学群星辉映的性问题。“诗无达诂”即告诉我们“作者未必然,读天空。不仅译学,人类智慧的光芒本该是多姿多彩者何中国煤化工最早言说理解主的。我们建立中国译学话语,进而建立中国译学,不体性CNMHG以意逆志”(《孟是为作茧自缚、闭关自守,而是为参与世界学术的对子已奶P会去推测作者本意。然而因各人修养、经历、世界观的不同,凭一已之“意”揣摩出来的作者之“志”必千差万别。因此,其理论可否创造性地用于阐释翻译呢?王宏印教授后人往往将“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与“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意逆志”并举。“知人论世”即要求了解作者的生他提出,《诗品》的创作之道乃“师法自然”,其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意逆志”与“知英译亦如是。“因为翻译之法就是师法自然。”人论世”虽是针对文学鉴赏而言的然而对翻译依(2002:103)何谓“师法自然”?他援引《诗品》中然具有指导意义。其实任何艺术都体现出创造者和“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八字,简释了文学艺术翻译接受者的主体性,然而主体性是有限度的艺术是有“师法自然”的表现手法,并分十大类予以解说法则的,一味夸大主体性,只会遁入“六经注我”的(2003:258-275)。且看十个标题:一,立名:同声相魔道。孔子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求;二,走笔:运思取势;三,简洁:如沙淘金;四,规为政》)钱锺书先生化用此语以言艺术,云:“盖艺整:变化统一;五,意韵:丘壑濡染;六,形象:万象更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2007:155)“艺”之新;七,节奏:生命律动;八,连贯:文气浩然;九,谋至者若如是,那么,“译”之至者呢?篇:胸有成竹;十,标题:领袖风采。相比于西方译论当然,不论译者还是读者的主体性,都是不可避不厌其烦的析缕分条,上述十条是否让人感觉荡气免的,百分之百的“信”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回肠、余音绕梁?这是中国特有的对艺术的言说方梦想。西方译论对翻译本质及译者主体性的言说,式。中国话语尚整合,各类艺术相通相合,因此在以只是在“信”与“不信”,否定与夸大之间走极端。然上对翻译的论述中,作者不断借势中国书画美学来而,当我们说翻译的本质乃追求“化境”,译者主体阐释翻译艺术。当阐释译者如何提炼主旨以求简洁性是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而达到的“从心所之时,作者以书法的“中锋行笔”喻之(2003:262欲,而不逾矩”的高级阶段,我们没有偏执任何一263),精准的译文如笔笔中锋,力透纸背,展现出一端。这种言说的智慧与魅力恰与中国“天人合一”种“骨力”。当阐释译者如何追求神似以表现原作及“阴阳相生相克”的思想一脉相承。其不同与西意韵之时,作者随即让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中国泼方处,乃是善于在“信”与“不信”,似与非似,主体与墨大写意山水,“绘画中的胸中丘壑经笔墨而濡染客体,原文与译文等矛盾间保持一种“张力”,用中成天地氤氲,画面上只见一团生机,不见笔法墨国的话语表达,即“中庸”或“和迹。”(2003:265-266)4中国译学话语之实践尝试王宏印教授对翻译的阐释,秉承了中国话语钱锺书以后,对翻译进行“中国式”阐释的学者“启智、点悟”与“以少总多”的特色。当西方的逻辑不多,最具代表的是许渊冲。许老同时也是译作等推理与析缕分条式的解说对艺术问题束手无策时,身的翻译家,其译论早为译界熟知,故本文略去不中国式的诗意言说,或许能带领“有慧根”的读者谈。下文所举三例,乃向为译界所忽视者,尤其“译体悟到艺术的真谛。话”,甚至差点被“西方标准派”踢出翻译研究的4.2奚永吉:“古典式”译评的独特魅力大门当中国文学批评被西方文论占领,言必称“主4.1王宏印:“师法自然”的翻译美学义”时,我们不禁要问,西方文学有无“风骨”,有无王宏印教授是典籍英译专家,多年沉潜于中国“文气”?以戏剧为例,中国古人在评论戏剧之时古典哲学、美学与诗歌的译介,并对中国传统译论作爱标举一个“趣”字,“大有凡有所评,必涉趣’字之出过现代的梳理与诠释。对中国传统的体悟,使其概。”(奚永吉,2007:引言)那么,莎剧亦有“趣”否?创造性地将中国古典思想与话语运用于对翻译的阐莎剧译本能体现其“趣”否?奚永吉先生的回答是释。他的译论及译评中莫不闪烁着中国古典美学的肯定的:“在古今中外的戏剧史上,剧作家历来视智慧光芒。趣’为机杼”;“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莎译同王宏印教授的《<诗品>注释与司空图诗学研然。”(同上)究》(2002)一书是对晚唐诗人司空图《诗品》的系统奚永吉先生在莎剧及莎剧译本中拈得一个研究与英译。《诗品》为一组二十四首“论诗诗”,亦“趣论亦诗其中归纳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主要范畴。中想及中国煤化工时莎剧的美学思细致分析。全书国传统艺术,不论诗、书、画乐,本是息息相通的,因共八CNMH较”之宗旨将译此《诗品》构建的美学体系并不仅限于诗歌。那么作与原作的比较,译作间的比较,上升为不同文化间的文学与美学的比较。其余七章,从七个方面对莎践可在哪些方面对西方译论进行补充或证伪?我们译审美进行了比较,分别为:主体别趣、客体通趣、体不但可以向世界提出一系列有自己特色的话题,并趣、语趣、意趣、机趣、奇趣,可谓面面俱到。奚永吉应参与共同话题的探讨,如翻译的本质,翻译的主先生的译评以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为纲,对中国传统体,翻译批评标准等等。在讨论中,我们应有自己的文论广征博引,字里行间透露着从《文心雕龙》、《沧话语,自己的立场,而不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浪诗话》、《人间词话》到《管锥编》一脉相承下来的如果说西方话语是理性的,那么中国话语则是文人雅趣。此类译评为西方所无,故笔者称其为中诗性的。这本是两种对世界的不同言说方式,我们国“古典式”译评。不能将各自的特点视为缺点,而应相互对话,取长补4.3小品类“译话”:中国传统诗话的余绪短。在21世纪,在全球处于“科学主义”笼罩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特点之一,乃批评家的非今天,中国诗性话语走向世界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职业化,即批评家多为作家反串。中国的译评亦不科学与艺术,乃两种对世界的不同言说方式,我们期例外。从早期佛经翻译者对翻译的零星论述,到严待迎来其精彩的对话,这也便是学术的真正意义所复、林琴南,再到余光中、思果等人,“译者论译”成在。所谓学术,不是偏向任何一极的独语,而是在多为中国翻译批评发展的一条主线。译者们从自身经极之间寻找一种必要的张力用中国的话语表达,即验中归纳出对翻译的体悟,其中的吉光片羽,启蒙了寻求一种“和而不同”的“中庯”境界。一代又一代译人,许多话题亦成为了日后翻译研究的“母题”。然而,近年竟有学者提议将这些“译者参考文献经验谈”踢出翻译研究的大门(王宏志,2007:8)。[1]曹顺庆,等.中国古代文论话语[M]·成都:巴蜀出而纵观近年译坛,此类文章似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版社,2001野,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借西方译论开出的“空头支[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票”,不少文章言之无物,味同嚼蜡。育出版社,2000东西方文论的体式自古有别西方注重逻辑推3]罗新球,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罗新章,翻理,长于理性思辨,往往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中国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9虽不乏此类著作(如《文心雕龙》),然而大多还是从[4]钱锺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自身经验出发偏重感性直观的言简意赅的评点随[5]钱锺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m笔式批评。中国传统译评自不例外。该类作品往往[6]谭载喜.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冂语言优美,文风机智,或品评译作,或月旦译家,秉承国翻译,1998,(2):12-16.了中国传统“诗话”、“词话”、“曲话”、“赋话”的余[7]谭载喜.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冂]·外国语,1995绪我们不妨称其为“译话”,可视其为翻译理论的(3):1216笺注”、“眉批”或“脚注”。[8]王宏印.《诗品)注译与司空图诗学研究[M].北京固然,仅凭这些小品类“译话”尚不足以构建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国译学的雄伟大厦,然而若将其拒之门外那么翻译[9]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理论则被剥离了血肉,如骷髅一副,只能作出吓人的[10]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牙究姿态,而毫无实际用处了。诚如钱锺书先生所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1]1.奚永吉.莎士比亚翻译比较美学[M].上海:上海外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语教育出版社,2007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1996:34)[12]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5结语笔者认为,所谓“自成体系的中国译学”,应由13]字文所安,中国文论:荚译与评论(王柏华陶庆梅两部分组成:“中国话题”与“中国话语”。中国具有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悠久的翻译实践及翻译历史,中文不同于任何西方[14」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语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有自。因此应围绕自中国煤化工[5己的文化语境提出一系列有关翻译的问题,如中西CNMHG·诗学M].南京互译有何规律?中西翻译史有何异同?中国翻译实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