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之万在中国 朗之万在中国

朗之万在中国

  • 期刊名字:自然辩证法通讯
  • 文件大小:404kb
  • 论文作者:李艳平,王贞
  •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 更新时间:2020-07-0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三十一卷总181期自然辩证法通讯Vol 31 Sum No 1812009第3期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No3,2009朗之万在中国李艳平王贞(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48摘要:1931年,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作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来华,与中国学界进行了广泛交流。他亦受到我国物理学界的热烈欢迎。本文叙述朗之万在华科学活动,他与中国物理学家的学术交往,及其在中国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我国学术界以一种开放态度积极融入世界科学发展潮流,朗之万对中国物理学走向世界起到了推动作用。关键词:朗之万国联教育考察团科学交流中国物理学会〔中图分类号〕NMO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763(2009)03-0072-0191年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教育一事已有学者从教育史角度多有研究。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考察团成员之一朗之万随考察团走遍南北中国,参观了我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中国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特别是在该团完成教育考察之后,朗之万于1931年12月下旬返回北平(北京),与中国物理学界进行了约3个星期的学术交流,对中国物理学发展提出诸多建议。朗之万在华的科学活动中最有影响并被广为传颂的是催生了中国物理学会。笔者根据收集到的当时的一些报道和朗之万档案中的部分收藏,对朗之万在华学术活动及其影响试作探讨拟或对今日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和中西科学交流的研究不无意义。、在华考察与交流活动1、教育考察受中国政府之邀国联教育考察团于191年10-12月在中国考察教育。考察完成后,该团提出了《中国教育之改进》的考察报告呈国际联盟组织。这次考察成为朗之万在华活动的主要部分。1931年,中国两度向国联秘书处提出文化合作建议。3月6日,教育部次长陈布雷致函国联秘书处,希望通过国联所属文化合作机构的协助,促进中国与其他国联会员国间的文化与科学关系的发展。4月25日,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致电国联秘书长,请求国联遴选顾问,协助中国改进教育制度,便利中国与外国文化活动各中心之交往。国联委员会5月19日讨论通过了这个请求。国联所辖的国际文化合作委员会根据国联的决议责其执行机构国际文化合作学院派遣一考察团前往中国。考察团的任务是“从事研究中国国家教育之现状,及中国古代文明所特有之传统文化;并准备建议最适之方案。”考察团很快由一批学有专精且对教育颇有研究的专家组成,其主要成员有4人:柏林大学教授、著名教育行政专家、前普鲁士教育部长贝克尔(C.H. Becker),注重考察我国教育行政情况;波兰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法尔斯基(M. Falski)教授,负责考察中国国民教育及识字运动;法兰西学院教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P, angevin),着重考察有关中国自然科学教育状况的问题;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本研究受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KM00004〔收稿日期)008年10月6日YH中国煤化工CNMHG〔作者简介李艳平(1958-)女,山东荣成人。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王贞(1982-)女,科学技术史硕士,北京育英中学教师72授托尼(R.H. Tawney),主要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各学科教育情形。国联秘书处专员沃尔特斯(F, Walters陪同协助。考察团到达中国后,又有国际教育电影学院的萨蒂( Baron a sard)及国际文化合作学院院长波内(M. Henri bonnet)加入考察工作。(2国联教育考察团1931年8月31日从巴黎出发绕道北美9月12日从温哥华乘船,9月30日到达上海,至12月中旬由上海乘船返欧,在华考察约三个月。在华期间,教育部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李蒸全程陪同。考察团行程非常紧凑,足迹遍布上海南京、天津、北平、河北定县、杭州、无锡、镇江、苏州、广州等十余县市。逗留时间较长的是北平南京、上海及其周边城市,在北平约2周,南京约3周,多次往返于上海考察团实地参观考察了各地的科学研究机构教育局、各类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研读各种介绍资料,听取各个机构负责人的介绍,并与有关人土进行座谈。1932年初国联中国教育考察团向国联递交了考察报告。是年9月,该报告在巴黎由国联国际文化合作院以英、法文同时出版。三个月后,其中译本《中国教育之改进》由国立编译馆翻译出版。该报告书由通论而各论,由小学、中学而至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内容包括考察团所观察到事实,中国各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和教育部长朱家骅为该书中文版作序。报告书对中国教育提出的最尖锐批评是中国教育不符合中国国情。报告书论述道:教育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获得经济独立与文化繁荣的“有力之利器”。中国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与教育机关“既不根据一种严格制度办理,又不适合国内之需要与状况。其结果常重视高等程度之学校超乎贫困之中国境况以上;而人民所最不容缺乏之初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则反忽视之。学校内,复缺乏社会观念,所通行者惟有一种空泛之教育,其与华人周围之生活及其国家复兴之需要,皆不发生直接关系。此种事态,造成一广大之鸿沟:一方为中国之平民,沦为文盲阶级,不能了解国家之需要;他方则为知识阶级,受教育于奢侈之学校,对于平民之需要,漠不关心。此种教育制度,实大有害于平民而富有危险性。因社会上有此由教育所故意造成之特殊阶级,与一般需要并无密切关系势将形成为一种不事生产之阶级,并囿于其本身利益之狭隘范围中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于外国文化之方法与实质徒为形式上之模仿而已。现代中国最显著之特征,即为一群人所造成之某种外国文化之特殊趋势,此或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或其他国家。影响之最重大者殆为美国。”((2),p.12-14)对于大学教育考察团注意并关切大学的地区分布不合理现象。某些地方太过集中,例如在19301931年间,15所国立大学,就有11所学校集中在北平、上海、广州3个城市;省立大学17所院校中,有9所设立于天津成都、太原3个城市;在北平、上海、南京3个城市除国立大学外,还拥有19所私立大学,它们约占全国27所私立大学的70%。考察团批评中国的“大学热”,但经费与师资却普遍不足,重复设科,浪费资源,导致办学质量下降。((2),p.159-163)如何解决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报告书中指出应向欧洲学习,而不应只向美国学习。它写道:“欧洲文化上之情形,与美国之情形相比较适宜中国之需要;其故非他,即因美国文明之发展,其本土并无遗风余俗之存在;而欧洲与中国之文明则颇相似,因彼此常须顾及流传数千年之传统文化也。”这些观点或许出自考察团成员都是欧洲人的缘故。自然这观点受到美国政界和学界的激烈反弹,他们甚至后悔当初没有派人参与此考察团。纵使如此,报告书的基本观点却非同凡响甚至迄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它写道关于中国教育上所发生之根本问题,不在于模仿,而在于创造与适应。新中国必须振作其本身之力量,并从自有之历史、文献及一切真属固有之国粹中抽出材料,以建遭一种新文明,此种文明,非美非欧,而为中国之特产也。(〔2〕,P.19-20)如此犀利而真挚的考察结论难怪一旦发表就激荡于中国涟漪于世界。报告书引起了我国许多著名学者的关注和讨论,任鸿隽、蒋梦麟、韩湘眉、廖世承、罗廷光、章光涛、李建勋等学者均有评论掀起一场讨论教育的波涛{。对考察团的报告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然赞扬与首肯者居多。惟章光涛一人持全盘否定态度。他认为报告书的“整个立场和全盘建议的观点可以说是一无可取。戴季陶在报告书之中译本序中对考察团表示“甚深的感山中国煤化工国近代教育之历史社会情形、国家之地位、政治之组织乃至民族之性情均深CNMHG诚,“几令疑其非出诸外国人手笔。”唯不足者乃“考察团所视察之地方尚未能友国之王,社思之历史与环境尚未能及其深远”(〔2),序)。朱家骅在中译本序中也说:报告书“察及纤悉。指摘利病洞中縈要,用力之勤,73与其识见之深,信足令人景异者也。”(2〕,序)他们的观点代表了学界大多数人的看法。对于整个考察报告书,读者尚不能辨其中哪些文字是朗之万的刀笔。然而,从他又赴北平演讲及其讲演之炽烈、寄望于中国之真诚以及他在北平所受欢迎之盛,可想见他个人对考察报告书的举手投足之分量。2学术讲演与交流鉴于朗之万在科学界的国际声望,又是来华考察团成员中唯一的自然科学大家,因而朗之万受到我国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严济慈在《科学》和《中法大学月刊》上同时发表“郎之万教授的生平及其物理学上的贡献,对他的科学工作给予很高评价,也表现中国科学界对他的敬仰。朗之万在上海、杭州、北平等地发表学术讲演十余次。1931年10月16日在北京中法大学讲演“太阳热的来源”,10月19日在北京大学讲演“科学思想的过程”。12月10日由中央中央研究院聘请在中国科学社讲“磁学的现代观念”(原计划还讲力学的演进一相对论及原量”,因考察工作而取消)。在上海世界学院讲“科学与文明”。1931年10月在北平考察时,朗之万接受北平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联合聘请决定在12月底完成考察团任务后再返北平,进行学术讲演6。1931年12月下旬,朗之万如约赴北平。1931年12月22日-1932年1月12日,朗之万在北京大学以题“相对论及量子论动力学及其在磁性理论中的应用讲演9次7)。1932年1月10日应北京大学法文学会邀请在北京大学讲演“社会的演进与科学的使命”。另外,朗之万还在北师大和浙江大学做过讲演。1932年1月4日和7日,朗之万分别参观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理化部,受到李书华、梅贻琦、严济慈、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萨本栋等人的热烈欢迎。1932年1月11日朗之万离北平回国。朗之万讲演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物理学的前沿进展。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入到磁性研究的课题。这个讲演是他自己的创造性科学工作,即现代磁学理论的介绍。其二涉及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科学价值等问题的探讨。朗之万反对那些把世界弄成“奇异和神秘”的企图,他曾说:“科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晓的”。他喜欢对各种不同的听众作关于科学的社会价值这类的讲演,并且讲得细致入微、娓娓动听(0。朗之万的讲演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各地媒体多有预告和报道。《申报》曾刊登“中央研究院请物理学界名宿讲演”的公告称朗之万是“世界知名之物理学大家,对于磁学贡献尤为博大精深”,有兴趣者可前往听讲)。《北平晨报》的相关报导,称朗之万是国际富有盛名之电子论者”,指出他的物理学讲演专深而不能普及于一般仰慕朗氏者”,“在科学而外,对于社会演进及人生哲学,尤多独到之处,可与杜威、罗素并驾齐驱”,并且预料“社会的演进与科学的使命”讲演“当有一番盛况"2)。继而《北平晨报》分两天刊登了社会的演进与科学的使命”讲演记录稿。国人对朗之万的讲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朗之万演讲“太阳热的来源”时“聚众约五六百人”B。1932年6月20日,李石曾(李煜瀛)还从上海写信给朗之万,希望得到他允诺的“科学与文明”讲演稿以便付梓(4。遗憾的是,我们只找到了朗之万的社会的演进与科学的使命”和“太阳热的起源”两个讲演稿。致使我们今日不能观其讲演全貌。社会的演进与科学的使命”的报告包括四个问题:科学的演进过程,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价值,宇宙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朗之万在此阐述了科学与应用科学之不同,主张科学不应成为某些人操纵的杀人武器。朗之万强调,科学是在人类追求精神与事实相符合的过程中逐步演进的。科学的目的是将人类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不是为了具体的应用,应用科学仅是科学的一部分。社会种种不安宁的现象,是由于科学背离了真理,因此每个科学工作者都应坚持真理,使科学为全人类所共有。朗之万说:“科学是由一个个的幻想里渐次演进出来的,它的演进的标准是精神与事实的符合’,在这符合里面求一合理的表现,在这样状态之下的人类是快乐的舒适的美满的离开了这个状态的人类是痛苦的、悲愁的烦闷的。总之,科学不是反人生的,是适合人生的。“应用科学不过只是纯科学的附庸,不幸现在蔚为大观了。科学的本身没有私心,最初不是想要拿来应用才有科学,科学的发生为科学而生,不是为应用而生。”他以科学史实论证道:“19世纪法国大化学家巴斯德最初研究微生菌是否可以在一个封固严密的无微生菌的净瓶中发生,其后乃研究到微生菌的本身上。复以之作杀人的工具,V山中国煤化工所以我们研究科学应趋向于纯科学的方面去要为科学而科学,不可走入歧途CNMHG杀人的工具,要知道应用科学仅是科学的一部分。叫(1这些思想当然是朗之方一员m土张。机子与应用科学之间关系,他认为,“最纯粹最无私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促进实用技术发展的最好的方针。”科学家只有当他首先关怀理74解问题为其主导思想的时候才能于原来目的之外发现一些最重要的行动的可能性,总是最出乎意料的才是最有实效的。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因此,只有“追求认识的思想活动——神圣的好奇心”,才真正是产生科学并丰富科学应用的活动。6太阳热的起源是一篇有关天体演化的讲演。朗之万首先介绍了历史上相关的各种假说及其困难。根据当时已知的天文和物理测量数据,包括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太阳质量、半径、平均密度、地球上测得的太阳辐射热的强度等,可以估算出太阳表面的温度和太阳表面单位面积单位时间辐射出的能量。朗之万以太阳辐射乃氢氦之间的原子嬗变为据,对维持太阳辐射的时间做出估算。此前,开尔文和亥姆霍兹曾认为太阳能是“最初原始星云凝聚时由引力作用而来”,并计算出此种能量只能维持6×10年的可能辐射,而朗之万估算为102年(m。这一关于太阳演化的学说是1930年代关于太阳能量最好的天体物理学成果。在华期间朗之万与中国物理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中国科学社等等学术机构和团体纷纷邀请他参观、座谈和举行宴请。1931年10月,在一次北平的物理学者欢迎朗之万的宴会上,朗之万建议,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应联合起来成立中国物理学会,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他还建议中国物理学会应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UPAP)和国际上的物理学工作者互通声气,加强交流(8。他表示,自己愿意为中国与国际的沟通作搭桥工作。3、朗之万的中国情结朗之万热爱中国文化。1931年10月29日,在北京考察并将离京南下前他曾向记者表示:此次考察参观了中国的文物与风光,感到非常高兴;对在北平期间受到的各界人士的招待欢迎表示感谢。朗之万称他人生中有两大纪念,一是自幼在巴黎生活,受到美术文化环境的熏陶;二是快到六十岁的时候有幸来到东方文化中心北平,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朗之万认为中国的书画足以代表东方文化,他特在琉璃厂购买了千余元的古画带回欧洲珍藏。(9在北平期间朗之万欣赏了京剧《荒山泪》,结识了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在朗之万途经西伯利亚回国中,程砚秋又与他同行赴欧考察戏剧艺术。途中恰值朗之万生日,程砚秋一行三人在火车上向朗之万表示生日的祝福∞。程砚秋在欧洲的考察也得到了朗之万的多方联系和支持。程砚秋在巴黎期间朗之万每周都陪他看一次戏还向他介绍了很多考察戏曲音乐的方法。通过朗之万和贝克尔的介绍程砚秋出席了1932年在法国尼斯召开的世界新教育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中国戏曲与和平运动”的演讲21。1931年考察团抵达中国时恰逢“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朗之万对日军侵略中国十分愤慨。为了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朗之万写信给日内瓦法国代表布理安(A. Briand)总理表示抗议,建议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但巴黎当局为了法国利益,而拒绝了此项建议朗之万随即谴责了巴黎当局的“儒弱”;他还谴责了国联对于中国问题袖手旁观的态度;谴责了美国的自私自利和眼光狭小的政策。他以中国不得已而向侵略者进行斗争为例,向那些“和平主义者指出:世界上有一些不正义的战争,在某些情况下“以强暴抵抗强暴”可以视为神圣的举动。(2)他的这些言行对于那些表面上的“和平主义者、而实为支持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滥调的人,是一个有力的批驳,对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又是极大的鼓舞与支持!回到法国后,朗之万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尽了很大力量,他曾出席巴黎中国大使馆举办的揭露日本在华侵略罪行的活动(14),p2),抗日胜利的前一年,他还在巴黎夏乐宫作报告,宣传反对日本侵略同时也强调法中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2)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感谢并永志不忘朗之万在中华民族面临帝国主义侵略灾难时的正义支持。朗之万在中国考察时,曾在家书中写道:“如果我的身体允许我计划再次到中国。遗憾的是我对中国认识得太迟了,人们隐瞒着中国的真实情况实在是犯罪。”回法后朗之万向他的许多好友宣传中国,并且计划租一列火车把他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搬到中国定居!他对人们说:中国是人类未来的希望。”(2约里奥居里曾在朗之万73岁寿辰时作向保罗朗之山中国煤化工地说:你始终站在那些被剥夺者、那些遭受社会不公平待遇的人民一边。你CNMH信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和你一样为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而奋斗。(3)中国人民刀有明之刀送的凹际友人而感到欣慰和骄傲。75二、考察之后1、中国物理学会的成立和早期工作20世纪30年代,中国物理学事业已初步奠定了基础。1928年,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成立,1929年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成立。到1930年左右,高等院校设物理系的有20余所,其中除了物理教学外,开展物理学研究的有北大、清华浙大、中大、燕京大学等高校。8这些为中国物理学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32年8月,在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叶企孙先生说:“近来国内研习物理学者日众,……久有组织物理学会的酝酿。去年冬季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先生来华考察教育,…也力言中国应组织物理学会,以谋中国物理学之发展。1)在这次会上朗之万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名誉会员。中国物理学会早期的几项工作与朗之万的建议有关。首先,物理学名词审查工作。离华前,考察团给教育部的建议中曾提出,中国应进行科学名词的审定,并把这项工作列为需要立即动手的五项工作之一:以中文确定科学上之专门名词,实为教育部应提倡之一种最迫切之工作。“确定科学上专门名词之问题应即着手研究。”(〔2),p.,21-2)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之初就成立了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1933年8月21日一9月2日,物理名词审查委员会召开会议商讨每一个物理名词的最恰当中文译法,完成了5千多个物理学名词的审定工作。1934年,教育部核定公布了中国物理学会编订的物理学名词,由国立编译馆出版《物理学名词》。“该书流行很广,对于物理学在中国生根有极大贡献。”(2其次,加人国际学术组织。1932年12月1日,吴有训致函 IUPAP秘书长阿伯拉罕( Abraham),代表中国物理学会提出加入申请。1933年1月7日,中国物理学会被接纳为该会会员。1934年秋,中国物理学会推举王守竞赴伦敦出席UPAP会议。在朗之万和法布里的推荐下,1935年严济慈当选法国物理学会理事(2)1937年5月21日,物理学会秘书严济慈出席了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文化合作协会第二次联合会,并出席法国物理学会理事会。(18],p,207-29第三,出版研究成果。1933年,中国物理学会创办《中国物理学报》,用外文(英、法、德三种)发表论文,附以中文摘要。《中国物理学报》从一开始就受到国际物理学界的注意,20世纪30年代起,它的论文摘要就被美国的《物理文摘》收入。([8),p454)第四,促进与国外物理学家的联系。中国物理学会成立后,曾聘请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为外籍会员,物理学会也积极促成国外的多位物理学家在华的学术活动。1934年12月朗缪尔( Irving Langmuir)、1935年7月狄拉克(P.A.M.Drac)、1937年6月玻尔(N.Bohr)父子相继访问了中国中国物理学会的建立在建制化上为我国物理学事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20世纪30年代,我国物理学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这要感谢朗之万这位物理学大师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今日,中国物理学会欣欣向荣,在国际物理学交流中成巨鼎一足,当有朗之万当年开导之功。2、与我国学者的交往朗之万返欧后和我国学者继续保持着交往。1932年6月第六次国际教育大会在法国召开,赴法与会前李煜灜曾写信告诉朗之万,谈及朗之万在上海考察和“科学与文明”演讲稿的出版等。熊庆来先生1932年到法国时受到朗之万先生的热情接待。严济慈先生与朗之万多有交往。受教育部长李书华的委派,严济慈全程陪同了朗之万在北平的考察和参观,并协助安排讲演,还担任多个讲演的翻译。朗之万返欧后,严济慈曾多次通过信件和他讨论学术问题。(14),p29p75p72)汪德昭(1905-1998)院士是朗之万惟一的中国学生。汪德昭是我国水声事业奠基人,为我国国防水声学事业的开拓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31年,在北平聆听了朗之万的一次讲演后,汪德昭被深深地吸引。对汪德昭影响至深的是朗之万在演讲中谈到:“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不应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他负有社会责任,应对人类进步尽自己的义务。”1933年10月,经李书华的推荐,汪德昭赴法求学,进入巴黎高等理化学院。在朗之万指导下,汪德昭对近代物理学诸多分支学科当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关于空气中大小平衡态的理论称为“朗之万-汗德昭-布里加理论”就是其中之中国煤化工CNMHG①(C.Faxy,1867-1945)其时为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1940年10月30日,朗之万被法西斯投入巴黎桑德监狱。法国维希傀儡政府听从德军的指示,下令免去朗之万的一切学术职务,包括法国科学院院土资格。在狱中,朗之万并没有中断对科学问题的思考还在关心着汪德昭的研究工作。朗之万入狱后由于国际上强有力的抗议(包括爱因斯坦、卡皮察等世界知名科学家),德国当局未敢下毒手。为了表示对导师的敬重,对反动势力的抗议,汪德昭也积极行动。1940年底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汪德昭宜读论文前,首先对朗之万未能到场表示非常难过。汪德昭还把自己论文《大气中的离子平衡》寄给朗之万,由他推荐到法国科学院导报发表。由于法国科学院规定:凡是在科学院导报上发表论文,必须由院士推荐,且文章上要写明推荐院士的姓名。这样朗之万论文的发表,就等于表示维希政府命令无效汪德昭用这种方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朗之万入狱后,每逢节日汪德昭总是想方设法给他带去各种小礼物,朗之万生日时,汪德昭还特意送去一尊中国的“老寿星”。朗之万142年1月9日写信对汪德昭说:“……你所给予我的真诚友谊和珍贵物品,正在帮助我度过这漫长的流放生活,特别是你的友谊是我永远可以依靠的。”((28),p.365)汪德昭先生很敬仰朗之万,他曾多次在我国撰文介绍朗之万,赞扬他的学识和人品,称他为“人民科学巨星”。(14),p.5)结语从国联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和朗之万在华频繁的学术活动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我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寻找与国际科学和教育机构交流的机会,学术界已经认识到融入国际学术研究和教育潮流开展国际合作的积极意义。尤其是我国物理学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可以和国际物理学界交流对话的群体,并表现出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极大热情。借朗之万这位国际物理学大师的来华的机会,我国物理学界积极与他交流,表达与国际学术界建立联系的愿望,朗之万则指出了实现这个愿望的途径,积极为中国物理学会走向世界搭建桥梁。这促使我国物理学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态势,开始加入到国际物理学的发展潮流遗憾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占领我国东北并威胁华北,1937年发动对我国的全面侵路阻碍了我国物理学走向世界的进程。无论是学术会议组织学术刊物的出版还是以与国际物理学界的交往均遇到极大困难。1940年2月28日,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由印度探测宇宙线返美时,途经上海由于当时战事紧张,未曾上岸,我国仅派专人上船致意。1943年,中国物理学会聘请密立根为名誉会员,曾邀请他前来讲学密立根也表示很乐意访问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但因他工作繁忙,难以脱身,还因为我国战事正紧,终未成行。可以说,朗之万在中国激起了一场科学和教育的讨论热潮,尤其是他对科学的价值和教育目的的深刻分析,对中国教育和科学现代化道路的批评和建议,引起中国学术者的热烈讨论,他对中国物理学走向世界的鼓舞和帮助也一直激励着中国物理学家,其余韵直到20世纪50年代。(感谢戴念祖先生对研究工作给予的指导和阅读修改本文初稿。感谢巴黎高等理化学院历史文献中心(ESP-CRH) Catherine KOUNElIs女士为查找、复制朗之万档案给予的帮助。)参考文献〕〔1〕国际联合会关于中国政府请求文化协进事宜之报告[.教育部公报,1931,3(35):22-28.〔2〕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M〕.国立编译馆译南京:国立编译馆,192.1〔3〕邓小泉.国联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述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6,2(3):60-634章光涛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之批评—从中国现社会的观点[J).东方杂志,1933,30(8):教2〔5严济慈郎之万教授的生平及其子物理学上的贡献[科学.1932年15卷12期,19075-1984.又见:中法大学月刊〔刀],19316中法天学月(:9年第1卷第1期,45学院布告(对,北京V山中国煤化工教育团昨日南下预定年终回欧[N〕.北平晨报,1931-10-30:7.CNMHG〔7本校布告注册组布告[N.北京大学日刊,1931-12-15、16、18、19、21:1.及:公告理学院院长室通告[N〕.北京大学日刊,1932-1-5、6、7:1.朗之万原计划在北京大学讲演5次,在清华大学讲演4次,后“因路远跋涉不便”,清华大学的讲演改在北京大学。8〕钱临照中国物理学会五十年[门.物理,1982,1(8):4499陈恂清.汪德昭院士传略(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29〔10)约里奥-居里序言保罗·朗之万著何理路译思想与行动M〕.北京:三联书店,1957.8-9〔11)中央研究院请物理学界名宿讲演[N.申报,1931-12-9:812〕朗之万十日在北大演讲[N〕.北平晨报,192-1-6:7〔13〕郎之万先生讲演[〕中法大学月刊,1931年1卷1期,145[14JESPCI-CRH. Fond Paul Langevin. L27. Mission en Chine. 29.〔15〕朗之万昨演讲反对私的科学〔N〕.北平晨报,1932-1-10:7.;社会之演进与科学之使命朗之万在北大演讲(一)(N).北平晨报,1932-1-12:7.;社会之演进与科学之使命朗之万在北大演讲(二)(N).北平晨报,1932-1-13:7〔16〕保罗·朗之万著.思想与行动[M).北京:三联书店,1957.84〔17〕朗之万讲演朱广才记鲁若愚译,太阳热之起源(J,中法大学月刊,1931年1卷2期,11-19〔18〕物理编辑部中国物理学会第一次年会资料[J].物理,1982,11(3):183-184.〔19〕国联教育团昨日南下预定年终回欧(N〕.北平晨报,191-10-30:7〔21〕程砚秋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A].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程砚秋文集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180-210〔22〕乔治·谷尼欧保罗·郎之万〔A.保罗郎之万著何理路译思想与行动M).北京:三联书店,1957.20〔23〕汪德昭朗之万[A〕钱临照等主编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物理学家N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9-150[24]A. Langevin. Paud Langerin, Mon Pere[ M]. Paris: EFR. 1971.111〔25〕约里奥-居里向保罗·郎之万致敬(A〕.保罗·郎之万著何理路译思想与行动M.北京:三联书店,1957.5〔26)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编写组.中国物理学会六十年[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2〕何仁甫严济慈传〔A〕中国科协沈克琦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物理学卷L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06-218〔28〕陈恂清.汪德昭院士传略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28-30,及陈恂清汪德昭传[A中国科协沈克琦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物理学卷I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52-367〔2)张炜密立根与中国[门.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54)74-7〔責任编辑王大明〕(上接第71页)参考文献〕〔1〕魏屹东,SS与科学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50[2J1B. Coben: Anquetil-Duperron, Benjamin Franklin, and Ezra Stiles, Isis, 1941, 33(1): 17.[3)1. B. Cohen: George Sarton, Isis, 1957, 48(3):300[431.B. Cohen, Review: Rutherford( 1871-1937), Rt Hon. Lord Rutherford, OM Arthur Eve, Isis, 1940, 32(2):370[5)1.B. Cohen: A Cumulative Critical Bibliography of the History o Science: A Report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 Isis, 1972,63(3):388(6J1B. Cohen: A Cumulative Critical Bibliograph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 Report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 Isis,1972,63[7JIB. Cohen, The Winthrop Family in America by Lawrence Shaw Mayo, Isis, 1950, 41: 128.[8J1 B. Cohen, Review: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by Car van Doren, Isis, 1939, 31(1):93〔9〕范莉魏屹东,西方科学思想史哲学建构的成功范例,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10JI B. Cohen: Alexander Koyre(1892-1964), Isis, 1966, 57(2): 157〔11〕科恩,牛顿革命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79[12J1B. Cohen, A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hilosoph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y A. Wolf, Isis, 1940, 31(2): 450(13J1B. Cohen, Review: Science Advances by J. B. S. Haldance, Isis, 1948, 38( 3/4),: 256(14J1B. Cohen, Review: Newton Demands The Muse. Newtons Optics andie Hope Nicohen1947,38(1/2):116.中国煤化工〔15〕魏屹东,科学史研究的语境分析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5)CNMHG[16JI B. Cohen, A Sense of History in Science, Science and Edcation, 1993, 2: 276〔责任編辑王大明78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