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视域下我国公共精神的问题与调适 “善治”视域下我国公共精神的问题与调适

“善治”视域下我国公共精神的问题与调适

  • 期刊名字: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郝园园
  •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作为一种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模式,善治的实现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同支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善治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社会公共精神作为内在支撑。但就目前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状况来看,仍存在公共参与知识缺乏、公共参与意识淡薄、公共参与能力低下、公共品性亟待提升等问题。我国公共精神的生成与调适应兼顾公民个体的道德自律性与权利主体性,从构建权利义务向度的公共理性、道德伦理向度的公共德性、实践主体向度的公共能力、整体和谐向度的公私关系等方面着手,为善治社会的实现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