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010.2-2010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2部分:性能测定Plastic—Poly (vinyl alcohol) (PVAL) materials—Part 2: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GB/T 12010.2-2010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2部分:性能测定Plastic—Poly (vinyl alcohol) (PVAL) materials—Part 2: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GB/T 12010.2-2010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第2部分:性能测定Plastic—Poly (vinyl alcohol) (PVAL) materials—Part 2:Determination of properties

  • 标准类别:[GB] 国家标准
  • 标准大小:
  • 标准编号:GB/T 12010.2-2010
  • 标准状态:现行
  • 更新时间:2022-06-24
  • 下载次数:
标准简介

GB/T12010《塑料 聚乙烯醇材料(PVAL)》共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第2部分:性能测定;---第3部分:规格;---第4部分:pH 值测定;---第5部分:平均聚合度测定;---第6部分:粒度的测定;---第7部分:氢氧化钠含量测定;---第8部分:透明度测定。本部分为GB/T12010的第2部分,修改采用ISO15023-2:2003《塑料 聚乙烯醇(PVAL)材料第2部分:性能测定》(英文版)。在附录F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15023-2:2003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15023-2:2003时,本部分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G 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为便于使用,对于ISO15023-2:2003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把ISO15023-2:2003的本部分改成GB/T12010的本部分或本部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了ISO15023-2:2003的前言;---增加了我国标准本部分的前言。本部分代替GB/T12010.3-1989《聚乙烯醇树脂粘度测定方法》、GB/T12010.4-1989《聚乙烯醇树脂挥发分测定方法》、GB/T12010.5-1989《聚乙烯醇树脂残留乙酸根(或醇解度)测定方法》、GB/T12010.6-1989《聚乙烯醇树脂乙酸钠含量测定方法》、GB/T12010.7-1989《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本部分与GB/T12010.3~12010.7-1989的主要差异如下:---挥发分测定条件改为定时测定(GB/T12010.4-1989,本版的附录A);---乙酸钠的测定增加了电导法(GB/T12010.6-1989,本版的附录B);---乙酸钠的测定计算过程中不减扣氢氧化钠(GB/T12010.6-1989,本版的附录B);---灰分测定为计算法(GB/T12010.7-1989,本版的附录C);---醇解度的测定,样品加热溶解时取消回流(GB/T12010.5-1989,本版的附录D);---黏度的测定增加了斜管落球法(GB/T12010.3-1989,本版的附录E);---黏度的测定曲线改为浓度对黏度自然对数曲线(GB/T12010.3-1989,本版的附录E)。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SAC/TC15/SC4)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严红、蒲利均、李彬、卢家云、秦庆伟、王建东、王永桂、唐松乔、朱泽礼、冷革辉。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010.3-1989、GB/T12010.4-1989、GB/T12010.5-1989、GB/T12010.6-1989、GB/T12010.7-1989。

标准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