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微波合成、 表征及其抑茵活性
- 在微波辐射下分别用对甲氧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和邻苯二胺反应直接关环合成了-(对甲氧基苄纂)一2一(对甲氧基苯基)一苯并咪唑、1-(对羟基苄基)一2一(对羟基苯基)一苯并咪唑化合物,通过数字熔点仪、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分析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这两种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抑
-
1970-01-01
Pauly试剂显色测定L一酪氨酸的研究
- 研究了温度、显色时间、pH值以及盐对Pauly试剂法测定酪氨酸的影响, 实验得到的最佳测定条件510nm、t=80min、0=30℃、pH=7.O0。盐的存在会使光密度变小,所以在工业测定中应对盐的影响加以校正。 <BR>
-
1970-01-01
WL一11生物分散剂在循环水场物料泄漏后的应用
- 通过实例介绍了采用WL一11生物分散剂处理上海石化乙二醇循环水场工艺物料泄漏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WL一11生物分散剂具有渗透、分散的性能,能将吸附到水冷设备表面的微生物黏泥剥离,使杀生剂很容易渗人到微生物内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处理效果明显。 <BR>
-
1970-01-01
苯菲尔溶液中铁含量分析方法的改进
- 通过对苯菲尔溶液中铁含量分析方法的改进。找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原因。方法经改进后,不仅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分析时间,而且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
-
1970-01-01
ZrO2/SO4超强酸催化环氧丙烷醇解反应研究
- 以超强酸ZrO/SO,为催化剂进行环氧丙烷醇解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及与固载杂多兰催化荆催化活性的进行了对比,肯定了超强酸ZrOJSO, 作为环氧丙烷醇解反应的催化剂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BR>
-
1970-01-01
SAPO一34/SIO2催化甲醇制烯烃
-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APO一34分子筛,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APO一34分子筛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黏合剂种类、甲醇分压、催化剂粒径和硅源等对SAPO一34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MTO)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MTO反应中,三烯(乙烯、丙烯和丁烯)选择性在反应初
-
1970-01-01
苯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的研制
-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2一羟乙酯、丙烯酸为反应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按质量比21组成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型压敏胶;对乳液型压敏胶进行了粒度分布、初粘性、180o剥离强度测试。研究结
-
1970-01-01
复合固体超强酸so/ZrO2一TiO2催化合成 三醋酸甘油酯
- 采用复合固体超强酸SO/ZrO一Tie为催化剂,甘油和冰醋酸为原料,结合醋酸精馏回流工艺,合成了三醋酸甘油酯(TCG)。通过对合成工艺改进,免除了有毒带水剂的使用。使TCG合成更安全,更经济和环保。催化剂制备和TCG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浸渍液浓度(0.5~0.55)mol·L一焙烧温度(550~600)oC,催化剂
-
1970-01-01
Shell煤气化合成气的耐硫变换开车小结
- 随着Shell粉煤气化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与之配套的耐硫变换装置由重油裂化气平稳过渡到Shell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通过2个月的运行,耐硫变换装置各项消耗指标达到设计值,完全满足了生产要求。 <BR>
-
1970-01-01
变压吸附制氧机吸附器结构研究进展
- 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机中吸附器的内部结构、分流板、分子筛布局与装填方式、压料部件与装配等内容,对影响制氧机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和论述,探讨了变压吸附制氧机设计中关键影响因素和技巧。 <BR>
-
1970-01-01
a-甲基萘的脱硫精制
- 以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结合蒸馏工艺脱除o/一甲基萘中的甲基苯并噻吩,考察了甲酸和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中氮化物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 80℃时,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脱硫率;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oC、n(HC
-
1970-01-01
Shell煤气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 Shell煤气化技术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洁净煤气化技术之一。介绍了sheu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目前国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内引进装置的建设和投产情况。 <BR>
-
1970-01-01
丙炔基丁胺基 甲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正丁基异氰酸酯(n-butylis0cyanate)与丙炔醇(propiolic alcoho1)在气相状态下以一定流速通过多孔固定床反应器,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液态产品炔丙基丁胺基甲酸酯。得到的产品炔丙基丁胺基甲酸酯在常温下,经过凹凸棒土脱色处理制得精品。对影响反应收率的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原料配比进
-
1970-01-01
b1000rain氨合成系统双塔并联改造运行总结
- 介绍了D1000film氨合成系统的改造方案,即在系统并联l台01000mm矮胖形合成塔,部分管道作了相应的调整,4台循环机进行扩缸改造(由1.9m/min改造为2.2m/min)等。分析、总结了氨合成系统叹塔并联运行的情况。改造后生产能力由80kt/a提高至100kt/a,最高日产氨287.57t 。 <BR>
-
1970-01-01
so4 一/SnO2 一CeO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
-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s0一/SnO一CeO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一差热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SOj一/SnO一CeO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松油醇与乙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乙酸松油酯,考察了松油醇与乙酸酐 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1970-01-01
丙烯腈装置AOGI国产化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 开发了先进的丙烯腈装置废气焚烧及余热回收技术(AOGI),采用了燃烧器三级配风技术、AOG多级焚烧技术、氧化段配风技术以及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将丙烯腈装置AOG中的有毒成分(丙烯腈、氢氰酸等)通过高温氧化焚烧,实现了无害化达标排放。 <BR>
-
1970-01-01
b1500mm氨合成塔内件的改进及应用
- 通过对合成塔内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合成塔塔壁温度高、催化剂第一层平面温差大、第二层反应量大而使温度偏高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 同时采用新的氨合成催化剂还原理念对催化剂快速彻底还原。改进后平面温差小于1O℃,合成系统压力由31.0MPa降至28.5MPa,吨氨电耗下降55kWh
-
1970-01-01
so一/TiO2一ZnO—La20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D,L一丙交酯
- 在不同工艺条件下采用滴定沉淀法制备了系列s一/TiO2一ZnO—La20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考察了其对D,L一乳酸合成D,L一丙交酯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脱水聚合温度、解聚温度、稀释剂用量及回收反应残留物等对D,L一丙交酯粗收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对催化剂和纯化后的
-
1970-01-01
丙烯酸一 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溶液共聚与吸液性能研究
-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对丙烯酸一丙烯酸胺(PAAAM)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最大吸蒸馏水倍率为2710g/g,在似(NaC 1)=0的水溶液中吸水倍率为133g/g。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
-
1970-01-01
氨水精馏装置的应用
- 采用蒸氨装置后,每天产液氨30-40t,解决了氨水无法消化的问题。液氨的销售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1970-01-01
Till2在泡沫铝泡沫化过程中的分解过程研究
- 氧化钛是泡沫铝泡沫化过程中常用的发泡剂。实验室研究表明在700℃温度下,氧化钛在液体铝中的分解可以分为快速分解阶段(t<60s)、减速分解阶段和剩余分解阶段(I>1208),对应泡沫铝的体积增加分别为快速膨胀阶段、减速膨胀阶段和稳定阶段。结果为泡沫铝泡沫化过程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
-
1970-01-01
丙烯酰胺 一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及表征
- 采用石油醚为连续相、失水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正已醇为助乳化剂,建立了丙烯酰胺(AM)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相微乳液体系。使用Zeta电位/粒度/ 相对分子质量分析仪对该体系的形成及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粒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