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 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

老子《道德经》中“观”的本体认知及其美学意义

  • 期刊名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吴海伦,杨黎
  •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观”,字源学意义是指观事物之本质,美学意义即为审美观照,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通过对老子《道德经》中“观”的分析,旨在揭示老子的“观”在认识论上对“道”之本体的认知,也即“观道”。“观”运用在美学上的意义在于人在虚静状态下,通过“观”可以获得独特的韵味,乃至进入审美境界。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