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ASME Ⅷ-2的读书笔记8,今天继续读书笔记9.还是继续第四章规则设计部分的笔记;今天稍微说说4.5节壳体和封头上的开孔补强设计规则等。
开孔的适用范围:1)圆筒和锥壳内径/厚度≤400,球壳及凸形封头不需要满足此条件;2)开孔的长短轴之比≤1.5(注意是1.5不是2)。开孔超范围按第五章分析部分计算。
除了凸缘及LWN法兰外,其它螺栓连接的法兰都不能用于提供补强计算(接管提供补强范围问题),管板和平封头的材料也不能当做开孔补强计算的一部分。
垫板和补强圈上至少要开一个透气孔直径最大11 mm (7/16 in.)],可以直螺纹,可以锥螺纹。如果用丝堵堵上,要承受不住压力才可以(丝堵材料要差)。接管颈部的要求同UG-45.
4.5.13 开孔补强范围不得与总体结构不连续处重叠,允许按其他规则控制开孔补强范围把接管布置的更紧密(2019新增内容,来自EN13445)。开孔补强范围不重叠不需要额外的分析,若开孔补强范围重叠需要按第五章计算或评估。
4.5.15 明确筒体上的接管—局部应力计算按WRC107或297;封头上的接管—局部应力计算按WRC107;也可以按有限元分析。
4.5.17承受压缩应力的开孔补强:1)筒体或锥壳上的开孔不超过筒体直径的25%,开孔直径不超过加强圈间距的80%(开始觉得应该是加强圈附近不能开孔的意思)。把标准原文贴出来供英语和技术双重牛人自己理解!The reinforcement for openings in cylindrical and conical vessels subject to compressive stress that do not exceed 25% of the cylinder diameter or 80% of the ring spacing into which the opening is placed may 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rules. Openings in cylindrical and conical vessels that exceed these limitations shall be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Part 5.
2)承受轴向压缩(轴向载荷和弯矩),没有外压时:开孔直径和Ar(分为要求的补强面积Ar=0,Ar=0.5dtr,Ar=dtr)有关,Ar=0时要满足d≤0.4sqrt(Rt),Ar=0.5/1dtr时开孔直径和壳体壁厚和直径的比值有关,具体见标准规定。3)开孔补强范围筒体上0.75sqrt(Rt),接管上提供的壳体外壁0.5sqrt(dtn/2)但不大于2.5tn。
4.6 平封头的设计:适用于圆形和非圆形的平封头,同UG-34。中心大开孔的同VIII-1的附录14
4.7带法兰的凸形封头的设计:同VIII-1的附录1-6. 标准的SO法兰不需要计算按标准的压力-温度选择即可。封头(球,锥,椭圆/碟形)和松式法兰连接时是有限制条件的:屈服/抗拉≤0.625,不能用于疲劳工况。
4.9 拉撑件:同VIII-1 UG-47和UW-19
4.11 夹套容器:同VIII-1的附录9,附录EE
4.12 非圆形截面容器:同VIII-1的附录13
英语很烂遇到标准的规定不是很合理时,我理解起来就很费劲,无论是ASME Ⅷ-1篇还是Ⅷ-2篇都有些我认为不是很合理的规定。Ⅷ-1篇里有个奥氏体不锈钢做了焊后热处理(注意不是固溶)要求做冲击试验的,个人认为规定没什么道理!
最后解释一下也算是宣传一下,有快一周没有发小文章了。上周晚上干了点钢结构的私活,为AUTO PIPE VESSEL本周6.19-6.20号线上直播讲课准备些PPT(还没准备好,下周还要花一点时间完善).讲课内容主要是针对软件的特色讲些标准相关的知识:1)带导向支撑塔器的计算;2)中,美,欧,德,英等标准的安全系数;3)各标准的开孔补强;4)不同的法兰计算方法;5)载荷组合;6)再稍微讲一下风载荷和地震载荷。再给bentley的赵经理发讲的内容时忘记了自动转换许用应力这个大特色了!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