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价值观: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儒家价值观: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儒家价值观: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 期刊名字: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杨国荣
  •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 更新时间:2022-04-0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儒家的价值观以“仁”为其核心.作为独特的价值观念,“仁”首先体现在对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的肯定,其中蕴含的取向对重新思考权利与存在价值的关系以及当代哲学关于善与权利关系的争论,都有重要意义.在儒家那里,仁道的原则同时包含更为宽泛的内涵.孟子曾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等观念,这里可以首先关注“仁民”和“爱物”.“仁民”主要涉及仁道原则与人的关系,它意味着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物”则是将这一仁道原则进一步加以扩展、引申,运用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仁民爱物的引申和扩展,进一步指向更广的价值领域,后者具体体现于《中庸》的两个重要观念,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道并行而不相悖”.就价值目标而言,儒家提出成己与成物,以此为总的价值指向.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