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全员参与异常管理

全员参与异常管理

时间:2021-03-11 来源:设备人 浏览:

摘要: 当今世界,企业要生存,优良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在一线生产管理中,如何运用好“异常管理”,将帮助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如何成功地启动活动,如何引导全员积极来参与,将是“异常管理”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活动不同阶段,管理者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来推动整个活动自主地朝前发展,使活动真正具有 “生命力”。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浪潮波涛汹涌,创业意识势不可挡,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优良的产品质量。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质量又何尝不是企业的生命呢?只有打造一流的质量,才能生产一流的产品,否则谈品牌、发展、竞争都是空话。

 

如何才能打造一流的产品质量?除了要有良好的产品设计,符合要求的材料,高质量的设备保证外,现场管理也同样重要。生产现场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变化,对于作业者来讲,如何敏锐地察觉一些可疑现象,发现异常,进而消除那些潜在的风险,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持续地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何为异常? 简而言之, 就是“与正常不一样”、“与普通状态不一样”。 著名的海因里希法则给我们呈现了以下概念.

  

在1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若我们能将300件潜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话,就可以将29件轻度事故甚至重大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这个海因里希法则是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而得到的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品质问题的发生概率。小问题不做任何措施并置之不管的话,早晚会发展成大问题,有时甚至会导致发生无可挽救的重大事故。相反的,若能将300件“潜在隐患”――问题的芽迅速摘除,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话,就可以将29件轻度事故或重大事故的发生防患与未然。也就是说,现场作业的每个人,觉得有疑问时,觉得怪怪的有点放心不下时,应迅速将这种现场状况汇报给上级,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潜在的隐患往往伴随着一些异常现象的发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潜在的隐患),灵活运用生产现场的异常情报对于维持产品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想象小孩子是如何判断危险事物和非危险事物的呢?如果他们用手触摸水壶感觉到烫的话,那他们以后就不会再碰了。若他们手被门夹到手指感觉到疼的话,那他们以后就会变得小心了。那么试着把这样的说法换到制造现场。把手伸入焊锡槽内受到严重的烫伤后才变得小心吗?被机床夹到手指并受了重伤才变得小心吗?制造现场里潜藏着极大的危险那是家庭里所没有的,若是要体验过痛苦后才学会的话,那可是会严重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这并非只和灾害有关,对于产品品质也是如此。因为你的疏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置身险境,或对公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我们要提高我们“察觉”的敏感度,及时察觉周围的那些异常情况,当“问题的芽”还很小时就将它摘除,即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工作现场的异常情况可包括:作业或过程中发现与平常不一样的状况(原因异常) 和发现与平常不一样的缺陷(结果异常),具体可以从5M1E各方面来发现, 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和环境(Environment).

  

人员:与平时不一样的作业效率,存在不平、不满或负担。

  

设备:设备故障发生率与平时不一样(好的或坏的),设备工作状态与平时不一样(异音,振动,脱落,温度,异味,磨损等)。

  

材料:与平时不一样的视觉(颜色,光泽,缺口,伤痕,生锈,污染等),与平时不一样的触觉(滑溜,粘度,坚硬度,冷热度,轻重度等),还有与平时不一样的波动度、包装容器、有效期限以及其良品率等等。

  

方法:以口头指示或随意变更作业程序。

  

环境:尘埃比平时多,数据有异常(接近上下限,与平时不一样的倾向)、漏掉或错误。

  

在这些异常情况中,有的是由于意外而发生的,而有的则是由于不小心所造成的。在每天的作业过程中,由于逐渐养成了固定的习惯,所以思维容易僵化。这不但会引起瑕疵品的出现,还有可能引起破损、造成人身事故等后果。所以,为了保护好自己,我们应该把一些绝对不可能做的事情罗列出来进行总结。具体方法可以如下:

  

找出作业过程中的要点

通过图表具体表示出来,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使用的语言简明扼要

说明作业内容与发生异常情况的因果关系

 

异常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步来进行:

第一步,异常情况的发现。

第二步,与引起异常情况的相关人员联络、报告。

第三步,异常情况的确认。

第四步,异常情况的处理,包括应急处理和恒久处理。

第五步,异常情况对策的确认并保持效果追踪。

 

如何来正常开展这些活动?纵观全球优秀企业,在推诸如5S,精益等活动过程中,他们已经不再是推行几个快速改善的项目,也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个事业分部或生产线的样板工程,或者说这些理念已经不再只是管理层的理念,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全体员工的日常思维及行为中的企业基因了。同样,在推行异常管理活动时,也应该从表浅的意识层面进入到企业的潜意识层面,企业各层级包括高管到一线作业员,每天都要有敏感的“察觉”意识,不用再去刻意地寻找异常,而是当异常现象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感觉到并汇报出来或直接改善之。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永远在于组成每个生产单位的各级人员身上。试想,即使管理者明白异常的重要性,了解异常管理的步骤,如果员工没有主动地参与,那整个活动能成功吗?恐怕更多的只是出现在会议上,报告上,内刊上和标语上吧。

 

全员参与的蓝图很容易描绘,但其背后需要建立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转变,却是艰苦的,或者说是漫长的。实现全员参与的过程, 其实是一个管理团队不断更新自我观念, 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既需要技巧, 更需要的是决心和毅力. 管理层要去了解员工为什么会参与异常管理的活动中来? 他们会不会主动参与到异常管理的活动中来? 对于一线作业员工的认定, 目前企业大部分管理者和员工自己都会不约而同的认为:员工就是拿钱干活, 执行管理者的指派, 完成日常工作。而在一些管理比较好的企业, 员工会被认为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员工越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企业就越能最大化的为顾客创造价值, 产品的质量也越能保障。在这样的企业里, 员工被尊重, 有高度的归属感, 员工不但贡献自己的体力, 也随时贡献自己的智慧。当然, 在经济层面满足员工的要求, 确实对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 我们要令员工在精神层面上感到满足, 这才是企业员工管理和实施全员参与活动的难点所在, 也是最具挑战和回报的。因为难做到, 所以一旦做到, 竞争对手是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从诸多企业的实践中, 我们也总结了一些员工愿意主动参与这些改进活动中来的原因:

  

1)公司或上司关注我个人的成长, 提供机会让我学习掌握更多的能力.

  

2)企业需要我们参与日常工作范围的决策.

  

3)我有权限解决自己工作岗位的问题, 上司也要求我主动发现问题, 我不会因为这些问题的暴露而受到惩罚.

  

4)如果我为公司避免了质量事故做出了贡献, 我会得到公开的表扬和奖励.

  

5)如果我参与了, 做得不好, 上司不会责备我, 他会帮助我分析怎么提高, 这样虽然做错了, 但我能学到东西.

  

6)如果我参与了, 做得好, 上司马上会发现, 不用等我去汇报,他也不会抢我的功劳, 会及时给我肯定.

  

7)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参与, 上司会耐心地帮助我, 指导我, 启发我, 甚至帮我出主意或把他的好想法贡献给我.

  

8)希望上司能平等的对待每个人, 不要偏袒自己的关系户或亲信.

  

9)希望上司能够尊重我, 不挖苦讽刺, 不骂人, 不当众给我难堪.

  

10)希望和同事之间关系和睦, 大家能互相帮助.

  

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 在整个活动中, 企业管理者(也就是员工的上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要创造适合全员参与的氛围和条件, 帮助员工从“要我做”转化到“我要做”的状态, 增强员工的融入感与责任感, 真正实现员工是企业主人的全员参与经营改善的优势。

 

要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企业首先必须转变管理者的观念,令他们把对管理技术转换到对人的重视上;其次要逐步建立全员参与,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机制。建立全员参与的机制主要目的是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员工参与度。以制度和体系保障异常活动在企业各级组织中展开并推广。

  

在活动初期,由于员工缺乏对整个活动的概念,这时管理者的角色是活动负责人和推动者,他们一般会成立一个活动小组和选取小组委员。在这期间,这些小组委员更多地是帮助管理者负责培训推广,建立宣传栏,向员工解疑答惑,收集员工信息并反馈。待每个员工都了解了异常的概念,分类和活动方法后,活动才可以正式启动。一开始活动委员会会收到各班次或小组递交上来的各类异常现象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的同时,将它们递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并予以解决。期间,委员会也许会收到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异常发现,最突出的就是异常现象与不合格现象的混淆(异常现象本身可能是合格的,但反映出一种异常的趋势或与平时不一样的状态),但这时为了更多地鼓励员工参与活动积极性,这些建议都会被视之为有效建议。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委员会要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好的异常案例、个人和小组。

 

等到了活动第二阶段,随着异常现象(或不合格现象)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纠正措施等着相关部门来实施。这时新的矛盾也就随之产生,同样的问题由于没及时纠正被重复提出。这不但增加了委员会无谓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员工的时间。于是第二步方案也就马上跟进,员工除了发现异常现象外,更值得鼓励的是自己提出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纠正。相应的我们也会给予那些提出方案并进行纠正的员工更高的活动分值。这时管理者的角色更多的是聆听者和改革者,他们要会聆听别人的意见,懂得变革,使得活动更贴近自己的企业文化。

 

到了第三阶段,活动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这时提出的异常点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一些异常现象的质量却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一些之前疏忽的地方都被细心的员工给一一挑了出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也随着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现被一一消除了。这时新一轮的培训活动又开始了,将之前一些混淆的概念重新予以澄清,邀请活动中表现好的员工分享他们的经验,并将一些好的案例做成培训教材,供新员工培训所用。这时的管理者要做好的是传道解惑,分享经验。

  

活动到了这时,是否表明活动已经成功?管理者可以抽身了呢?答案是No。 到目前为止,整个活动还是一种由上至下的活动形式,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并参与进来。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整个活动会逐渐失去新意、缺乏创意而慢慢变成了“鸡肋”。只有当一线作业员真正成为了这个活动的一份子时,它才会具有生命力。这时管理者要做好“伯乐”的角色,挑选那些热心于该活动并具备一定能力的员工进入小组成员,甚至挑选其中一名作为整个活动的负责人。这时候管理者才可以真正退居二线,他们只要在旁给予指导或帮助,并给予小组百分之百的支持。活动小组本身已经具有生命力,他们可以自由讨论下一步的活动计划及奖励方案,活动也能健康地开展并延续下去。(也许在这活动中你还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人才。)

  

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是整个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由上而下(Top Down),还是由下而上(Bottom Up), 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两条道路。我们不能说哪种方法更有效,只能说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也只有用对了方法,成功的大门才能更早地向你敞开。

  

纵观活动整个过程,学习和创新贯穿着整个活动。我们要学习,要借鉴那些好的经验和技巧,但同时也要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创造新的价值。模仿也许能帮助你快速地启动,但更具有意义的是如何去深层次地改变人的思维、改变人的行为、改变工作习惯,去创造适合企业自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日本) 名古屋QS研究会, 张贵芳 苏德华 译, 《赢家管理守则.公司异常情况&顾客怨言处理》,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000年。

  [2]泽田善次郎: 《工厂管理》, 第38卷,日刊工业新闻社,1992年。

  [3] 石原胜吉: 《如何有效推进品质管理》,日科技连出版社,1984年。

  [4] Joe Folkman, Ph.D. 《Making Feedback Work》, Novations Group, Inc. ? 1998.

  [5]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精益思想》,沈希谨,张文杰,李京生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6]今井正明:《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华经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13次印刷。

  作者简介:王刚,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在读。就职单位:爱普科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声明:文章来自于网络,作者未知,如涉侵权,请留言或直接联系编辑删除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