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障碍患者对自我和名人面孔识别速度异常的实验研究 强迫性障碍患者对自我和名人面孔识别速度异常的实验研究

强迫性障碍患者对自我和名人面孔识别速度异常的实验研究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杨敬铭,刘珊珊,贾竑晓,朱虹,尹梦雅,刘嘉
  •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精神分裂症研究所, 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
  • 更新时间:2022-04-06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探讨强迫性障碍(OCD)患者自我加工及熟悉性加工的特点.方法:选取14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OCD患者及14例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利用设置恒定的数码相机拍摄被试中性表情的正面像,然后分别利用Photoshop软件及Morph软件进行面孔标准化处理和不同类型面孔之间的合成.实验要求被试分别通过左右手按键识别混合了任意两种面孔特征的合成面孔(自我-名人,名人-陌生人,自我-陌生人)中其中一种面孔身份及打乱面孔(打乱的面孔拼凑而成的简图).计算机分别记录被试对“自我”图片和“他人”图片的反应速度,取平均值作为被试对该面孔的反应时间(s),以每个实验条件下被试对打乱图片的识别时间为基准计算反应时间比(校正后的反应时间,无单位).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OCD患者用右手按键对自我[(1.14±0.11) vs.(1.05±0.08)]和名人[(1.09±0.07) vs.(1.12±0.07)]面孔的识别反应时间比均大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OCD患者对自我面孔和熟悉性面孔的识别速度可能降低,提示其自我加工和熟悉性加工可能有所受损.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