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处父子一伦——以明清之际为中心 士大夫处父子一伦——以明清之际为中心

士大夫处父子一伦——以明清之际为中心

  • 期刊名字:学术研究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赵园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
  • 更新时间:2022-04-0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古代中国被公认的模范家庭,有可能气象森严以至肃杀.关于父之于子,似乎缺乏明确的规范,士大夫的伦理实践,通常也在严、慈之间.古代中国的知识人,严于等差、伦序,却又不无变通,不乏欣赏融和之境的能力——是伦理的,又是审美的.所谓“一门师友”,家门之内“自相师友”,就有可能隐含了此种意境.这种家庭关系与严于父子、夫妇分际以至“肃若朝典”的那种,可能都不普遍.庸常的应当是虽不极端却仍然暗合了伦理规范、至少不远于规矩的那种情况.纵然有诸种现成且公认的规范,生活世界中的人子之于其父母,仍有伦理实践的个人性、丰富性.古代中国诸伦理规范并不止于相互补足,还互有辖制,这关涉到士大夫的伦理实践有无可伸展的空间,以及空间的大小.本来就有种种父,种种子,种种父与子,《礼》的规范性描述或多或少限制了对于古代社会伦理状况的想象.士大夫家传中记其祖父、父母的文字,得之于切近的观察或家族中人的口耳相传,庄严的文体中往往不乏生动的细节,可据以想象那一时期士大夫家庭生活的具体情境,由此进入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