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FC一28型单段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工业放大
  • 以改性Y型分子筛为主要酸性组分,钨镍为加氢组分,采用浸溃法制备了F C一28型单段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Fc一28型单段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T,lk放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制备工艺成熟可靠,重复性好,Fc一28型放大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完全达到了实验室定型催化剂的水平。Fc一28型单段高中油
  • 1970-01-01 2006年国外纯碱工业形势
  • 根据近期国外发表的文章和报道,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对纯碱的需求快速增长,也带动全球纯碱需求的增长。全球纯碱厂家都在经受着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的压力,生产成本上升,纯碱价格大幅度上扬。美国国内对纯碱的需求平稳增长,纯碱厂家在涨价的同时正在竭力加大向亚洲和西欧的出口。印度国
  • 1970-01-01 Fe—Co—K/SiO2催化剂催化F—T合成本征动力学的研究
  •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K/SiO2催化剂。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在温度518—541K、压力1.00~2.60MPa、进料中nn(CO)=1.12~3.23、气态空速3000~4800h-1的条件下,研究了在Fe—Co—K/SiO2催化剂上的F—T合成本征动力 学。F—T合成中CO的生成量很少,水煤气变换反应可不予考虑,生成烃为主要反应。以
  • 1970-01-01 FF一14催化剂在蜡油加氢处理装置的工业应用
  • 通过FF一14催化剂的装填、预硫化、脱硫脱氮生产等过程,对FF一14催化剂的HDS、HDN、HDA活性及对原料的适应性进行了认真分析,阐述了FF一14催化剂的脱硫、脱氮性能,总结了该催化剂在蜡油加氢处理装置的应用,并对FF一14催化剂在该装置的应用做出了简要评价。 <BR>
  • 1970-01-01 BTD—NICC型氧压机的扩缸再用
  •  针对BTD-NICC型氧压机缸内表面磨损严重的问题,在气缸强度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计算证明两次扩3段缸以降低温升,再两次适当地扩大一段缸采满足氧压机动力平衡是可行的。 
  • 1970-01-01 ICP.OES法对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中有害重金属的测定
  • 介绍了ICP- OES法测定复混肥料中重金属的各参数备件,如分析谱线、仪器工作条件、样品酸度等。通过验证说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比较高,能满足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中有害重金属的检测要求. <BR>
  • 1970-01-01 Inconel625合金波纹管失效分析
  • 用化学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测试分析技术对失效波纹管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断口腐蚀产物厦断口微观彤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管的失效原因是材料处于腐蚀环境,在局部高应力处发生高温硫化厦氧化,诱发疲劳裂纹源,在
  • 1970-01-01 K.K苯加氢系统萃取精馏单元的模拟
  • 应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建立了K.K苯加氢系统萃取精馏单元的计算模型。对宝钢K.K苯加氢装置的操作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利用模型对生产装置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与生产数据相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用于工程设计和指导生产。 <BR>
  • 1970-01-01 Co—Mo—P/USY催化剂的制备对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的研究
  • 本实验采用USY分子筛为载体,以非贵金属Co、Mo作加氢活性组分,以P为助荆合成FCC汽油加氢改质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采用不同焙烧方式对USY载体的影响,比较负载单金属和双金属的催化荆降烯烃效果,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以及助剂P的加入对催化剂的改质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焙烧法焙烧载体
  • 1970-01-01 L一乳酸熔融缩聚变容反应动力学
  •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150~180oC、绝对压力小于100Pa的条件下,进行L一乳酸熔融缩聚反应动力学实验。由反应机理建立了L一乳酸熔融缩聚变容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微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积分法对变容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辨识和检验, 确定L一乳酸熔融缩聚反应属二级反应,活化能为
  • 1970-01-01 M一1型精制剂在联碱氨Ⅱ精制上的应用研究
  • 论述了M一1型精制剂在联碱氨Ⅱ精制上的应用。联碱氨Ⅱ的平均浊度由15 0NTU(ppm)降低至小于50NTU,经过试验,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技术基本不改变原联碱工艺,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精制效果好,容易实现工业化。 <BR>
  • 1970-01-01 Cu /ZSM一5催化剂的表征及其环己醇脱氢性能
  • 以制备的ZSM一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负载量不同的Cu/ZSM一5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吸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BET等方法对Cu/ZSM一5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H2一NO滴定法测定了cu金属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以环己醇气相脱氢制备环己酮为探针反应对 Cu
  • 1970-01-01 MES体系在丁二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给化工企业实施综合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针对丁二烯生产过程的特点, 分析和探讨了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丁二烯生产过程MES的功能模块设计。实现丁二烯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 优化运行和优化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BR>
  • 1970-01-01 NHD脱硫液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 分析NHD脱硫溶液中的铁含量可以及时了解系统设备的腐蚀情况。采用双氧水消除脱硫溶液的颜色干扰。 用盐酸羟胺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 邻菲罗啉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 用7230分光光度计可准确测定脱硫溶液中的总铁含量, 标准偏差0.078,相对标准偏差为0.16 。 <BR>
  • 1970-01-01 Ni/ZrO2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分别为58.6am和11.7nln的ZrO2载体,并采用湿法浸渍负载Ni,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的Ni/ZrO2催化剂,分别记为NZ一1和NZ一2催化剂。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NZ一1催化剂的载体与活性组分颗粒间存在一定的团聚现象;而NZ一2催化剂的载体与
  • 1970-01-01 Ti—MCM 一41分子筛研究进展
  • 介绍了Ti—MCM一41分子筛的合成方法、物性表征、表面硅烷化、负载杂原子改性研究及其近年来在催化领域的应用。Ti—MCM一41分子筛具有优异的选择催化氧化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可用于烃类的选择性氧化、环氧化和羟基化反应,也可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有机物的加氢、降解反应。
  • 1970-01-01 焙烧钾长石制硫酸钾的实验研究
  • 系统研究了钾长石一硫酸钙一碳酸钙体系提钾反应的物料配比、焙烧温度、反应时间和Na2SO添加量对热分解的影响。最后得出物料摩尔配比为(KAS),l (CaSO)l(CaC03)=ll14。在l423K温度下反应2h,钾长石中钾溶出率为92.o2 %。当Na2SO添加量为2.94%( 质量百分比),反应温度可降为l273K。此时钾溶
  • 1970-01-01 OCT—M加氢汽油硫醇硫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 对影响OCT—M加氢汽油硫醇硫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加氢反应温度和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控制反应器上床层出口温度265~270℃、下床层出口温度310~315℃、循环氢脱硫再生温度118~122℃,可降低加氢汽油硫醇硫含量,确保产品汽油中的硫醇硫质量分数小于10twgg。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