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漆工艺的现代应用 日本传统漆工艺的现代应用

日本传统漆工艺的现代应用

  • 期刊名字:美术学报
  • 文件大小:409kb
  • 论文作者:万小宁
  •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 更新时间:2020-10-2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077日本传统漆工艺的现代应用万小宁摘要前言本人拟以当今日本金泽地区三种著名传统漆工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所属的漆艺课程,自1972年从越南留艺的现状为依托,析解丛传统文化中成就的传学归来的蔡克振教授组建设课以来,今年迎来了第40个春天。磨漆画统漆工艺之当代所为。传统漆工艺非工匠所专专业在发展的轨迹中,课程保留于中国近现代髹饰工艺与越南磨漆画属,其不仅承接现代应用工艺的走向,也应为技法的互融之间,形成了适应于现代中国早期建设所需的教学模式。今天艺术院校漆艺课程教学的科目之一。地处此模式由于滲入广东地方独特的地域情感语言,教学效果曾一度在全中国南大门的广州美术学院,正期待让传统漆国漆艺界颇具影响力。然而在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原因,全国不论工艺于接轨现代应用来营造具地域特色之教育是社会还是在校园,传统文化的研究被冲击,漆工艺的发展也随之被模式。那么,打开课程中以使用天然漆材来进搁置,优秀的漆工艺品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行教学这扇被尘封多年的门,正是当务之需谈到传统漆工艺,自然离不开天然漆材(大漆)的使用,因为其关键词正是漆工艺品的最佳搭档。其实,随着“文革”的结東,全国各地的传统漆工艺;漆艺教学;现代应用艺术院校之漆艺课程的教学工作陆续恢复,但是作为课程教学的方向已与往日有所改变,特别是教学用材,基本上都框定于腰果漆之间,广州美术学院也不例外。近年来,传统文化正被不断地在回归中充实与更新,漆工艺的研究状态也随步而进。尤其是在中国的中部地区,民间以及校园,在设计生活用品之中,使用天然漆来绘制与制作各种精彩的漆工艺品的现象不断涌现。例如在2010年12月的中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日用既道》之国际漆艺展上,结合实际应用功能而设计的漆工艺品芸芸亮相,呈现出来的独特美感,让人耳目一新。“器物之美的一半是材料之美,只有适宜的材料才具备优良的功能,没有良好的材料就不能产生健全的工艺”田。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优秀的传统漆工艺可以充当滋润现代人身心的良友,也可以在点缀各种公共环境的空间里扮演角色。面对全国现代漆文化的新貌,得天独厚的岭南地理气候环境对于绘制丰富多彩的漆工艺品来讲是其天籁。但是担当着美术教育重要角色的广州美术学院,多年来因为仅以广东阳江腰果漆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力用材,学生对于天然漆所中国煤化工了解,近乎一页白纸。鉴于长期以来日本CNMHG几面所坚守的独特类别系统,本人拟以此为起点,通过对其代表性的漆工艺之现代天本字报 ARIJOURNA应用实况的调研,期望收获借它山之石来铺路的效应。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研究日本漆工艺的现状,为本学院的漆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与借鉴的第一手资料。、日本金泽地区的传统漆工艺日本北国新闻社编著出版的《漆{汐八冫τ石》如此记载,“作为‘照叶树林文化的一种形式,其中有日本的漆文化是从中国南部流传过来”之说,但在北海道的“函馆附近,发现距今九千年前,曾有红漆使用痕迹的物品”2(此物于2002年的一场火灾中被损)。文中同时谈到,日本的绳文时代(公元前8000-9000年间至公元前300年),从北陆的漆文化中心到北海道为当时日本的“漆街道”,并称在福井县若狭的乌浜遗迹中找到1万1千年前的古漆木等。但是,因为寒冷的北海道不具备漆器制作的气候条件,此观点的提出存疑颇多。然而从相对的立场来说,那个时期的中国漆文化,通过跨越日本海的途径,登陆日本北岸后逐步延伸发展而成为所谓的“漆街道”的文化现象之真实性,书中也称目前尚无法找到释解的力证。面对诸多的观点,本人认为仅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长期以来对漆文化有着偏爱情结的日本民族,历年来保留着众多优秀而丰富的以使用天然漆来制作的漆工艺器物,包括其技术与传承工艺,而其中不乏之部分,正是我们在文革期间所丢失的。关于目前的日本漆领域,如果进入http://ja.wikipediaorg/wiki中查找,漆器资料从青森县的“津轻漆器”到冲绳县的“琉球漆器”,28个产地之39种漆工艺的器物都有详细记录,范围之广与类别的多样,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代日本传统漆工艺在民众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与受青睐的现状。特别是日本的石川县,这个以传统工艺与产业工艺著称的重镇,以县中心所在地的金泽市为放射状来展观,云集着全国最为丰富的传统特色工艺,包括现代应用工艺的产业和作坊。其中众所周知的“金泽漆器”,与金泽市北部约140公里的轮岛市,197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之集体项目,获取日本漆艺界唯一殊荣的传统漆工艺“轮岛塗”,以及金泽市南部约50公里外的山中地区之“山中漆器”,形成日本三大漆工艺的著名品牌,这也正是石川县被称之为“漆王国”的因缘所在。让人感兴趣的是,石川县的轮岛、山中、金泽,此三个产地的漆工艺是日本整体漆工艺面貌之代表。一般情况下,相近地域之相同工艺的种类,在长期的发展中,如果缺失纵向的挖掘,工艺独特性在横向的呈现中往往容易被逐渐类似化,随着此器物与彼器物的雷同出现,工艺种类的存在感自然而然就会被质疑。然而在这里,现实却是给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回应,为寻找答案,2011年的初春,本人走访了这里。(一)轮岛塗之髹漆轮岛塗的独特髹漆技术及让人匪夷所思的制作工序,都与其生长的地域环境有关。轮岛位于日本北陆的能登半岛,由于被山与海所环绕,自古就是日本海的交通要塞,地域之利造成了此处拥有着丰富的资源“珪藻化石”。当地人用此烧成的独特“珪藻土”粉沫,以这种粉沫混合天然漆液,在器物的成型阶段起“地粉”的作用。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下,器物于成型期间的很多细小纹洞被一一堵住,继而器物的坚硬度被提高,并且还由此具备了H中国煤化工达到的隔热功能。这种独具一格的特色,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宽文年间CNMHG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拥有这些优势,不仅为器物后期所形成的美丽光泽感打下基础,也造就了其它器物难以达到的另类之艺术效果。事实上,轮岛塗的漆工艺之所以具有优势,100个REGIONAL CULTUREO7以上的工艺制作步骤也是其秘诀之一。此方法制作的漆器物件不仅形态优美和轻巧,还异常牢固与坚韧。器物在一定的高温下保持滴水不漏之特长,在400年前的日本,就曾被用以制作武士的刀鞘、盔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被用以制作军用水壶……时至今日,在轮岛市水守町的石川县轮岛漆艺美木馆举办的“第28届日本传统漆艺展”作品间,就有以这种传统工艺特长制作出来的时尚和风手提包等。(二)山中漆器之旋制工艺如果以金泽为中心来看石川县的三大漆工艺,北部为轮岛,南部就是山中,那“山中漆器”的原产地。山中地区有很多温泉,也有着丰富的森林,林木资源富裕,带动与兴盛了当地的木制工艺行业。但是,同为漆工艺行业的“山中漆器”,却有着与轮岛和金泽完全不同的发展与转变的过程。此过程的出现,还曾引发了一场以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漆器与现代化机器产业所生产的漆器的由此及彼的广泛争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山中漆器顺应发达起来的石油化学工业所带来对材料变革冲击的浪潮,曾一度大批量地以合成树脂作为漆器产业的生产主材,制造与销售各种各样的漆工艺设计产品。由于材料及人工成本的低廉,又与普通生活用品合作开发,山中漆器的市场收获颇丰也一度由此扬名。但是“约占市场产品的60%,是使用合成树脂来制作的漆器,这种在塑料之上加以塗料的器物,销售的名称记载为‘合成漆器’,如果严格来进行分辨的话,实际上这是属于没有使用到漆的‘漆器’”。这种以“正宗”来论漆,持塑料加塗料不为“真漆物”的观点在现今的日本漆艺界乃至民众是非常普遍的。何以要对用合成树脂做成的漆器物持有如此不同的意见?那是因为作为塑料的本体,材料的可塑性虽然多样,却偏偏无法取代天然漆材中所拥有的众多优秀之本体语言。金泽市兼六町石川县立传统产业工艺馆的二楼,陈列着传统的山中漆器从木材到成器型的全过程,也记录着当地著名的旋制工艺如何巧妙地把材料本体语言给予提升的实例。俗语所言的一窑千面应该也适用于此,因为天然的木材,在器物间所展现出来的那种美妙的旋状纹样,形成山中漆器的最大亮点,而这种经过旋制工艺所引伸出来的独特纹样特征,在以塑料成型的所谓“山中漆器”—合成漆器之上却是荡然无存。的确,目前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成长到相对可用的林木已越来越难觅踪影,可用材料的局限性使运用旋制工艺制作的木地漆器在每年的全体器物中,大概仅占20-25%左右。以合成漆制成的山中漆器,实用性是高了,价格也更为廉价,但在美感的天秤上,确实与木地的山中漆器无法相提并论。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今天的合成漆之山中漆器,当其走出了森林,进入民众生活的同时,顺势转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生活消费品。(三)金泽漆器之莳绘“加贺百万石的城下町”,这是各种介绍金泽书籍中的必用语。江户时代(1603-1867)的日本约有300个藩,加贺藩傲居各藩之首,全泽就是加贺藩的都城。由于安定与富裕,都城尽显繁荣昌盛,文化方面也收获颇丰,所以金泽也被誉为传统工艺之都。此地生此地长的金泽漆器与轮岛和山中两地相比,规模不仅较小且相对分散,但中国煤化工到“金泽漆器”的名气,其不仅是当地优秀的传统工艺,在日本更是YHCNMHG金泽漆器的主要代表风格与特征是它的“莳绘”,而构成“金泽莳绘”的主心骨有两部分:第一是其独特的工艺技法,此范畴包含着日本民族细腻而认真的工作态度;第二是其纹样中国煤化工CNMHGREGIONAL CULLURE081因,才被作为“南蛮漆器”而带到欧洲并受到关注。其当时所服务的对象是基督教的圣龛装饰部分,以及圣书的封面设计、家具等。此外对于器物的装饰,莳绘一直以来就是日本佛抬装饰的重要角色。今天如果漫步金泽街头,饰以莳绘的超豪华钢笔价格不菲。步入店中,点缀了莳绘的置放甜点器物,被称之为金泽茶道文化的特色,等等这些告诉我们,后者虽为器物,但其用之美”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漆艺课程的教学,如果期待让传统漆工艺于接轨现代应用来营造地珹特色之教育,漆材的变革已是趋势使然。因为天然漆液中,的确含有着腰果漆等其它合成漆液以外的多种优质成份,而这些成分也正是最适宜应用漆工艺器物的设计与运用。日本曾有机构对本土、中国、越南,三个地域所产的天然漆液作综合性对比与分析,研究发现构成天然漆液质量标准的最主要成份,既是在酸化酵素的作用下形成强靼塗膜的物质之漆酚,在“日本所产的天然漆液中约占70%,中国的约为61-63%,越南的约为34%”。不仅如此,还有人在天然漆、化学漆等30种器物的材料上面做试验,24小时后对比沾附其中的大肠杆菌,发现天然漆器物上的细菌所剩无几,而其余的却没有任何减少的迹象,难怪在日本以天然漆制作的物件被誉为最理想的食用型器物。当然,作为天然漆材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部分同学因体质的敏感度之差异,出现不适宜反应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如果由此就全盘否决天然漆的使用优势,未免让人感叹可惜。北京清华大学的漆艺工作室,在运用天然漆材进行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由此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广州美木学院应该向其好好学习。只有努力扭转仅以广东腰果漆作为单一漆材来进行教学的现状,延伸不同的传统漆工艺之特征,才能有利于寻求更多相契合于现代应用的机遇,这样不仅符合当今中国教育部提出的要办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教学体系之教改的需求,也符合高校教育关于知识结构更专业化之发展的趋势。三、结论毋庸赘言,进入现代以来,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实用与欣赏两方面的功能界定于特定的境空间中越来越难以清晰。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变,需求也随之异动。“传统是祖先们的理智和经验的结晶”,认可这句话的人相信不少,但是能通过传统工艺之“用”来享受其中“美”的人,作为途上国的中国,目前可能尚不算普及。当社会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开始对于器物的“用之美”产生更高定位的需求,此需求伴随着生活质素的提升而逐步明显,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无疑,对于广州美术学院的漆艺课程,使用天然漆还是腰果漆的话题还会有争议。某些出于所谓的工艺品低于艺术品的偏执眼光,把同是居于漆艺范畴内的漆画归为艺木,并以此为艺术院校的教学主线,而抱漆器归属为工艺,这种在课程教学中侧重某方面的教学现象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其实“画”与“器”、“艺”与“技”、“观”与“用”,它们都是相通相联随时可置换的角色,如果仅以某点来界定高低,这是一种违背科学的态度。所以不论是目本的漆器还是越南的漆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作为艺术层面中国煤化工所绽放的异彩当为殊途同归。CNMHG万小宁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