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过程筒体稳定性计算及吐槽
吊装过程筒体稳定性计算,这个在PV elite软件中输入两个吊装点位置是可以计算吊装过程筒体刚度是否合格的。虽然这个计算有简化问题,无论是PV elite软件的计算还是参考资料的计算都是简化成均布载荷计算的。细长塔和实际载荷分布是有不小的出入的,但通常是偏保守的(因为设备的重量通常是下部筒体厚重量重,上部筒体薄重量轻,真实弯矩最大点是靠近下部的;按均布载荷最大弯矩点和实际相比是偏上方的)。当然了如果想精确计算就要做出塔器的分段做重量分布图然后可以按钢结构软件计算筒体的弯矩。
吊装过程筒体稳定性的计算,实际上就是筒体是否会失稳的计算。和塔器在风载荷和或地震载荷作用下的轴向压缩应力计算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判定稍有不同。
国标NB/T 47041和ASME Ⅷ-1的UG-23都有轴向压缩应力的计算;另HG/T21574-2018的附录C也有规定。公式见下图
NB/T 47041的规定
ASME UG-23的规定
HG/T21574的规定
但关于判定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应该用B,有人认为应该用1.2B,有人认为应该用1.33B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道理。这些取值都有各自的来源和想法,我们先不说讲参考资料和HG/T21574是怎么规定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1)直接取B是按ASME Ⅷ-1的UG-23或NB/T 47041的4.3.5条由A计算B的过程来的和HG/T21574-2018的附录C,有部分人是曲解MOSS的那本压力容器设计手册的规定(突然感觉HG/T21574-2018的编者可能就是曲解MOSS手册规定的那部分人之一,可能是我用小人之心。。。)。2)取1.2B是觉得吊装这种一次性的怎么也可以按地震/风载荷和压力载荷作用取相同的系数吧。3)取1.33B的是按MOSS的那本压力容器设计手册。
吊装是一次性的不是长期存在的载荷,且吊装已经考虑了足够的动载系数(安全系数),而且筒体的稳定性方面是在刚起吊且处于水平状态时最危险,这个阶段恰恰是不怎么需要考虑动载系数的时候;而且计算B的过程已经取过安全系数m=3.0了。所以取1.33B是合理的也是有依据的。
Pressure Vessel Design Manual (Fourth Edition) BY MOSS这本书的规定见下方。有部分人是曲解第一张图的内容的,这种人我通常是不和他们讨论技术问题的。和脑子是方的且死要面子的技术人员是没法讨论技术的。水平不咋地还喜欢装13还tmd死要面子,这种人往往最后来一句这样保守我就这样要求,你就按我的要求来。我通常回复就是只要你肯出钱怎么算都听你的,不然就少BB。
有些稍微长了点脑子的二货,非要把压缩部分理解为只有短圆筒才能按1.33B;你说他没长脑子吧人家认真看且想了。你说他长脑子了吧,实际上想也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我也不解释看下图第四条
HG/T 21574的规定
NB/T47041的规定
注意PVelite软件的计算吊装过程的判定是按B判定的!按B判定的!按B判定的!如果软件计算吊装不过建议利用软件计算结果,补几行excel自己判定!(111.85是PV软件的计算结果)
当然了如果是国标的设备,在HG/T21574标准没有修改之前最好还是按其规定按B值判定。虽然是推荐性的标准也是标准哈。大不了就是移动吊耳或尾耳的位置呗,把两个起吊点的距离移的近一些通过还是没有问题的!
PV elite软件只要输入两个吊点的位置(不论设置的是轴耳还是侧壁式吊耳)就可以计算吊装过程筒体的稳定性。很多公司也都有excel版的按MOSS手册编的吊装过程计算。我就不啰啰嗦嗦的讲过程很没意思的事,也别留言找我要excel版!!!
-
Origin(Pro):学习版的窗口限制【数据绘图】 2020-08-07
-
如何卸载Aspen Plus并再重新安装,这篇文章告诉你! 2020-05-29
-
AutoCAD 保存时出现错误:“此图形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无法保存为指定格式”怎么办? 2020-08-03
-
OriginPro:学习版申请及过期激活方法【数据绘图】 2020-08-06
-
CAD视口的边框线看不到也选不中是怎么回事,怎么解决? 2020-06-04
-
教程 | Origin从DSC计算焓和比热容 2020-08-31
-
如何评价拟合效果-Origin(Pro)数据拟合系列教程【数据绘图】 2020-08-06
-
Aspen Plus安装过程中RMS License证书安装失败的解决方法,亲测有效! 2021-10-15
-
CAD外部参照无法绑定怎么办? 2020-06-03
-
CAD中如何将布局连带视口中的内容复制到另一张图中?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