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54840-1999 气流冲击造型机  产品质量分等 JB/T 54840-1999 气流冲击造型机  产品质量分等

JB/T 54840-1999 气流冲击造型机 产品质量分等

  • 期刊名字:
  • 文件大小:149.00KB
  • 论文作者:网友
  • 作者单位:
  • 更新时间:2020-04-24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J6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54840-1999气流冲击造型机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19990609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54840-1999刖本标准是对脶丌5484093《气流冲击造型机产品质量分等》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重新进行了编辑,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JBT5484093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苏州铸造机械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士俊。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54840-1999气流冲击造型机产品质量分等代替JBT5484093(内部使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气流冲击造型机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分等要求、试验方法和评定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批量生产的气流冲击造型机(以下简称机器)产品质量等级水平。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26.1—19%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JBT1644-191铸造机械通用技术条件T3000-191铸造设备型号编制方法JB55451991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JBT5547191气流冲击造型机技术条件JB/T5773191气流冲击造型机基本参数JBT9875199金属切削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JBT548251999铸造机械产品质量通用分等3产品质量的等级本标准按产品的成品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使用过程的质量检验三方面的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进行质量分等,分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4产品质量分等要求4.1使用性能和结构4.1.1合格品4.1.1.1机器的余隙内平均升压速率应不低于23MPas4.1.1.2砂型分型面平均硬度不应低于85单位(B型硬度计,下同),垂直面不低于80单位。4.1.1.3机器的结构应符合JBT1644199中3.2的规定原则,并应具有国内一般水平4.1.2一等品4.1.2.1机器的余隙内平均升压速率不低于25MPas4.1.2.2砂型分型面平均硬度不低于88单位,垂直面不低于83单位。4.1.2.3机器的结构应具有国际同类产品的一般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并合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09批准20001-01实施JB/T54840-19994.1.3优等品4.1.3.1机器的余隙内平均升压速率不应低于28MPas4.1.3.2机器的结构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达到近5年内的先进水平。4.1.3.3其余同一等品4.2运行(工作)性能4.2.1合格品4.2.1.1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各工位的动作应准确、协调、稳定、可靠。4.2.1.2起模应平稳4.2.1.3机动工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4.2.2一等品等品同合格品42.3优等品优等品同一等品4.3精度4.3.1合格品机器的精度按JBT547191中4174.21的规定。3.2一等品机器的精度按JBT547-1991中4.17~421规定值压缩20%4.3.3优等品机器的精度按JBT5547-1991中417~421规定值压缩般要求4.4.1合格品4.4.1.1机器的型号、名称应符合JB/T300的规定,基本参数应符合JBT5773的规定4.4.1.2机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应贯彻现行标准,内容与格式应正确、完整、统一,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JBT9875的规定。4.4.1.3电气系统应符合(BT522.1的规定。4.4.1.4机器的润滑、防尘应良好4.4.1.5气动、液压和电气装置动作应协调可靠。4.4.1.6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各紧固件及管路连接处不应松动。液压、气动、冷却系统不应有阻滞和漏油、漏气、漏水现象。4.4.1.7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进口温度应≤60℃。44.2一等品4.4.2.1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进口温度应≤57℃C。4.4.2.2其余同合格品。44.3优等品4.4.3.1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进口温度应≤55℃。44.3.2其余同一等品JB/T54840-19994.5可靠性和寿命4.5.1合格品4.5.1.1在规定的试验中各部位不应出现异常现象。4.5.1.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冲击阀寿命不应低于50万次。4.5.1.3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机器的首次大修期不应少于12000h4.5.2一等品4.5.2.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冲击阀寿命不应低于60万次4.5.2.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机器的首次大修期不应少于13500h4.5.2.3对岀厂3年以内的产品建有产品可靠性跟踪调查档案,并已开展产品的可靠性工作,得到可靠性认定机构的认可。4.5.2.4其余同合格品。4.5.3优等品4.5.3.1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冲击阀寿命不应低于70万次。4.5.3.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机器的首次大修期不应少于150。4.5.3.3机器必须通过可靠性认定。4.5.3.4其余同一等品安全、卫生4.6.1合格品4.6.1.1机器的安全防护应符合JB5545的有关规定。46.1.2机器应设有防止气冲时型砂射出的防护板。4.6.1.3气冲时必须有安全联锁,以确保气冲不发生误动作。4.6.1.4气包应符合JBT5471991中44.1的规定。4.6.1.5液压系统必须设有过压保护和失效保护装置4.6.1.6在负载条件下机器的噪声应≤85dB(A)4.6.2一等品4.6.2.1在负载条件下机器的噪声应≤83dBA)4.6.2.2其余同合格品。4.6.3优等品4.6.3.1在负载条件下机器的噪声应≤81dB(A4.6.3.2其余同一等品4.7成(配)套性4.7.1合格品4.7.1.1外协件、外购件必须具有合格证明文件并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4.7.1.2随机附件、备件(易损件)应齐全,并保证互换性和使用性。4.7.1.3对已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配套件产品应采用己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4.7.2一等品4.7.2.1配套外协件、外购件应能保证主机达到一等品水平。JB/T54840-19994.7.2.2其余同合格品4.7.3优等品4.7.3.1配套外协件、外购件应能保证主机达到优等品水平。4.7.3.2其余同一等品4.8造型和外观4.8.1合格品4.8.1.1铭牌和标牌应符合JT164-1991中3.9的规定。4.8.1.2零件表面发蓝、镀层等色调应一致,防护层完好,无褪色、脱落现象4.8.1.3机器的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凸起、凹陷等缺陷。4.8.1.4机器的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并符合JT54825-199中48.1.8的规定。4.8.1.5外露焊缝应平整、均匀4.8.1.6机器的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明显的磕碰、划伤和锈蚀等痕迹,螺钉、铆钉、销子端部不应有损伤。4.8.1.7电气、液压、气动、冷却和滑系统管路排列应整齐、美观、牢固、标记明显,颜色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8.2一等品4.8.2.1机器的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并符合JT54825-199中482.1的规定。4.8.2.2其余同合格品4.8.3优等品4.8.3.1机器的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并符合JBT54825-19中483.1的规定4.8.3.2其余同一等品。4.9包装4.9.1合格品4.9.1.1机器包装应符合JBT16441991中71-74的规定。4.9.1.2箱内实物应与装箱单相符。49.2一等品等品同合格品4.9.3优等品4.9.3.1机器不应采用简易包装4.9.3.2其余同一等品4.10材质和热处理4.10.1合格品4.10.1.1主要零件的材质及热处理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具有材料出厂合格证(主要零件为气包、冲击阀板、冲击阀座、横梁、活塞杆、缸体、底座、工作台、右立柱、左立柱)。JB/T54840-19994.10.1.2铸、锻、焊和钣金毛坯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4.10.L.3热处理零件工作部位的关键技术指标(如硬度、滲层深度等),主要零件应100%冾格,般零件检验项目的合格率应≥85%4.10.2一等品4.10.21热处理零件工作部位的关键技术指标,主要零件应100%合格,一般零件检验项目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4.10.22其余同合格品。4.10.3优等品4.10.3.1热处理零件工作部位的关键技术指标,主要零件应100%合格,一般零件检验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4.10.3.2其余同一等品。4.11零件加工质量4.11.1合格品4.11.1.1零件加工应符合图样、工艺文件和有关标准的规定。4.1.1.2主要零件的关键项目合格率为1009关键项目为:冲击阀板与冲击阀座工作面的平面度,工作台上平面的平面度。4.11.1.3主要零件的主要项目合格率应≥85%(主要零件同410.1.1的规定)41.2一等品4.11.21主要零件主要项目合格率应达到904.11.22其余同合格品。4.11.3优等品4.11.31主要零件主要项目合格率应达到9594.11.32其余同一等品4.12装配质量4.12.1合格品4.12.L.1紧固件联结应牢固,不应有松动现象4.12.L.2零件的飞边、毛刺应清除干净,在装配过程中加工件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等损伤。4.12.L.3各滑动和转动部位的运动应灵活、平稳,无阻滞现象4.12.1.4电气系统的装配应符合(B/T5226.1的有关规定4.12.L.5液压管路系统和油缸内部在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顶升油缸内清漬度应≤⑩mg10onL4.12.L.6机器的重要结合面处用0.04mm塞尺检验时,塞尺塞入的深度不应大于该结合面宽度的14(且最大不应超过30mm),塞入长度的总和不应超过外缘周长的10%或用涂色法检验接触面积累计不应少于70%重要结合面为立柱与横梁、立柱与底梁以及导轨与底梁的结合面12.2一等品4.12.21机器的重要结合面处用0.0Bmm塞尺检验时,塞尺塞入的深度不应大于该结合面宽度的14(且最大不应超过30mm),塞入长度的总和不应超过外缘周长的10%或用涂色法检验接触面积累计JB/T54840-1999不应少于80%色斑在全部结合面上应均匀分布。4.12.22其余同合格品。4.12.3优等品4.12.3.1机器的重要结合面处用0.02mm塞尺检验时,塞尺塞入的深度不应大于该结合面宽度的1/5(且最大不应超过20mm),塞入长度的总和不应超过外缘周长的10%或用涂色法检验接触面积累计不应少于90%且无色斑处的最大面积不应超过5%4.12.3.2其余同一等品。4.13涂漆和防锈4.13.1合格品4.13.L.1机器的涂漆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4.13.1.2机器的防锈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4.13.L.3机器的防锈期限,从防锈封存之日起不应少于1年,4.13.2一等品4.13.21机器的防锈期限,从防锈封存之日起不应少于1.5年。4.13.22其余同合格品4.13.3优等品4.13.3.1机器的防锈期限,从防锈封存之日起不应少于2年。4.13.3.2其余同一等品。4.14用户评价和对用户服务用户评价和对用户服务应符合JBT548251999中414的规定试验方法本标准考核项目的试验方法应符合J/T5547--1991第5章的规定。6抽样、评定方法抽样、评定方法应符合B/T548251999第6章的规定≌|导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气流冲击造型机产品质量分等(内部使用)JBT54840-1999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开本880×1230116印张34字数140001999年9月第一版199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定价1500元编号99—710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