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目的”概念析义 康德“目的”概念析义

康德“目的”概念析义

  • 期刊名字:北京社会科学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庄振华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更新时间:2022-04-09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康德在他的目的论中显示出他的三大“批判”真正的深层次结构,对整个德国观念论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传统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哲学家们的差异,而多少忽视了康德目的论在他的批判哲学中的关键地位和对后世的持久影响.康德认为,人可以感受到合目的性在自然事物上的表现(审美),也可以猜测有机物或有机的自然系统为一种自足地合目的的事物(自然目的论),但无法认识世界的终极目的与内在完善性,因为那样的认识超出了人的能力.他对知识的界定,以及局限于意识哲学立场的做法,虽然程度不同地被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突破了,但他的目的论的主体主义方式,即目的为主体所设定,却深深地影响了他们.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